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提高地理答题能力的秘诀,磨课究竟磨什么?该怎么磨?怎样让地理大题无限接近满分,近五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考点分布
高考地理如何提高解题能力
答题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巩固、深化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任务。那么在地理高考中如何提高答题能力呢?
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前提
高三学生复习时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后便立即下笔解答,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做题时应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
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要达到此要求,下列几个审题习惯需要注意培养:
1.审清题干的习惯
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
2.抓住信息的习惯
①分项检索信息,如: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
3.展开联想的习惯
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4.前后互推的习惯
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
二、清晰的思路是提高答题能力的核心
由于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对每次练习、模拟考试获得的解题思路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要认真总结,最好记录在学习笔记上,经常翻阅。下表是一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整理的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注:上述分析思路是多角度的,答题时不需要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的方面即可。
三、规范准确答题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关键
对客观题,在对试题进行仔细准确的审题和逻辑分析后,要根据解题思路,做出正确选择。不能先入为主,要因题的条件而异,速度适当,不快不慢,重视第一感觉,不要轻易修改选项。
对主观题,可针对高考评卷“流水作业,采点给分”特点,进行“采点答题”,把握好答案的方向性、全面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具体要求有:
1.答案的方向性
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一定要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就可根据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交通和市场,则这七个方面就是具体的得分点。
2.答案的全面性
每个主观题往往都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答题漏点是许多考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点答题,就是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每点2分,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每点1分。
答题时,为保证尽可能得高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因此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避免失分。如回答形成原因、区位因素、条件、产生的后果、地理意义等问题,要尽量多答几个方面。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告诉我们,任何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注意答案全面性的同时,要避免重复采点。高考阅卷时,对多答或者错答(只要前后不矛盾)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但常有考生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反复阐述,结果浪费了考试的宝贵时间。如分析某地的区位因素时,有的考生回答: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其实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的。
3.答案的逻辑性
答案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从几个方面作答,让得分点一目了然。
同时还要主次分明。影响地理事物、现象形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总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尽量把主导因素放在最前面。
对因果联系密切的事物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讲究条理,或由因索果,或由果溯因,层层深入,切莫乱序。
4.答案的准确性
要用精练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少使用或不使用方言、口语。如不能将“经济发展水平高”答成“有钱”“钱多”。
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非选择题中的简答题不能写成小作文,要考虑阅卷者连续阅卷可能产生疲劳,要让阅卷者“一秒钟改完”“爽快给分”。
量体裁衣,酌情用笔。有时可依据题目的分值、答题卷所留空白的大小,大致确定书写量。
答卷规范,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清晰,不连笔,大小均匀,尽量少涂改。
不要在规定的答题区外答题,更不能用箭头指向某“地”,或写上“见反面”等。
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解读教材、设计教案、反复试讲、共同探讨,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这句话道出了每一节优质课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
那么,磨课究竟磨些什么呢?该怎么磨呢?
01
磨教材:深入研读,准确把握
讲好一节课,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这里说的教材不仅包括课本,也应该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等参考辅助资料。
一是磨课标。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学的实施必须用课标来引领和指导。课标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课堂设计中,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力的。
因此,磨课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新课标、解读新课标,把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如果教师对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确,教学难免会出现偏差,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是磨教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只有教师在备课前反复研读教材,有了自己深入的理解,并结合年段特点,单元、章节所承载的任务,才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地位和作用、内容和主题,从而确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三是磨教参。教师反复研读文本,对教材才会有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但还需要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了解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和要求。
如此,教师才能够准确拟定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02
磨过程:反复试讲,完善细节
一节公开课,无论交流展示还是参与竞赛,往往需要教师经过反复打磨。
每一次试讲,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暴露问题和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熟练和优化的过程。
教师在反复试讲中验证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课时容量和时间安排是否适切等。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够判定自己的预设是否可行。
初磨,教师可先在教研组以说课或无生讲课的形式,把自己的教学思路讲出来,教学流程演绎出来,让听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初步了解,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在正式走上讲台之前对教案进行深入修改。
再磨,教师可选取某个班级单独试讲一遍,将写在纸上的教学设计在试讲中演绎出来。通过首次试讲,把教学设想、教学流程真实展现出来,通过课堂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对自己的课进行初步修正。
多磨,是一遍遍邀请其他教师听课,此时他们一定会观察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虽然见解并非一致,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梳理吸收,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融入教案的修改中。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在磨课的过程中,不断试讲、倾听、评议,修改、否定、重构,对于执教者和听课者均是一种历练。
03
磨学情:直面差异,灵活应对
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由于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学情也是不同的。
比如,在某个班教师采用了一些方法试讲效果良好,但换另外一个班或另外一所学校再“如法炮制”,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这种现象表明,是学情决定了教学设计,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的设计。不同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其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课前教师就要有多种预案,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当遇到不同班级的学生时,一旦发现他们属于什么样的层次水平、什么样的学习特点时,就可以自然切换到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这样方能实现灵活应变的效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磨课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位教师锻炼和提升的过程。一堂课经过这种一波三折的打磨,才能真正磨好一节课。
高中地理常考主观题答题模板
01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02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阴坡、阳坡不同海拔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03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降水在一定高度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04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
5.水能:与地形、气候有关
05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
06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2.海拔
3.天气状况
4.空气密度
07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08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
09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度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科技因素,旅游因素
10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
11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线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挖隧、架桥,则工程难度大,若延高等线延伸,则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坍塌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滑坡泥石流;b.水运、航运: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12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13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位置,资源因素(原料、燃料),农业因素,交通因素(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市场因素,科技因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14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
15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基础
16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的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的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17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切,运输量大
18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19
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0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季节分配不均,蒸发量大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21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型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22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23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24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25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26
隧道的选址条件
要选择在背斜处: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
2.背斜为拱形构造,不易塌方
27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便利
3.工程量小
28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近五年地理高考考点
<!--article_adlist[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