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爽,我们发现了高考作文万能解题思路
原创 见文末 果壳
想必大家已经看过今天上午高考语文的作文题了。在网友争相编段子的同时,有一帮搞心理学的人,已经在抢答作文题了。在抢答作文的过程中,大家发现高考作文的万能解题思路竟然就是——心理学!
让我们看看他们扯了些什么、能拿多少分。
北京卷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Carcosa:
一条信息,看似好写。但难在“一条”,而不是“信息”。
我们接触到最多的信息,是手机上一刻不停地弹出的推送,是热搜上的一个个短语和短句。在网上搜索内容,出现在眼前的,是铺天盖地的软广硬广、低质内容。
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描述的正是这样的感觉:当一个人接收到太多信息,过多的信息反而影响了他正常的理解和决策。更何况现如今,过载的信息大部分经常是无效的。
需要真正以“一条信息”写一篇“记叙文”时,我们的周围,却已经很难再找到一条真正完整、重要的信息。
江苏卷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爱科学的老顾: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去理解,那就是影响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的相似性吸引原则。
虽然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感知到对方的相似性。举例说明,类似,同班同学,因为实际的相似性(年龄、地位、身份)在一起玩,但是慢慢地就会因为感知到的相似性(兴趣、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而发展出小团体。随着不断的磨合,小团体成员的兴趣、信念等会不断趋于相似,不断收获积极回应所带来的感动,如称赞、分享,会更加促进团体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从消极的一面去理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便是“臭味相投便称知己”。
Carcosa:
你每一次选择关注的人和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建构着你的自我。
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会选择阅读那些与自己相近的观点,最终单一的声音在封闭的环境里不断重复,使人就误以为夸张扭曲的表象就是事实的全貌。
如今的社交媒体正在进一步加强回音室效应。大数据算法不断地替我们过滤掉与我们意见相左、兴趣不符的观点,将我们偏好的内容推到眼前。当科技代替人们选择,“你未来的样子”,还能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自我”呢?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阿蓝:
我们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social roles)。
社会角色是一套个人行为模式,这套行为模式是与当前社会规范相联系的。即当我们拥有了某种社会角色以后,我们就被要求按照当前所在文化环境下,这个角色应该如何行动的规范而去行动。
当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我们所拥有的社会角色产生落差的时候,就说明我们没有在当前的社会标准下,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时,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期待,或者突破老旧的社会常规,为自己的社会角色赋予新的意义。
全国III卷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邓潇斐:
我们对自身性格、情感、价值观等等与自身相关的方面统合到一起,将其都归纳到“我”的范畴中,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
简单而言,自我同一性即是我们对“我是谁”的回答。
青少年经常会感到迷茫,比如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填报什么样的志愿,将来考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这种迷茫被称为“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
自我同一性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毕竟认清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因此,一时的挫折不足畏惧,随着我们接触的人与事越来越多,学会以人为镜,终会“为自己画好像”的。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山啾:
有一句俗语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当这些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我们感到压力,以至于出现尴尬、紧张、焦虑等情绪时,就会触发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让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意外对我们造成的威胁,也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否定、合理化、投射、升华。
心理防御机制没有好坏,它们是我们取得心理稳定的手段。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能让我们在面对突然状况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做出调整,以更好的状态来处理问题。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全国新高考Ⅰ卷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阿蓝: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人们的心理距离在物理距离上的表现。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E. Park)将社会距离定义成,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关系之间,亲密度等级的测量。
社会距离描述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都有所偏爱,不同群体之间的人们可能经常联系,但他们不会在心理上感觉“亲密”,在面对面交流时,可能也不会有很近的物理距离。这种“不亲密感”就是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既是客观的,又可以由主观造成。在疫情期间,我们在公共场所保持1米距离,这就是我们主动造成的社会间隔(social distancing)。
在这种情况下,主观造成的社会距离并不代表真正的社会距离,不是人们真的不再亲密了,而是一种更有社会责任感的考量。
作者:Carcosa、爱科学的老顾、阿蓝、邓潇斐、山啾
原标题:《屡试不爽,我们发现了高考作文万能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