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起源(探寻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起源(探寻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纳入教科书相当悠久的课文。目前它收入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之中。

有意思的是,与《富饶的西沙群岛》犹如兄弟情深不可分离的另一篇课文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它们基本上是排在一起,似乎须臾不能离开。

这两篇课文也有一个诡异的相似点,就是在现行的教科书里,它们都没有署明作者。

一般研究性的文章,都认为这类课文是“教材体”文章,认为它们出自教材编写者之手。

其实,即使这样的文章,被认为属于教材编写者撰写的课文,也必然有所遵从与依恃。

教材编写者不可能独创地撰写出这样的课文,它们必然是在既有的素材之上,进行加工、删改、修整才成型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在网络上搜索一下,会标出一个叫“褚娇娜”的作者,但这种认定,没有任何的正规媒体予以确认。

同样,《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作者,在网络上也能找到一个神秘莫测的作者:董秋玲。但同样没有任何关于这名作者的资料。

在现行的统编本教科书里,也没有具体地在这两篇课文中署上作者名。

笔者经过一番爬梳,终于找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原来素材出自于何处。如果把这一谜底揭示出来,相信很多读者要大跌眼镜。等日后有合适的机缘,我们来看一看《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神奇的诞生路径。

同样,《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在现行的教科书里注明的是“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6册》”。

这里提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6册,出版于1961年。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最早出现时间,应该在1961年。

我们要找寻这篇课文的最早来历,必须在1961年之前的出版物里寻找。

笔者用“西沙群岛”这一主题词,在1961年之前的图书、期刊、报纸上进行了拉网式寻找,总算有所收获,找到了课文的部分出处。

这篇文章名叫《“珊瑚岛”观感》,刊登在《中国电影杂志》 1958 年第12期,作者署名为:方杰。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影评,评述的是1958年公映的纪录片《珊瑚岛》。

我们将文章的开头部分,先转抄如下:

——小时候, 我们从教科书里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是这样一个辽阔广大的国家:在离开大陆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汪洋大海里面,有许多的大的小的岛屿,那些岛屿中间有一个西沙群岛,它和其它群岛一样,是多么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啊!我们从小时候起就多么想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啊!然而只有到了现在,我们居住在大陆上的人们, 才从银幕上真正看到了它;这些在地理上和我们那样辽远,然而在银幕上对我们却又是这样的接近的群岛啊,它是那样风光美好,气象万千!

感谢电影的编导和摄影师同志们,在“珊瑚岛”这部影片里给了我们异常丰富的东西,然而却不仅是地理知识上的满足,也不单单是美好景物的欣赏;而更重耍的是,通过银幕上展现出来的在群岛和海洋上人们的劳动和斗争的场景,给了我们一次有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劳动英雄主义教育。

编导张加毅同志,在刚完成了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移山填海”之后, 又拍摄了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珊瑚岛”,实在是应该给以称赞的。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出现在今年纪录片丰盛的花坛里一朵别有风采的鲜花。

碧蓝碧蓝的海浪,缓缓的冲涌而来;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海面,海水被分成深蓝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层层的交错着,五光十色,丽艳夺目。 在这里,船出动了,船上载着一群键壮、活泼的人向西沙群岛前进。影片便是以这种抒情的、引人入胜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群岛的风光。 而作者的匠心还在于他把几个岛上的不同特点,用简洁的手法,在不多的镜头里向我们展现出来。这里有群鸟棲居的东岛;有鸟粪成山的石岛;有草木不生的螺岛;有树木丛生的吴德岛。

影片里的这些画面,都非常新鲜动人。但是影片的成功之处还不在这里,不在于它所展现的风景。和某些多半只侧重于一些客观景物的介绍和猎奇的所谓风景片根本不同,这部影片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只把优美的风景拍下来,同时对于这个海岛作一些猎奇式的反映,尽管这样做,在这部影片里也并不是没有可为。 但是,这样做,不可避免的会减低影片的思想意义, 犹如我们所拍的西湖风光一类的风景片,十年以前也照样可以拍得差不多同样地美的。——

其中“碧蓝碧蓝的海浪,缓缓的冲涌而来;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海面,海水被分成深蓝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层层的交错着,五光十色,丽艳夺目”,我们是不是很眼熟?

这一段内容,就出现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我们比较一下:

影评内容:碧蓝碧蓝的海浪,缓缓的冲涌而来;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海面,海水被分成深蓝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层层的交错着,五光十色,丽艳夺目。

1961年版课文内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深蓝色,淡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八十年代版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呈现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1995年版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2001版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删掉上版的“绿的”)。

统编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完全同上版)。

从课本的演变流程看,虽然在语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最原始的出处,仍是影评里的句式。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富饶的西沙群岛》的部分语句,早在1958年的影评里就已经出现。

这个影评里的句子,是否就是影评作者的原创,我们也无从知晓,或许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影评作者引用了一篇据以改编成《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原始文章。毕竟,影评里的其它部分,并没有涉及到《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的描写内容。

那么,在纪录片《珊瑚岛》里是否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原始素材?

目前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纪录片《珊瑚岛》的视频,这是一部近一个小时的黑白纪录片,它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因为拍摄片厂的特殊身份,所以片中表现的人物,多是退役军人出身,展现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建设西沙的身影与风貌。

纪录片采取了一种时间与地理进程,顺序地交待了从海南出发,前往西沙群岛,逐一走访西沙的几个岛屿,内容多是反映西沙的建设者,如何从事捕捞生产,海洋生物的意义,多着重于它们的经济意义,而很少反映它们的自然生活规律。整个纪录片,强调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的是人们在西沙生产的高昂激情,而西沙群岛的生物,不过是人类生产捕捞中的一种产品。

纪录片《珊瑚岛》的撰稿是陆柱国,他是著名的电影编剧,其参与编剧的电影《上甘岭》、《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均可称作红色经典的佼佼者。

纪录片《珊瑚岛》中的基调,显然与《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刻画出的一个悠然自得的海上世外桃源迥然不同。可以看出,纪录片《珊瑚岛》里的主体内容,不是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源头。

但在纪录片里提到了西沙的劳动者们在海上捕鱼时,捉到了一种气鼓鱼,戏耍了这种一生气就要鼓起来的颇为罕见的鱼种,而这种鱼类,在通常的介绍西沙群岛的知识性文章中,却几乎看不到有所提及。

但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里,却对这种鱼加以绘声绘色的描写。我们看看1961年版本里的描写:

“有一种气鼓鱼,身上长满刺儿,眼睛圆溜溜的,有时鼓起气来,象皮球一样圆。”

从这个角度看,《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的描写,又与纪录片《珊瑚岛》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交集。

因此,从目前我们初步的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原始素材的探访过程中,可以说隐约地触摸到了这篇课文的最早原始模本的蛛丝马迹。

我们大致可以确认,《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定有它的原作所本,只是我们现在的资料有限,而无从查找到这个原本所在。但这个原本的部分内容,被揉入到《“珊瑚岛”观感》这篇影评中,使我们感受到《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真正作者几乎就要呼之欲出了。

其实,一篇文章广泛传播,必然要对作者产生关注,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构思立意,也必须还原作者的创作动机与情境。

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很不好的传统,就是在那里声情并茂地解析课文,但对作者一无所知。现在的统编本里已经较以前有重大改观,尽量将编入课本的文章,都注明了作者,即使找不到作者的,也标明最初刊发课文的教科书版次,这是一个进步。但对课文的出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留下了许多盲点。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课文的来龙去脉进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访,是一个语文研究者不可推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