名师来点评,看看10位资深评论员的高考作文得了多少分?
编者按:2023年高考首日,澎湃评论连续第三年推出“我来写高考作文”策划,邀请媒体评论员试写今年的高考作文。今年,我们继续请到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语文高级教师苏紫,站在语文老师的专业角度对这些作文“批阅评分”。
1、滚滚洪流中,愿你做一朵有记忆的浪花(天津卷)
作者:西坡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1988年,黄大年如此写道。
巧合的是,我出生于1988年。
当然,在磅礴浩大的历史潮流中,这种巧合太多了,一点都不稀奇。每一年、每一天出生的人,都能在历史上的今天找到与自己有关的名人名言。
但是在无数的巧合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发现自己身上的独特性。
其实,我的笔名“西坡”就是另一次攀附名人的产物。古有东坡,今有西坡,自作多情,莫此为甚。
东坡又何尝没有自己攀附的名人呢?比如陶渊明。苏轼之追捧陶渊明,丝毫不亚于后来者之追捧苏轼,他把陶渊明的诗当药来服用,“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但是,无论攀附名人还是名言,都不可以丧失自己。颇有一些人,认识几个古今名人,就变成名人的传声筒、卫道士,只许自己张口就来,不许别人文体两开花。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一个大张大合的时代,做一台复读机是可耻的。所以,我这朵小小小的浪花,斗胆解读一下“滚滚洪流”和“人类历史”。
从记事起,我能感受到的滚滚洪流便是从物质匮乏到物质充裕的飞速演进。我相信这几乎是所有80后共同的体会。有了孩子之后,这种感受便更深切了。我每每羡慕我女儿从小便有数不清的玩具、衣服,而我直到初中想要买个足球都不能如愿,只能跟小伙伴拿报纸团成球来踢。
这滚滚洪流从何而来?就像盲人摸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在我看来,有一个答案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市场。
市场解放了人们的创造力。这看不见的手把无数看得见的手联系到一起,把汗水变成果实,把心愿变成礼物。
现在这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了。长江过了三峡之后,已经有不少浪花忘记了,曾经有过怎样的险峻局面。
可是历史告诉我们,在大分流开始的地方,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每一个选择都是惊心动魄的。
洪流依旧奔涌,只愿你做一朵有记忆的浪花。这样你才有可能推动什么,而不仅仅被推动。
点评:材料给了三则名言,其共同之处,试图引导考生确立的主题,无需赘言。文章形散,从1988到“西坡攀附名人”到市场的滚滚洪流再到选择做一朵有记忆的浪花推动历史,其中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两三分钟内(阅卷批改一篇作文的时间)似乎不太把握的住。所以,允许两开花,也允许高考作文有其独特的要求,带着镣铐跳舞,束缚是精彩的一部分。评分:四类卷中(30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
2、如果你的生活是一部“作品”(浙江卷)
作者:张明扬长这么大,我身边总有两种声音告诉我应该如何“生活”。一种是,你得忠实自己的内心,特立独行,不能被外部的“杂音”所困扰,向庸常的生活投降;另一种是,你不能成为一个过于自我的人,不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要学会倾听,学会与别人共处,不能成为一个“难搞”的人。
这是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可以说,当我在21年前参加高考,离家上学之后,这就成了我人生最大的考题。毕竟,长大成人的一大标志就是,你得学会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和外部的世界。
就说考大学填专业吧。你想上什么大学,和你自己内心的期许高度相关,但最终还是受制于你的考试能力;当然,有时候或许也不是一个考分问题,学霸的你就是想上一所录取分数并非那么高的学校,你得说服自己父母可能还有老师。
正确的做法是你得拿出你的理由,一个成熟有担当的答案,而不是孩子气甚至任性的应对“没有理由,我就是想上”,你想被大人作为一个成年人尊重,首先你得表现得像一个成年人,耐心的沟通辅以坚持和坚定,拒绝沟通绝对不是答案本身。
我想强调的是,坚持自己和耐心沟通并非是一堆矛盾体,当然,我在高中时代或者大学时代未必能理解这一点。
再说工作。数年以后,你应该要走上工作岗位。首先你要选择一份工作,世界的真相是,你一开始未必能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你是否要向现实妥协?
