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的高考作文字数不够,难倒了阅卷专家,为何最后却得满分?
原标题:他的高考作文字数不够,难倒了阅卷专家,为何最后却得满分?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开启了改变个人命运的大门,无数寒门学子盼望着通过它改变个人命运。如今中国高考已跨入“不惑之年”,与时代同行之余还在国家发展中持续调整和完善。虽然谈不上“一考定终身”,但它却领着亿万学子走进大学之门,从而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近年来,随着高考成绩不断被海外院校所承认,更多学子开始用高考成绩直接申请留学。不管时代如何拓展,它始终佐证着中华民族笃信的“知识改变命运”,始终验证着“天道酬勤”,始终让我们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考,见证着个人成长的同时也见证着时代的进步。
如此重要的一场考试,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博得老师们的眼球,一些人另辟蹊径只为获得青睐。江苏有一位名叫王云飞的考生,高考时用文言文写了一篇作文,只有755字,字数远大于规定和要求。但他后来获得了满分的成绩,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特殊答卷
语文作为高考的第一门科目,对接下来的考试有着重要意义,但学子王云飞却开始了大胆地尝试。他认为自己前面的题目答得不太好,在作文上想要获取高分。自己平时有没有任何的知识积累,靠什么优势?情急之下他想到了用文言文作答,毕竟曾经接受过语言教学培训。
这篇作文王云飞花费40分钟,一共写了755个字。当时阅卷老师看到后十分震惊,并将这种特殊情况进行了上报。经过阅卷组们的商讨,他们请了南京大学的语言学教授阅卷。言语之间教授对王云飞的能力进行了肯定,表示这其中还有30多个自己不认识的字义,能力不凡。
在了解了大概意思后,阅卷老师认为王云飞的作文没有跑题,也没有任何不妥之处,随即为其打上了满分的成绩。这一次批阅可谓花费了巨大功夫,但高考必须认真给出孩子最真实的评定。后来成绩公布后,这篇作文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引起了众多网友们的热议。
文采突出
因为引起的热度较大,许多媒体先后对王云飞进行了采访,他表示能够获得满分是自己意外之外的事情。诸位在羡慕的同时,也应该佩服他的魄力。如此重要的一个场合,他却能做出这样异于常人的决定,你很难想象他当时内心在思考着什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能够有这样的实力,这和他个人的长时间积累有着很大关系。当时初中的时候父母为他报名了古文培训班,这让他养成了喜欢阅读官方史书的习惯。比如《资治通鉴》、《宋史》等等,阅历虽然不丰富,但文言文绝对是突出的强项。
高考毕业后,王云飞顺利来到了双一流院校——东南大学。在导师的推荐下,他填报了语言学专业。即便后来北京大学得知这个消息,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王云飞认为东南大学最先认可的自己,当然不能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品史君说
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主战场呈现。但如果考入一所好的院校,接下来的人生会轻松很多,自己为何不选择去尝试?
其次希望诸位在学习之余,也要多参加各种生活实践。只有真切感受到生活和大自然,才能把自己的写作能力发挥出来,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