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ABC眼中的北京女孩-成长视窗
我是个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北京人,就是人们说的ABC(AmericanBornChinese),不过我是个喜欢中国的“香蕉人”。在卫斯理(Wellesley)学院刚读完大一,我和我的同学Phyllis的友谊也快一年了。她是一个从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从四中,北京最好的中学毕业。我非常佩服她,她的英语相当好,她打算学建筑专业,并且修数学。
卫斯理学院是所女校,宋美龄、希拉里都从这里毕业,所以很注重多元文化的碰撞,同学们也都是很有抱负的女孩子。这个夏天,Phyllis马上要去威尼斯跟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实习几天。实习之前,她到我家待了几天,跟我说了不少悄悄话。
越接触,我越觉得Phyllis很了不起。
她在北京长大,是中国学生所说的“考神”。在高中期间,她一边准备中国的高考,一边在新东方学习英语,准备考SAT。她不但SAT分数很高,高考成绩也相当不俗,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Phyllis告诉我,中国大陆没有SAT考点,所以,想到美国留学的学生必须去香港或新加坡参加考试。Phyllis去香港考了两次(一次SAT,一次SATII)。这两次,她都是跟她妈前脚下飞机住进旅馆,第二天就考试了,而且是跟上万人一起比拼。
对我来说,准备这些考试本来就很不容易,更难想象,飞到另一个陌生地方住一晚,马上投入决定命运的考试。这太不可思议了。她跟我同岁,就那么能吃苦又抗压!
但这些应试磨炼并没有妨碍她多才多艺,她跳过芭蕾舞,也代表四中的田径队参加过比赛。她是哈利·波特的粉丝,还爱看言情剧。她是那种性格幽默、个性机智的人,一来就顺利融入了美国同学的圈子。
Phyllis对美国的饭实在“不感冒”,所以,她不太喜欢学校食堂的饭,一有空就跟同学一起去波士顿的中国城下馆子。她说,虽然中国城餐馆的饭不如国内的好吃,但跟学校食堂比起来简直是人间美味。我承认,对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人来说,其实尝不出什么是“正宗”的中国菜,能去中国餐馆吃一顿就不错了。
Phyllis和很多中国来的留学生一样,学习努力,珍惜一切机会。不同之处在于,她聪明,但并不骄傲。数学是Phyllis的强项。但她坦承,因为她在中国时很少写英文文章,写艺术史的作文让她觉得有些吃力。
很多中国来的学生比较喜欢和自己圈子的人来往,目标明确。他们对于选专业、找工作都很有计划,而对于学业和工作之外的事情不太关心。可是Phyllis很有爱心,乐于参加各种活动。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公益活动,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去帮助卡特琳娜飓风的灾民盖房子,我们一起去做义工。在那里我们的工作很脏、很累,也很辛苦,可是看到自己建起的房子,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她的一些美德,是我们在美国长大的学生中很少见的。
Phyllis很心疼她的父母。在美国上大学非常贵,她觉得父母送她上学不容易,所以她在学校找了助教的工作;整天省吃俭用,自己洗衣服,连学校的洗衣机都不舍得用;暑假回国时千方百计地订最便宜的打折机票。这些都是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
她的孝心让我动容。但是我认为她应该有信心,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将来一定会成功,让父母骄傲。
Phyllis让我了解中国同龄人的“了不起”与“不容易”,让我感受与思考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东西。有她这个充满向上活力与细腻情感的朋友,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