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大学优美文案
怀念的校园的经典语句
【第1句】:寒假style,法海,帮我写作业,元芳你怎么莫看~
【第2句】:青春的花开花谢只是我思念的日历。
没有首页,没有尾页。
【第3句】:小时候,我就在想,是考清华还是北大呢,长大后,我才发现,是我想太多了。
【第4句】:青春再美,也是一个一个点滴小事串联在一起上的,只有这些小的亮点发光发热整个青春才会勃发出它最耀眼最璀璨的神圣之光。
【第5句】:每个班总有几个喜欢整天黏在一起,而且会不顾形象大笑大闹的疯子。
【第6句】:青春从来没亏待过我们,只是我们亏待了青春。
文字太轻,回忆太重,请珍惜或怀恋,我们永不再复的青春。
【第7句】:身边总有几个这样的朋友。
第一次遇见的时候斯斯文文的、熟了以后就不知道是从那个精神病院放出来的。
【第8句】:浪费岁月的青春,就像秋天的一片落叶,无丝毫生机;失去青春的岁月,就像是一条干涸的小溪,永远也无法唱响奔向大海的恋歌。
求有怀念学校的诗句
阳春三月绿意摇曳春意阑珊笙歌处处迎来了您的百年华诞星光为您灿烂鲜花为您盛开凯歌为您奏响您----亲爱的母校经历一个世纪的春华秋实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几度沧桑,几度沉浮接受了历史的洗礼历尽了艰辛和坎坷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用永不放弃的画笔绘出今天的辉煌一个世纪的春秋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您耕桑耘梓,栉风沐雨在平凡中凭着壮志凌云的劲头倾心培养祖国的栋梁奏出一曲曲令人振奋的凯歌谱出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光阴飞逝,白驹过隙弹指间与你阔别已近十载许多依稀往事早已淡忘而您昔日的容颜却定格在我心里无法淡去曾经揣着强烈的求知****扑进您----母校的怀抱在那里接受您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您与我们一起分享阳光,分享雨露分担风雨,分担忧虑往昔的点滴至今也历历在目母校的温暖,师生的情谊总在心间挥之不去您可曾记得当年还带着一丝稚气的脸上对高等学府是何等神往为给我们一双丰满有力的翅膀您废寝忘餐,披星戴月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心血把我们浇灌至今您充满慈爱的脸庞期许的目光仍萦绕心头亲爱的母校是您,教会了我们怎样在平凡中发掘出生命的潜能是您,有力地启迪了我们怎样在逆境中奋进亲爱的母校我会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那几年的美好时光亲爱的母校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值您百年华诞之际愿您桃李芬芳明天更璀璨辉煌缔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大学没文,来几段优美句子
怀念大学好光阴念书辛勤岁已深大伙友情纯又真学而不厌拿高分
《大学》中的经典名句
《大学》经典句子 1.大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知止而后有定,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
道:宗旨,纲领。
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
德:德行。
亲:更新。
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
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
定,心志的定向。
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
【译文】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
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
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
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第2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齐:管理。
修:修养。
正:端正。
致:推极,获取。
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
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
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
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
其实道德的修养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
由此再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第3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译文】对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识就能丰富,知识丰富以后,诚意就能证实,诚意证实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养,身心修养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
【赏析】这段话是对上一段话相对的复述。
上一段话说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
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止:达到。
敬:恭敬。
慈:慈爱。
信:信义,诚信。
【译文】作为君主,就要达到仁爱;作为臣下,就要达到恭敬;作为儿子,就要达到孝顺;作为父亲,就要达到慈爱;与国民交往,就要达到诚信。
【赏析】《大学》在首章就阐述了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强调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知识,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修养品德,建立自己理想的道德人格。
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为仁行善之途上前进。
所以至善之地表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事物物中,像君主的仁,臣子的恭,儿子的孝、父亲的慈,国民之交的信等都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永远不止息。
