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汇编六篇
实用的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汇编六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去垭口观看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花社大赛。
来到了目的地垭口山的温州路上,远远望去,到处都是参加比赛的秧歌队和前来观看的游人。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有大人,小孩儿,还有老爷爷老奶奶们……不仅有许许多多的人,节目也是丰富多彩。
你可能会奇怪,不就是花社比赛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看呢?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我们舞钢花社大赛的历史!
要说到我们舞钢元宵节的花设大赛已经很有历史了,因为在爸爸妈妈小时候好像就有了,只是那时候规模没法儿和现在的相比。就今年的花社大赛来说吧,虽然从没有人专门宣传,但是人们还是不约而同的来了,这好像已经成了习惯,花社大赛已经成了我们舞钢人元宵节的一部分。
我能感觉到今年比往年更热闹了。而且我觉得大赛的组织者们是越来越有经验了。在垭口围绕着市文化中心的广场,依次划分出不同的场地,每个场地上都有一个横幅。我看了看主要有市直各单位、各县镇、各工厂企业的代表队。他们都一字排开,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着她们优美的身姿和蓬勃的朝气。游人们则纷纷步行在道路上边走边看。宽阔的马路当赛场,各个队伍都是一 展 风姿。都敲起了丰收的欢庆锣鼓,扭起了快乐的秧歌,舞起了毛茸茸的狮子和长龙。那热闹的场景、精彩的表演,展现了人们朝气蓬勃、喜庆丰收、欢度新春的喜悦心情,吸引了各地的群众前来看观看并报以热烈掌声。
你瞧,只见他们跟着节奏,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踩着鼓点:“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
你看,夕阳红腰鼓队的老奶奶们,个个十分的迈力,特别是那个当指挥的老奶奶,又是走,又是跳,又是打拤 ,让我十分佩服。在她的指挥下,腰鼓队的老奶奶们越来越有劲,看她们舞动的身姿真和年轻人一样呢。
我跟随着人流依次观看了比赛。边看边拍照留念,扑捉精彩的瞬间。
我最喜欢的是庙街乡代表队,他们不仅参加人数众多,而且节目也很精彩。里面不仅有扭秧歌的,还有舞狮子、以及喜羊羊、灰太狼和功夫熊猫……穿着花花绿绿的演出服,随着鼓点尽情的扭着、跳着,那动作真是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其中有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三位老奶奶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红上衣,红、绿色的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走在旁边。小朋友们争着和他们合影。我也赶快凑到功夫熊猫身边,和可爱的熊猫合了影……
正当我走累的时候,忽然发现路边还有卖食品的,于是,我就买来了肉串、玉米,都是我爱吃的,然后津津有味的品尝起来。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发现路上有许多执勤的警察叔叔,而且我 还 发现路边停着一辆消防车。在消防车的前面还站着三名消防官兵。哦,原来他们都是做后勤保障的。他们真辛苦呀!
快中午了,比赛也结束了,虽然不知道哪个队夺得了第一名,但大家还是很高兴。音乐声,歌舞声,欢笑声,声声入耳。秧歌队,高跷队,歌舞队,队队精彩。望着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那情,那景,那人,那舞,全都印在了我的心中……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过了春节后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有许多习俗: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其热闹程度实际上远胜过春节!