我觉得没有一个一定的答案:你可以妥协,先基于现实找一份无感的工作,或许干着干着你就生出了热爱,再或者仍然不喜欢,有好的机会还是可以换。
当然,更日常的可能是,你一直生活在郁闷中,与这份永远不会喜欢的工作长相厮守;你也可以拒绝妥协,坚持最初的想法,冒着错过黄金择业时间和经济压力的风险去寻寻觅觅,倔强地与世界较真到底。
这两种选择哪一种更好?我觉得这并不重要,这取决于你的决心、个性、周边环境甚至是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重要的是,你得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或许事后证明了你的失误,但请你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大胆的去接受它面对它,切不可以自怨自艾,更不可以迁怒于父母和朋友这些真正关心你的人。
与向现实妥协相比,自怨自艾和迁怒他人才是真正的向命运“投降”,而且是无条件投降。
在考大学与找工作之后,我们的人生还将面对婚姻(是否结婚、和谁结婚)、买房、换工作、生孩子、育儿等无数的“艰难”抉择,你得永远像一个作家那样面对“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双重拷问,先祝所有人都好运。
我特别想提醒的是,如果结了婚,你的“自我”里就有了配偶,那个时候,你最应该倾听和尊重的是他(她)的声音。
点评:一个作家,写自己的作品,是否要在意读者的想法?一个人,过自己的日子,是否要关注他人的意见?文章的开头两段,很精彩的破题,倾听与否,是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人一生的考题。随后,作者从填报大学志愿,找工作,结婚三段经历来解答上述问题。填志愿一段,扣题分析很紧——通过耐心沟通说服父母师长,从而坚持坚守自己的理想。但找工作一部分,侧重谈的是自己如何对待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而非如何面对他人对你职业的期许与要求。这恐怕就不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论述了,对题意的理解有些偏差。而婚姻一部分,倾听和尊重对方的声音,又回归正轨了。评分:二类卷中上(49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
3、文明的韧性(北京卷)
作者:韩浩月
文明是有韧性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对”,“是的”,“当然”。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活在文明当中,文明的韧性时时刻刻都从我们的身体、思想、行为传递出来,甚至成为一种本能,比如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抓起床头的智能手机,这就是科技文明赋予我们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行动力。
文明的韧性体现在它的变迁当中,刀耕火种时期的锄头与镰刀,现在还在用着;蔡伦老爷子改进的造纸术,在温州等各地民间几乎还在原样操作;网络写手日产万字,但公认还是李白时代的中文最美……
可就算再有韧性的文明,也面临着被覆盖或取代的可能,举镰收割已成农耕文明最后的风景;数字传播早晚要消灭纸张——李白的地位倒是不会受到冲击,因为他会永远活在教科书里。看来,教科书很重要,但也不是谁都能一直呆在里面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文明也不例外,在它的韧性特征之外,还并存着短暂、脆弱:玛雅文明短暂到如昙花一现,秦始皇嘴皮子上下一碰,“六艺从此缺焉”……你看看,许多人消灭文明一种的时候,就是这么理直气壮。
庞贝、罗马、海德堡城堡,玉门关、阳关、锁阳城,废墟之所以让人珍惜,觉得有价值,不在于它们是文明的韧性象征,反倒是文明的脆弱符号。“废墟曾经辉煌”,作家张翎用这六个字概括了人们对消失的文明的普遍心理。游客到废墟参观,寻找的不就是一个进行古今对比、唏嘘一番的契机吗?房地产商除外,他们就算八月十五看到月球,也都想着怎么能开发出一片高档小区出来。面对文明,咱们可不能有“房地产商心态”。
比起谈论文明的韧性,不如谈谈人的韧性。毕竟人是文明最好的承载体,有人才有文明。中华文明的绵延,首先得益于中国人的韧性。这种韧性体现在,不管经历多少苦难,遭遇多少屈辱,中国人都能熬过去。能有一片人种天收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被打碎了膝盖也要“活着,并且活下去”。
电影《一九四二》里,张国立饰演的老人一家人都没了,路上捡个小女孩。张国立对她说,“你要喊我一声爷,咱们就是亲人了”……这句台词听得人眼泪哗哗,要是没这点韧性,中华民族能活到现在13多亿人吗?