要想“止于至善”,就需要发挥知、情、意,全力以赴,不可懈怠,然后会有较好的成效。
【第5句】: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毋:不要。
恶:前一个厌恶,后一个污浊。
好:前一个喜欢,后一个美丽。
【译文】所说的证实自己的诚意,就是不要自我欺骗,如同厌恶奇异的臭味,如同喜欢美好的色彩,这叫做自我满足。
【赏析】这段话主要是对诚意的含义论述。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说:“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
”即对事物能明白其理,以达到致知的境地,然后对于道理无所不明,可是,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守仁,明白事理并不一定能切实依理而行,唯意念诚实不欺的人,才能真正地为善去恶。
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
所以说,让意念真实而无妄地依理而发,如同厌恶污秽的臭味,如同喜爱美好的色彩,不虚伪,不自欺,每个人应当以此自勉。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润:润泽,润饰。
广:宽平。
胖:安舒。
【译文】有钱的人能够光彩他的房屋,有仁德的人,会修养他的身心,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所以君子一定要证实自己的诚意。
【赏析】作为君子,一定要有诚意,在意念将发未发的瞬间要告诫自己,使意念真实无妄。
由于意念是非,必然表现在各种言行上,而意念真诚又是美好道德品质的表现。
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朗,身体舒适健壮全归于诚意的结果。
【第7句】: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贤:前一个贤是尊敬,后一个,所尊敬的贤人。
亲:前一个亲近,后一个所亲近的亲族。
乐:前一个以此为乐,享受之义,后一个喜乐,快乐。
利:前一个以此为利益,得到之义,后一个利益。
【译文】后代君子尊敬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
【赏析】这句话是对此之前半部分总结,前部分论述前代圣君止于至善的德行,人民敬仰,不能忘怀。
形容更新民风的效果,以证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贤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
后代君子继承前王的宏德基业,自然怀念感激,百姓享受安居乐业的快乐,所以才终生不忘前代圣王。
说理充分,证明了“止于至善”的巨大作用。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一章。
不恕:不能推己及人。
喻:使人明了,使人接受。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赏析】要治国,先齐家;不修身,不可以齐家。
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理国家,是最自然的事,所以《大学》里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家之长修身与否,是家人的榜样,国君的修身,同样对人民起着表率作用,治国者的举止最能引起人民的注意,容易上行下效。
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务求言行一致,凡是推行的礼乐政令,自己能身体力行,并能慈爱人民,体贴民心,考虑养民教民之道,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
人民才会心悦诚服接接受其礼义教化、信守政令法制,才能要求别人。
所以对君子而言,自己具备道德修养否则会适得其反。
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二章。
上:国君。
老老:第一个老指敬重,后一个老指老人。
长长:第一个长指尊重,第二个长指长辈。
弟:悌,孝悌。
恤:怜惜,救助。
孤:没有父亲。
倍:即背,违背,背弃。
【译文】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是国君敬重老人,人民就会崇尚孝道;国君尊敬长者,人民就会崇尚恭顺;国君怜抚孤儿,人民就不会背弃。
【赏析】言传不如身教。
齐家的关键是修身,身修才能教育家人。
治国之道除了教化之外,还需政令,但毕竟以教化为本。
这段话就是强调国君在治国中的表率作用。
只要在上者有敬老尊长、怜恤孤苦的行为,则人民自会兴起孝、慈、不背之志。
这只不过是能推己及人,人心比,都一理而已。
为人君者若能洁身自好,修养仁德,实行仁政,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保有天下。
这就是国君有道,不令自行,治国之道便是此理。
【第10句】: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四章。
道:言说之意,指治国的道理。
【译文】就是说得到人民的心,就能得到整个国家;丧失民众的心,就会丧失整个国家。
【赏析】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
这句话所阐述的道理和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出一辙。
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
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
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
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1.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注释】先自《大学》第十四章。
【译文】财富积聚了,民众就会离散,财富分散了,民众就会集聚。
【赏析】治理国家,财用之源来自人民的辛勤劳动。
国君若能从爱民出发,节约用度,使人民能生活充裕,以达到爱民、善民、富民的目的,人民自然而然会人心归向,辛勤耕作,贡献国家。
如果国君只求自己聚敛财物,满足奢侈荒淫的享乐,那么,所属臣下就会争财逐利,中饱私囊,造成内乱四起。
既然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当然不会努力耕作,导致人心涣散,人人见利轻义,上下都会陷于祸乱,最后招致国家败亡。
所以,《大学》强调为上者要修养道德,公正无私,廉洁自律,与民同乐,拥有了人民,才是真正的拥有财富。
1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六章。