记得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月光皎洁,分外明亮,几片云彩飘过,月亮犹如羞涩的少女,用纱巾挡住自己的脸。我和妹妹跟妈妈坐在阳台上,一边吃元宵一边仰望着天空。看着天空绽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心里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
吃完元宵,我和妈妈、妹妹兴冲冲地来到大街上,只见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路边有各种各样的花灯,令人看得眼花缭乱:有小女孩喜欢的美羊羊灯,有红红火火的大红灯笼,还有兔子灯……我最喜欢的就是老虎灯了,小老虎灯做得惟妙惟肖,可爱极了。我们边走边赏花灯。最有趣、最好玩的要数猜灯谜了!,每个花灯里都有一个灯谜。如果你回答正确,花灯就归你了。我兴奋极了,因为猜谜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啊!我随手拉开一个美羊羊花灯上的字谜,谜面是:半价出售(打一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催!”我真的答对喽!妈妈问我:“你怎么知道的啊?”我故作神秘地对妈妈说:“这是个秘密。”说完还冲妈妈做了个鬼脸。妹妹看到我拿到了一个花灯,吞吞吐吐地说:“姐姐,真羡慕你啊!你可不可以……”没等她把话说完,我便脱口而出:“好啦!我也帮你拿一个吧!”我顺手拉开一个灯谜,谜面是:八兄弟赏月(打一字)。我暗自欣喜:这个我会啊,于是大声地说:“是脱嘛!”灯的主人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小朋友,你可真聪明啊!”妹妹高兴地提过花灯说:“姐姐,你真了不起!谢谢你!”我的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回到家,我和妹妹在后院玩花灯,妹妹仍意犹未尽,忽然她兴奋地对我说:“姐姐,我们玩游戏吧!”“你这个机灵鬼,又想到什么游戏啦?”我说。“姐姐,你有几根烟花?”妹妹问道。我说:“你是不是打我烟花的主意?”“我哪敢啊,好姐姐。”妹妹连忙拉着我的手解释。我疑惑地说:“仙女棒15根、彩菊10个。”心里暗自猜测:又打什么鬼主意?妹妹听后兴高采烈地说“我也是,我们就来玩猜灯谜的游戏,来20局,谁输了,就给一个烟花对方,最后,谁的烟花少,谁就输了,妈妈当裁判。”原来是这种小儿科啊,我立刻信心十足地说:“你怎么可能赢我呢?只管放马过来!”开始时我占上风,渐渐地妹妹有了转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20局很快就赛完了,我和妹妹打成了平手,妈妈郑重地宣布:“我决定:加赛一场,加赛是抢答,抢到的人可以选择是自己答还是对方答,答对加十分,答错就算对方赢。请听题:谜面是包拯出门。”我想了想:包拯外号包黑子,包黑子出门,黑加一个出,不就是“黜”吗!我连忙举起了手说:“妈妈……不,裁判大人,我要自己回答,答案是‘黜’。”妈妈看看了我,又看了看妹妹,说道:“我宣布,最后的赢家是—孟恬。”我对妹妹扮了个鬼脸:“我说你比不过我的嘛!”妹妹回了我一个鬼脸:“哼哼!今天算你运气好,下次再来,我不信赢不了你!”妈妈笑着说:“好,我们明年元宵节再举行一次猜谜比赛!”我和妹妹齐声欢呼。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在我的家乡一襄阳过元宵节时,那里分外热闹。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据说:正月十五早在西汉都己经受到了重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加以庆贺新春的延续。在元宵这一天我们要吃元宵,闹元宵,吃元宵,顾名思意就是要吃好吃的,吃汤圆,闹元宵。这个可就有趣多了,什么猜灯谜,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放孔明灯……
古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但在我的老家一襄阳,还没到正月十五,大家都己经忙得不可开交了,什么买孔明灯,买菜,肉,包汤圆,买汤圆……甚至还会有些人三五个组在一起,准备一些节目。
说到包汤圆,吃汤圆,我可得给你们好好说说这汤圆了:汤圆是由糯米制成,里面包着各种各样的谄,有豆沙,黑芝麻,红豆,黑豆……可以蒸,煮,煎,炸,味味都好吃。其实吃汤圆是像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
在元宵节这一天,一大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然后飞奔着带我去超市,一到超市,平日那又大又宽敞的超市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人紧挨着一个人,似乎每人己经无法挪动着脚步,我们左看看,右看看,走到了卖汤圆的专柜前,看着柜子里,放着一排又一排,一行又一行的做好的汤圆,有晶莹剔透的白色,乌黑发亮的黑色,还有五彩滨纷的彩色汤圆。我们又去别处转悠了一会,当我们打算去买汤圆时,走到专柜前,往柜子里一看,一片空白,连一包汤圆也没有了,没办法我们只能去.买面粉自己包了,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