文明是会消失、会迁移的,文明不是固态的而是液态的,文明的流动是因为人的传承。只要人性是好的,文明就会一直在;人性一恶,文明便没了。所以,守护文明,不如守护人性,人类文明的进步,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进步。
尼采说,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保护好这些“珍宝”,而不是摧毁它,文明的韧性就会一直在。
点评:文明的韧性——文明的脆弱——文明的承载体,人的韧性——文明的韧性。文章扣题严谨,思路清晰,层层推进。尤其是“脆弱”这一对立概念的引入,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和深度。事例和名言信手拈来,还有点儿幽默与调侃。评分:一类卷中(55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
4、听过很多道理,才能过好这一生(上海卷)
作者:敬一山
韩寒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似是而非的话,曾经引发很多共鸣。可如果仔细推敲,会发现这句话充满迷惑性。过不好这一生,是要怪很多道理没用,还是怪自己根本不会听?
有一段谈音乐的感悟是这样的: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去寻找“中国味”。
对一位音乐人来讲,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就是音乐世界里的“很多道理”。可是听过,不代表懂得,不代表能内化成自己的音乐才能。一个不善听、不会听的人,听完之后还是可能感慨,“听过那么多音乐,依然无法找到感觉”。
可显然,这不是异域音乐的错,是自身耳朵没有真正张开,是自身心灵的世界依旧封闭。不妨换个视角,如果没有听过异域音乐世界的很多“道理”,不把自己放在更广阔的坐标下,一个人有可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中国味”,什么是独特而优质的音乐吗?很难。没有广博的见闻、平等的交流,很多时候只会走向狭隘和自以为是。
沟通和交流永远重要,努力去听很多道理永远重要,但广闻博见、万流归宗,最终能否滋养自身成长,还是取决于如何善待这些道理、如何汲取营养。
如果听过看过之后,或者匍匐于别人的优秀,或者傲视于别人的欠缺,那都无助于自我成长。尤为有害的是,如果听过很多道理,依旧导向盲目、封闭,比如因为理解力的贫乏,视天下音乐不过如此,反为“中国味”的优越性沾沾自喜,那结局当然是“过不好这一生”。
人总是活在种种道理中,正如“中国味”的音乐总是鸣响在世界音乐的谱系中。过好这一生的人,定然听过、总结过很多道理;把“中国味”音乐做的很好的人,定然倾听过种种异域曲调而善于融会贯通。
不要再盲目感慨“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关上耳朵封闭心灵,这一生很可能更为不堪。那些喜欢“中国味”音乐的人,也不要以为关起门来搞音乐,就能让“中国味”更纯正强烈。如果不持续地听很多道理、听世界曲调,人会连自己这一生过得好不好,都失去了理性的判断。
点评:作者有些先入为主,开篇就戴了一顶不合适的帽子:分析懂得道理与过好一生的关系。接着以材料里的音乐为例,来论述 “会听”需要广博的见闻、平等的交流,而“中国味”的找寻与确立,离不开沟通交流。这一部分是扣题分析比较到位的。可惜的是作者结尾两段,又回到的“道理”上,有些似是而非之感。评分:三类卷中上 (48分) 【上海卷,作文满分70分】。
5、“人猿相揖别”之后,劳动依然不可忽缺(全国Ⅰ卷)
作者:胡欣红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猿相揖别”之后,劳动依然不可忽缺》。
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猿相揖别的过程中,劳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在劳动中生产、延续,进而创造了现代社会。
法国有句谚语: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热爱劳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著名的《朱子家训》中这样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却遭遇了新问题,有些同学开始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觉得学习太忙没时间劳动;有的认为劳动又苦又累,可以花钱请人代劳;还有人寄希望于科技进步后交给人工智能。
不少家长的心里,同样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认为有好成绩才会有好前途。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你做”,或者认为“孩子学习负担那么重,哪有时间做家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某地发生了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的事情,一度引发舆论热议。
学习固然很重要,可劳动同样不可或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圣先贤讲究从细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日本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就让孩子学习清扫劳动,认为儿童在动手过程中还可以发展智力及其他能力。日本人还赋予清扫环境以涤荡心灵的神圣使命,必须以虔诚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敷衍了事。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动也是一种有益的休息调整,减少劳动时间,并不意味着在学业上就会有更多的提升。相反,还会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可能成为片面的、不太完整的人。