拂:违反的意思。
菑:古“灾”字。
逮:及至。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赏析】荀子在《哀公》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以舟水比喻君王与百姓的关系,把君比做舟,把民比做水,水可载舟达到彼岸,亦可将舟掀翻沉没。
可谓精辟至极。
所以说:若为君者为一己的私欲,他的好恶有悖人民的好恶,以至失去民心,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必将是引祸至身,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符合人民利益的事便做,以民为本,此可谓为治国之道。
使人人各得其所,以此获得民心。
13.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六章。
君子:指为君上者。
道:修已治人之术。
忠信:尽已之心而不违物。
骄恭:骄横放纵。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采用忠诚信义来争得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赏析】在儒家的德政思想中,立信于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即为君上者讲信用,人民就会以实情相告。
为上者做到言出即行,表里如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得到人民的信服,就会得到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政权也因此而得到巩固。
所以说,治国的大原则就是必须忠诚守信来争取人民的拥戴,骄横放纵,奢侈荒淫就会失去民心,危害国家。
14.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七章。
道:规律。
生:生产。
食之者:坐食俸禄不干活的人。
为:创造。
疾:迅速。
舒;舒缓。
财:物资货财。
恒:时常,长久。
【译文】增殖财富有个大原则,就是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就会使财富长久充足了。
【赏析】这段看似论述蓄积财富的道理。
实则以蓄积财富的普遍规律说明治国之理和修养个人仁德。
在上者有仁德修养,能谨慎持守,不受私欲诱惑,推己及人,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戴而保有土地,拥有土地,人民又乐于耕作,不言而喻,财物必然富足。
加之为君上者能知人善任,摒弃只会坐食俸禄、不会办事的鄙薄小人。
这样,有贤德的人大公无私,能造福人民,创造财富迅速,用度节约,财富就会蓄积国库。
当然,为了财富于道德廉耻而不顾,那便是不义之财,不义之财来得容易,失得快。
心动好好听
每次听都好想哭
好怀念大学的时光~一些人,一些事,特别感触……
【第1句】:朋友(周华健)
【第2句】:毕业生(《毕业生》主题曲)
【第3句】:毕业了(刘力扩)
【第4句】:同桌的你(老狼)
【第5句】:光阴的故事(罗大佑)
【第6句】:今天我们要走了(水木年华)
【第7句】:思念是一种病(张震岳)
【第8句】:练习(刘德华)
【第9句】:祝你一路顺风(吴奇隆)
【第10句】: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
求一篇关于怀念大学生活的文章
人生就像饺子月是皮,经历是馅。
酸甜苦辣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
这一段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话。
以我现在的经历还不配和大家谈人生,我要谈的是对于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四年大学生活。
对于今天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如何度过关键的四年大学生活,其实有点赶鸭子上架。
就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可以让我吹嘘一番的证书,奖章之类的任何被称为荣誉的东西,除了自认为满满的四年的生活感悟。
其实回过头想一想,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的这四年生活应该也还是这样,因为对于大学生活该经历的活动,该掌握的知识,我都尽了自己的努力。
有人说:大学一年级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二年级就进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三年级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级知道自己知道。
其实,至今我也没能吃透其中蕴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体会到一点,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
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
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
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
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
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始进入迷茫阶段,怀念高中同学,怀念高中生活。
在座的大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尤其是后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郁闷的根源。
而这也是慢慢长大踏实地的过渡到知道自己知道必经阶段。
如果你现在觉得没有方向,也没必要着急,其实这很正常。
很多人在没进大学前,就在脑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认为高中的同学之间的感情才是最纯真的,到了大学彼此就不能坦诚相待了。
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
事实上,随着和宿舍的同学相处,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至少对于和你一起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是不适合的。
在这种年纪,有的大多是是性格上的棱角。
等你有一天毕业了,回头想想自己的大学同学,你就会发现,其实现在的磕磕碰碰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