回到家,我洗干净我的小手,妈妈把面给和好了,我揪了一小团,捏了捏,捏成了一个小圆片,放入了馅,再揉来揉去,揉成了一个小球体。我放在盘子里,再来,我捏,我捏,我再捏,就这样我和爸爸妈妈合伙,陆陆续续包得也有五六十个了,准备开煮。
爸爸妈妈在煮汤园,我在院子里与小伙伴们嬉戏,当我路过每一户人家时,都闻到了那汤圆浓郁的香味,透过每家的窗户,我看见家家都是张灯结彩的,有的在包汤园,有的是买的,现在大家己经开煮了。
我回到家,汤圆己经煮好了,我从锅里盛了一大碗,数数足足有10个,我拿起勺子,开动了,“好烫,好烫”看来我又是嘴馋了。
吃完饭了,我们拿出早以买好的孔明灯,准备去诸葛亮广场放飞。
“哇”一到诸葛亮广场我不禁发出如此大的感叹!。
抬头望着天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夜空中,有着一个连一个,连一个连一个的孔明灯,黄的,红的,绿……它们正在慢慢地上升。我看着那一盏盏形色各异的孔明灯,我的眼睛直是目不瑕接,再看下面,简直是人心人海。那么大的一个广场,现在连落脚的地也没有了。
我们也拆开了孔明灯,点上火,我们一家人手拉着手,许着愿,看着孔明灯缓缓上升,直至消失在我们的视线。
我们漫步在广场上,走到前面那里是猜灯谜的,再走到前面那里有表演节目的,我们一会儿去猜猜灯谜,一会儿去看表演节目。
家乡的元宵节真是分外热闹。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儿时是唱着这首歌谣、打着灯笼寻来每年的正月十五的。
盼过十五、盼打灯笼、盼正月十五闹花灯。儿时对正月十五的向往,不亚于对春节的企盼。那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闹花灯情景,令人心驰神往。
单说十五的灯笼,就有十几种,像龙灯、蛇灯、猴灯、飞灯、牛蛋灯、走马灯等等,形状各异,各具特色。在这些灯笼中,数最多的是牛蛋灯,因为这种灯笼制作起来简单,买起来便宜,玩起来痛快。那灯的架子是用刮去内瓤的高粱秆的外皮扎制的,中间圆圆的,两头收口,因为形如牛蛋,故称为牛蛋灯。刚过初五,那些做灯笼生意的人就用大大的竹筐装上上百只这样的灯笼,走街串巷,吆喝叫卖,那时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样的灯。
最华丽的要算走马灯了,灯的架子也是高粱秆扎起来的,只是用的部分不一样。走马灯用的'是高粱秆最上端的细细圆圆的那一段,根据灯的不同部位,截取不同的尺寸。这种灯做起来颇费功夫,且技术含量高。村里的相爷是扎这种灯的高手,他扎出来的灯形如古代的钟楼,古朴典雅。灯扎好之后,相爷还会在灯上做上很多的装饰。比如用颜色艳丽的纸做成各种花朵,装饰在灯笼上。最称奇的是,灯的内芯装有用纸剪成的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灯内的蜡烛点燃,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就会在灯内旋转,看相爷的走马灯,如同观看一场有趣的皮影戏。
正月十五闹花灯,十四就开始了。在我的家乡,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打灯笼叫试灯,就是看看这灯笼有没有问题,为次日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闹花灯做好准备。正月十五的晚上则是正式的闹花灯了,那天晚上,孩子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天刚擦黑,便按捺不住地点起了自己心爱的灯笼,一个个从自己家兴高采烈地走出来,顿时,整个村子星星点点,红火热闹起来。我们这帮孩子,也便在村头疯闹嬉戏,比试谁的灯笼最美。有好事者,常常做出些恶作剧,指着别人的灯笼大呼,灯下有只大蝎子!打灯笼者不知是计,慌忙提灯细看,哪里知道,灯笼歪倒,蜡烛点燃了灯笼。正月里哪来的蝎子?等醒悟过来时,一盏漂亮的灯笼早已化为乌有。
其实,正月十五闹花灯不只仅仅十五那天晚上,正月十六还要熬灯,也就是看看谁的灯笼里的蜡烛还没有燃完,那一夜都要尽情地熬下去。这还不算,这闹花灯的日子大概要持续到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期间,晚上你都会看到一拨接一拨的民间杂耍,有玩旱船的,有玩“猪八戒背媳妇”的,还有踩高跷的。这一拨一拨的人,穿上古装,脸上涂满了颜料。每一拨玩杂耍的,前面总有两个高高挑着灯笼的人,远远地吸引你的视线。等到了近前,他们卖力地表演,总做出几个滑稽动作,逗得看热闹的人前仰后合。他们不图别的,只是图个喜兴。
听老人说,正月十五那天要是下雪了,就会出现好年景。盼望今年家乡的正月十五是个雪打灯的夜晚,风调雨顺,我默默地祝福我的家乡,“雪打花灯好年景”。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