适当的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业,还有助于培养优秀品质。通过一个人的劳动状况,很多时候可以看出某些深层次的东西。有一位老师就发现同样是清洁楼梯,一个学生先用湿拖把清除污垢,再用干拖把打扫一遍,而另一个学生则在拖地时有气无力,只把明显脏的地方拖一下。前者被问起时,满不在乎地说差不多就可以了。拖地如此,做其它事情的态度也基本如此。最终,认真拖地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人际关系好,后来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另一个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处事马虎,参加高考时因疏忽漏填答题卡,与向往的大学失之交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无论怎么变化,或许我们必须谨记这样一句话:劳动是锻造身心、培养人格,关乎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劳动所带来的好处,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又岂能花钱请人代劳或者交给人工智能?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很多时候更是家庭的责任。我们应该让爸爸妈妈们明白,不能以“爱的名义”“学习的名义”剥夺了我们参与劳动锻炼的各种机会。不让我们做家务或其他劳动,这不是爱而是害。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满族谚语与同学们共勉:浩瀚海洋,源于细小溪流;伟大成就,来自艰苦劳动。
热爱劳动,请从我做起!点评:这篇演讲稿,无论是主旨还是结构,都中规中矩。提出问题,亮出观点:学习固然很重要,可劳动同样不可或缺。然后分析劳动的好处,以证明其重要作用,并且教育者的方面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呼告大家热爱劳动。不足之处是中间的说理部分,不太充分,如为证明“劳动可以看出深层的东西”,举了“从擦地板看学习成绩”的例子,有些想当然了。评分:二类卷中(48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6、这次壮个胆,高考作文写“老班”(全国III卷)
作者:与归
看到这个题目,我会心一笑。终于有高考作文可以谈谈高考本身了,可以以考生自己为主角了。这里是考场,是战场,却又是他们的主场。
此时此刻,在格子纸上,他们不用胸怀天下,不用忧国忧民,不用关心粮食和蔬菜,也不用重拾历史,眺望未来。他们只需谈谈自己,那就是昨天的画面:“老班”站在讲台,像是一个失恋的老男孩,又像是一个嫁女儿的老父亲。他的眼中满是祝福,但心中一定带泪。
高考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成长,一次告别煎熬和重压的青春飞扬;但是于那个人,每一次高考,都意味着老一岁,意味着匆匆失去。
多年以前,我无意间发现,原来“毕业”二字连起来念,是“别”。没有什么一别两宽,踏入社会你会发现,教室永远比办公室更宽,老师和老班比领导和老板更暖,再美的风景可能都不如曾经校园。
三年了,无数个场景烙印你心中:他曾经悄无声息地飘在窗边,目光如炬,盯着戴着耳机偷偷听歌的你;他曾经皱着眉头大手一挥: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他曾经在写了满满两黑板习题后,打了一个喷嚏使劲清了一下鼻涕。
那时你觉得厌恶或恶心,但不知道为什么,多年过去了,这却成了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
没有统计过,但是我敢肯定,高考于我,是这些年来入梦最多的物事,大概比春梦还要多了。它或以紧张的考场出现,或以一道怎么也解不出的数学题出现,或以前排一位剪着短发的女同学背影出现。它有时面目狰狞,有时温婉多情,有时是不可言说的小确幸,有时是压抑到窒息的一盆冰。
它是这么纷繁复杂,酸甜苦辣,但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年月,眼泪总是轻易地淌下来。
如果生命有密度的话,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高中三年可能是这辈子密度最高的三年。这三年里我们都在为同一件事做准备,这三年里又发生了很多很多事,它们占据着绝大部分的青春回忆。虽然日复一日,每一天都很像,但每个细节似乎都很清晰,难以抹去。
昨天是很多人的最后一天,明天过后,又是很多人新的一天。那个熟悉的身影将成为记忆,千言万语仅仅汇成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你坐在考场里考试,监考的人在讲台看你。你填满了青春的答案,原来他的答案是你。
点评:全国卷的这道题,很应景,也很容易触动考生的心弦。对于一个早已离开高中校园的人而言,有着更多可以感慨的青春回忆。文章写得很感人,尤其感动老师。我最爱的句子“‘老班’站在讲台,像是一个失恋的老男孩,又像是一个嫁女儿的老父亲”,还有结尾“你坐在考场里考试,监考的人在讲台看你。你填满了青春的答案,原来他的答案是你”。这是每一个毕业季老师的心声,也是毕业生数年后回首,才能发现的答案。评分:一类卷下(54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
7、音乐无国界,但世界音乐少不了中国味(上海卷)
