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迷茫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书中三句话)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百年孤独读后感(迷茫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书中三句话)

《百年孤独》这本书太有名了,但很多人只听过名字,没看过全书。

其实,现在你能看到的很多文章里的,给人的心灵温柔一击的句子,很多都来自这本《百年孤独》。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书中,震撼人心,传唱度也非常高的三句话。

读完了,或许你会感到心灵的澄净。

  1,人类是孤独的,无论他的身份地位、幸福与否,人,总会有孤独的时候。

在Z乎上有一个浏览量过亿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中年男人,下班回家后,要在小区的停车场里坐几分钟,才上楼进家门?”

下面最高赞的回答是这么说的:

“因为一天当中,只有这个时候,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

在这个浮躁而复杂的时代,享受孤独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清晨闹钟一响,一睁眼,就要立刻洗漱穿衣,奔赴职场,解决各种各样的麻烦事;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时间,还不一定能准时下班,

来自客户、同事、上司、老板的压力,让你疲于奔命,

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去回复邮件、解决问题、收拾烂摊子;

终于可以下班了,想到家人孩子在家等你,或许心中会有一些安慰;

但大多数家庭,并非总是相安无事的避风港。

有时候,孩子会不听话,伴侣会不理解。

原本应该温馨放松的家庭,却成了你不愿回去的地方;

到了家里,可能工作上的事情,又通过DD等工具,无孔不入地侵蚀着你原本应该放松的下班时间……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从公司,到家里这之间的几分钟,你才有理由、理直气壮的享受孤独:

谁的电话都可以不接,谁的信息都可以不回。

都知道,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合作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我们的本能,应该反感孤独、渴望连接;

但在这个通讯过于便利、人和人之间已经打破了时空边界的年代——孤独,却成了一道奢侈品。

  2,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很多讲述亲情的自媒体文章,都特别喜欢引用这句话。

作家毕淑敏也写过类似催人泪下的句子:

“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后,人生只剩归途。”

而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这句话,击中了多少思念父母的孩子的心啊。

很多人,读到这里,看一次,哭一次。

这个世界上,只有爸爸妈妈能给你最无私的爱。

他们的爱,超脱了理性、感性、客观等等一切范畴。

他们爱你,不讲任何道理。

曾经看过一个小短片,至今想到都会鼻酸:

一位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失去了脑海中绝大部分的记忆。

有一天他不小心走丢了,家人百寻不见,正在着急,邻居把老人送回来了。

老人走近了,他的儿子发现:

老父亲手里捏着一沓学生用的练习册和草稿纸,而且还是脏的,像是从回收站捡的。

儿子又急又怒,高声责怪道:“爸!你又我给添乱!你跑出去弄这破玩意干什么!”

老父亲低声诺诺道:

“你不是一直没有本子做练习题吗,咱家困难,没钱买,我就去求回收站的大姐让她给了一些干净的……”

儿子这才意识到,原来,父亲的回忆,突然回到了十几年前,家里很窘迫那个时候,他没本子做习题,他很是委屈,但也没说。

原来,父亲什么都记得,什么都看在眼里,只是当时的他,已经用尽力气去挣钱,并非不关心儿子,不在乎儿子的学习。

这就是父母:

ta可能会忘记世界,忘记自己,但绝不会忘记爱你。

  3,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了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知识,都很熟悉“童年阴影”这个词。

每当自己身上有什么性格特点时,都会带上一句“我从小就这样,因为我经历过某某事情,所以我有了这样的性格”。

以前小编也很认同这个观点,觉得一个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的遭遇,足以影响一个人在成年后的性格。

但有一个人,改变了我的看法。

小编高中时候有个闺蜜,她父母关系很差,终日吵架打架,

父亲游手好闲没有固定的工作,母亲在她9岁那年离家出走,一年只寄几千元给家里,除此之外对她不闻不问。

而她自己身体患有先天性的疾病,从十几岁开始,就得每天吃药才能维持健康。

如果按照“童年阴影”理论,我相信没有人比她更值得有阴影。

父母、病痛、贫穷……她都 快把一个人的能有的阴影都占全了吧。

但是,她是我见过的,最积极乐观的一个人。

我问她:“难道你都不恨吗?你不恨命运为什么这么对你吗?”

她笑笑说:

“为什么要恨呢?

我出生在这个家庭,不是我能选择的。

我身上的病,是先天的,也不是我的错。

可能就是我运气不好,所以我经历了这一切。

但我觉得没关系啊,我现在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管过去怎样,至少,未来几十年的命运,由我来决定。”

这也是《百年孤独》想要传达的积极意义:

人的出身家庭,是自己不能选择的;

过去发生的事情,也无法再改变;

但我们能把握的,是当下,是未来。

《百年孤独》,传世经典

在这个繁华而浮躁的年代,像《百年孤独》这样的书,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很多你平时觉得困惑,想不通的问题,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书籍的畅销榜上,多少书,来来去去的不长久;

而《百年孤独》,出版至今,畅销5000万册,根本没有停下来的势头。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所谓的潮流来来去去,只有经典的书籍才能给人真正的滋润和慰藉。

这本书影响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说:

“我从来不知道书还能这么写。”

作家余华也直言:“这本书我读了三遍,真的是天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