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诗句子
【第1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园一树花。
出自唐·白居易《北亭招客》。诗句描写北亭风景环境的优美情状:北望是春风吹拂千竿竹,东望是园中夕阳映照满树花。“千茎竹”与“一树花”,都是夸张修辞法,意在强调竹林之大、繁花之盛。
【第2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出自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蹊,小径。诗句描写黄四娘家门前繁花盛开、压弯枝头、覆盖小路的情景。
【第3句】: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出自宋·欧阳修《舞春风》。诗句描写蕙兰花谢而叶绿、桃李花正开的春日景象。前句用的是拟人修辞法,将蕙兰人格化。以“恨”写蕙兰,表面说的是蕙兰花谢的事实,实则表达的是诗人对蕙兰花谢的惋惜之情。后句也是运用了拟人修辞法,将桃李人格化,让它们有“无言”、“自(自主、自在)”等人类的动作行为,不仅写出了桃李之花静静开放
【第4句】: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出自宋·苏轼《红梅》。孤瘦,指梅枝干枯、花朵稀疏的样子。诗句描写红梅虽然色带桃杏之红,但仍保留了孤枝疏花、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红梅虽有桃杏之艳,但骨子里仍是傲霜斗雪的性格。
【第5句】: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奇花红间紫。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诗句描写雨后樱桃红艳缀满枝头、各色鲜花争奇斗艳的景象。
【第6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陈与义《春寒》。诗句描写海棠花开于蒙蒙细雨中、花红恰似美人涂过的胭脂的情态。“胭脂色”,让人由花及人,想起美人两腮红红的姿色;“细雨中”,让人由花雨中低垂之态,联想到美人低头回首的朦胧娇羞之美。诗句给人想象的意境极大,让人回味的地方也很多。
【第7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前句写嗅觉,后句写听觉,但二句都暗含了视觉形象。因为风送荷香之气,必然让人由荷香的气味而联想到荷叶荷花;由竹叶露下之声,必然让人由竹露清响而自然联想到竹露点点的视觉形象。由此,荷叶、绿竹、竹露、清风、荷花之香、滴露之声等便有机地交织到一起,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
【第8句】: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出自宋·吴潜《满江红》词。
诗句描写雨过天晴、花红如染,远山过雨、山色青翠的景象。“红欲染”、“青如滴”,都是比喻修辞法,生动地再现了花红与树绿的景象。
【第9句】:黄花红叶共秋风。
出自宋·邵棠《道经拓溪静林寺》。黄花,菊花。诗句描写秋风之中菊花金黄、枫叶红艳,两相交映生辉的形象。
【第10句】: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出自唐·杜甫《狂夫》。诗句描写风吹翠竹摇曳多姿、雨湿荷花低垂飘香的景象。前句写绿竹,后句写红荷,意象上对比色彩极为鲜明;前句写风,后句写雨,不仅对仗工整,而且从逻辑上将两句所写内容巧妙地联系到了一起,遂使写景状物非常自然,没有为了对仗而对仗的痕迹。两句都运用了叠字修辞法,前句用“娟娟”写翠竹随风而动之态,后句用“冉冉”写雨打荷花低垂之状,形象感非常强。
上联:静坐觅诗句。求下联
静坐觅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