作者:李勤余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初看此题,心中不禁一沉。这题,不好写啊,实话实说,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原因很简单,如果我是一位对音乐不怎么感兴趣,甚至基本不听音乐的同学,那可如何是好?本人,就不是音乐领域的行家,对世界乐坛的认知近乎小白。
但冷静下来,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误解。音乐虽是作文题的关键词,但此题考察的目标,却不是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言之,为什么考“音乐”?这里头可能蕴含着深意。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音乐,恰恰是体现这一特点的最佳载体。因为,它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可以轻松跨越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差异造成的层层阻隔。
戴上耳机,按下开关,全球年轻人都可以沉浸在同一个音乐世界里。目睹此情此景,若还有人认为,各国的经济、文化可以实行闭关自守、各行其是,那无疑是荒谬的。
不过,音乐无国界固然不假,但各国音乐之间的差异,就连我这个音乐门外汉也能分辨得出来。且不说流行音乐,印度电影里的动人歌舞、日本电影里的风雅古音、好莱坞电影里未来感十足的配乐,无不渗透着本国文化的味道。正因和而不同,才造就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于是,我们理应追问,中国音乐的位置又在哪里?但这么问或许并不恰当。作文题题干中的提法显然更高明——音乐的“中国味”,而不是中国的音乐。
此中差异何在?以周杰伦为例,他的“中国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青花瓷》《发如雪》《千里之外》等作品里,自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他的音乐创作,同样离不开R&B等西方音乐风格的滋养。
另一方面,世界音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对中国音乐的借鉴和学习。以本人粗陋的音乐见识,也略微知晓,就连国际知名的音乐人蕾哈娜,也为全世界歌迷奉献过《中国公主》等经典作品。因此,当下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人所共见的。
没了“中国味”,中国音乐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味强调“中国味”,又会让中国音乐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这也是为什么,聆听过各国音乐,才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味”的内涵。行文至此,我们也就明白了出题者的用心良苦。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辩证方法?面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年轻人如何在坚守本国文化特色、继承本国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正是隐藏在“中国味”音乐下的深刻命题。
点评:从感受音乐的“中国味”到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再到“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命题当中这条不断推进路,作者的完成度并不高,读来更像是作文题的讲评分析。首先,开头两段太过随意,呈现的是自己对题目的解读过程,似无必要。随后,花了大量篇幅谈音乐:音乐的共性与差异,追问音乐的“中国味”或者说“位置”等。可惜作者并未给出很好的回答。以周杰伦为例,也只提及其创作中的中西方结合,而“中国味”的特点和产生,也没有分析到位。所幸最后几段渐入佳境,“中国味”是立身之本,但一味强调,又会固步自封。“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在坚守本国文化特色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正是隐藏在“中国味”音乐下的深刻命题”——主题点出来了,可惜没有说透。评分:三类卷上(50分)【上海卷,作文满分70分】
8、愿志玲姐姐年华如水(江苏卷)
作者:任大刚
6月6日,黄昏时分,45岁的志玲姐姐宣布了婚讯。
45岁,在100多年前的古代,正是做奶奶或外婆,含饴弄孙的大好年龄。在内地一些地方,是女职工“内退”的界限。但是对志玲姐姐来说,生活才刚刚开始。
志玲姐姐的出道和持续走红,一直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她温柔如水的性情和人设,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网民。她免不了被人耻笑,但更多是聚光灯下的欢颜。或许是驻颜有术,或许是青春不老,反正,哪怕是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只要听到过她那温柔如水的声音,你的脑子里一定会勾勒出如水的面容,如水的身姿。
志玲姐姐是属于水的。
一个女人,在娱乐圈,在中国娱乐圈摸爬滚打20来年,到45岁了,她什么阳光明媚和暗淡无色没见过?笑盈盈中血肉横飞的名利场,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去调适,同时还能二十年如一日,不把所有的沧桑写在那张精致的脸上?
