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比喻洁身自好句子精选70条

531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近朱者赤比喻洁身自好句子精选70条

中考文言文《爱莲说》复习要点

【第1句】: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可爱者甚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仅。自李唐来:从,自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沾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香远益清:副词,更亭亭净植:树立。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当然。

【第2句】:理解背诵:

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第3句】:回答问题:

【第1句】: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第2句】: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第3句】: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4句】: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第5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第6句】: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第7句】: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第4句】: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5句】: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6句】:开放性试题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考赵普文言文复习要点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勉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处理决断很快。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比。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举荐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醒悟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注释:

习:熟悉。

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

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竟日:整天。

临政:处理政务。

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

发:打开。

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全书共二十篇。

性深沉:性情沉着。

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忌克: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刻"。

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明日:第二日。

碎裂奏牍掷地: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奏牍,臣子向皇帝奏事的文书,这里指赵普"荐某人为某官"的奏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普颜色不变:赵普脸色没有改变。意思是说,赵普并没有因太祖发怒而面露惶恐、惊惧的神色。颜色,脸色

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中考语文文言文《爱莲说》专项复习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_____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下面注释:

【第1句】: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第2句】: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第3句】: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第4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第5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第6句】: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第7句】: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第8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第9句】:金经:指佛经。

【第10句】: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第11句】:案牍():官府的公文。

【第12句】: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第13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第14句】: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15句】: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第16句】:蕃():多。

【第17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第18句】:染:沾染(污秽)。

【第19句】: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第20句】: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第21句】: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第22句】: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第23句】:焉:助词。

【第24句】: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第25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第26句】: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第27句】: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第28句】: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第29句】: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第30句】: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文后练习:

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第1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2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第1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第2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第3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4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5句】: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附加练习

【第1句】: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回应__________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第3句】: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

爱莲说文言文复习

  爱莲说文言文复习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_____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下面注释:

【第1句】: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第2句】: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第3句】: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第4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第5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第6句】: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第7句】: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第8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第9句】:金经:指佛经。

【第10句】: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第11句】:案牍():官府的公文。

【第12句】: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第13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第14句】: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