没有一种人生是容易的。或许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直在高光中的志玲姐姐,而忘记了朝不保夕饥寒交迫中的“横漂”;你只看到了如今的马云在四处传授人生经验,而没有见到他早年四处推销电话黄页被人像轰野狗一样赶走。一出生就光芒万丈的,那都不是人;没有那么多磨难,那么多酸甜苦辣咸而误以为自己光芒万丈的,也不是人。
人生容得下酸甜苦辣咸,是为完满。
但这话说起来异常轻飘。人性总是趋利避害,总是喜欢愉悦胜过悲苦,谁不愿意把日子过的甜腻腻的?问题是,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失败和劳而无功,以及疾病折磨;一出生便是往死亡狂奔的大结局,注定了生活的甜腻,无非是各种不幸间隙的片刻安宁。
这就注定了,生命不是一种味道的硬杠。年华的流逝,会有纷繁百味汇聚到你的岁月,渐渐将你铸成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要么,你驮着这本书,越走越重;要么,你带着简写本,轻装上路。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我想,志玲姐姐是属于后者的。远远地看上去,岁月和年华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近距离地思考,她能够赢得小她七岁的Akira的爱,说明她的灵魂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干净得多。
人的身体需要洗澡,人的灵魂也需要不断调和与汰涤酸甜苦辣咸的过度沉淀。这都需要水。无水的人生单调乏味,过早干涸。
愿你年华如水。
点评:在考场作文中浓墨重彩写志玲姐姐,中学生是不敢的,我一看题目是反感的,蹭热度嘛,一个中年男人。然而,真香。志玲姐姐人淡如水,是饱尝了酸甜苦辣之后的清淡,是千帆过后的淡远。作者能够把这一切和高考作文联系起来,真爱。评分:二类卷中上(49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或许遇到一个中年男老师阅卷,会心有戚戚,给一类卷)。
9、好好道别,这一堂人生必修课(全国Ⅲ卷)
作者:土土绒
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上,老师对学生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是一幅非常应景的漫画,在今天这个日子看到,更令人百感交集。
最后一课,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即将结束中学时代的学习,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对于老师来说,他倾注在这群孩子身上的心血,也即将告一段落,见到成果。过去已去,将来未来,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怎样面对?
“最后一课”这个场景,其实很有代表性。学生们“再看看书”,是面向未来。过去对他们来说,只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真正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高考。在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上,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不容闪失。因此,在这个分别的时刻,他们最好的告别就是“再看看书”,拼最后一程。
而老师的“我再看看你们”,则是惜别过去,珍惜当下。所有能做的努力,都在过去已经完成,如同花酿成蜜,如同米熟为醴,此时只需静候而已。然而,过去并不会简单地“过去”,心中依然有不舍,有遗憾,有想做但来不及做的事,此时此刻,无法再追,只能化为一句“再看看你们”,这是睿智,也是深情。
只不过,人生的许多里程碑,在经历时并不一定会意识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到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原来那一刻竟然弥足轻重。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人公派说:“我猜,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道别。”
好好道别,并不是文艺青年情感泛滥的宣泄,而是人生路上重要的一堂必修课。因为过去并不会平白无故地消亡,未来也不会恰如人意地降临。在童书《獾的礼物》中,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它的朋友们非常难过,于是聚在一起,回忆獾留给自己的“礼物”,慢慢地,悲伤被抚平了,大家才打起精神开始新的生活。
因此,对于亡者,我们会缅怀,会记取他们对于我们的影响;对于过去的人生,我们会总结,会认清哪些是错误哪些是荣耀。在好好地告别之后,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情感和智慧资源,开启新的人生。
站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无论是更多地面向未来,还是更多地珍惜当下,每个人都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姿态,与过去作别,与未来握手。这好好告别的能力,愿我们每个人都有。
点评:此漫画题写散文容易出彩,写议论文,情理兼顾,难度就高了些。这篇文章从最后一课的场景写起,探讨对学生和老师的不同意义,再提高到人生层面,分析为什么要学会好好道别。作者娓娓道来,水到渠成。全国III卷的作文题,两篇文章都很不错,真挚而不空泛,相信除了作者精心构思,与命题的亲民也有一定关系吧。评分:二类卷上(53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
10、不做青年真好(全国Ⅱ卷)
作者:澄怀老人我生于1986年,2023年我满33周岁,已婚并育有一子,在这个90后姑娘都自称老阿姨的年代,再说自己是青年似乎有点不要脸了,所以作为一个中年,修辞立诚,我选择写“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观后感——惜乎这个大会并没有看过,考场上也没条件补看了,回想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亦未预先登过楼,我就借假修真一回吧。
我20来岁的时候是一愤怒的青年,写起文章来虎虎生风,最佩服的人是梁启超和李敖,最喜闻乐见的是《参翁同书片》之类的参奏文章,一篇六百多字的文章干掉一个权臣,觉得那真叫雄文,彼时印象最深刻的文章理论就是曹丕的“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矢志从事新闻工作,做起事来很有激情。我很高兴自己有过那样的工作热情。
直到有一天,可能是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我翻古帖,看到黄庭坚书法得到一句“心情其实过中年”,玩味既久。其全文是“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这段话的意思我似懂非懂,但是书法实在很美,中年况味随着书法之美进入我的心中。
我那时正经历了工作和生活上的挫折,有了丁点感悟,便写了一篇《人生的中点》存在电脑里,认为人生的中点其实是二十来岁,因为年龄并不足以衡量一个人的本质,人生切成两半,一半是回忆,一半是未来,当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等量的时候,就处在了人生的中间点,并以此为标志步入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坚持这个观点,20多年的记忆计算起来应该也有好几个T了,而未来其实茫茫不知所往。
从物理角度看,人的青年时期很短。从心灵角度看,青年的壮怀激烈却值得保鲜一辈子。青年是意气和激情的象征,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力量,青年没有烦恼,即使有,当时的自己也会立刻说这简直是浮云。
相反,对中年来说,几乎事事都是烦恼:婴儿的一冷一热是烦恼,长大了上哪所幼儿园和小学更是烦恼,而最麻烦的还是全球经济变动,中年人的职位表面繁荣,但并不稳定质实,比上不足比下更不足,董桥说中年是下午茶,真是太客气了,要我说,中年就是万人嫌。不过,中年的内涵也许正在于如何从这万人嫌里触底反弹。
我这两年就是从这万人嫌里学到了一些东西。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再难,责任难逃,对家庭如此,对工作和社会更是如此。因为深知自己没有什么过硬的实力,不得不树立归零心态,学习学习再学习,一点一滴打基础。因为没有退路,打脱了牙也得和血吞。因为不再有年龄上的优势,中年更能脚踏实地。因为在青年时代见过了激情与意气的偏失,中年更能明白平淡是真,平安是福。因为年轻的时候犯过非黑即白的绝对化错误,中年开始习惯事情的复杂与个性。中年去除了情绪,沉淀了情。
不做青年真好。点评:这篇文章,跟“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没有半点关系,通篇大半都是关于新中年的感慨。观后感,总是先观再感的。文中间或一两段写到自己的青年时代,也似乎只为证明“不做青年真好”。但其实,能做青年,还是万死不辞的吧。评分:四类卷中(30分),【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