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词句式 急求的特殊句式和字词解析

1166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荆轲刺秦王词句式 急求的特殊句式和字词解析

【第1句】:急求<荆轲刺秦王>的特殊句式和字词解析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②,尽收其地,进兵北略③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④曰:“秦兵旦暮渡易水⑤,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⑦。

夫今樊将军⑧,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⑨。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⑩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⑾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⑿!”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⒀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⒁。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⒂!”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⒃见臣。臣左手把⒄其袖,而右手揕⒅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 注释: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②〔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③〔略〕掠夺,夺取。 ④〔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卿,对人的敬称。 ⑤〔旦暮渡易水〕很快就要渡过易水了。

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

谒,请。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⑧〔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wū)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⑨〔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邑,封地。

⑩〔督亢〕现在河北省涿州东南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⑾〔说〕同“悦”,喜欢,高兴。

⑿〔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

⒀〔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 ⒁〔戮没〕杀戮和没收。

重要的杀,其他的没收入官为奴婢。 ⒂〔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顾,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 ⒃〔善〕副词,好好地。

⒄〔把〕握,抓住。 ⒅〔揕(zhèn)〕刺。

而燕国见陵之耻①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②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③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④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⑥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⑦。以试人,血濡缕⑧,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⑨。

乃令秦武阳为副⑩。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⑾,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⑿,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⒀!今提一匕首入不测⒁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⒂!”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⒃。

高渐离⒄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⒅,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⒆,士皆瞋目⒇,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1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2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24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25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26,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27。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28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29 。”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注释: ①〔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

见,被。陵,侵犯、欺侮。

②〔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这是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③〔拊(fǔ)心〕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④〔盛〕念chéng。 ⑤〔函封之〕用匣子装起来。

函,匣子。之,代樊於期的头。

⑥〔徐夫人〕姓徐,名夫人。 ⑦〔以药淬(cuì)之〕把毒药在淬火时浸入匕首上。

淬,把烧红了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⑧〔濡(rú)缕〕沾湿衣缕。

濡,浸渍、沾湿。 ⑨〔忤(wǔ)视〕正眼看。

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⑩〔为副〕作助手。 ⑾〔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⑿〔迟之〕嫌荆轲动身晚了。迟,作动词。

⒀〔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同“返”。

竖子,对人的蔑称。 ⒁〔不测〕难以预料,不可知。

⒂〔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表示客气,无义。

⒃〔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⒄〔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

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

【第2句】:荆轲刺秦王字词积累

本课词语解释库 荆轲:战国末期刺客。

卫国人,游历燕国,燕人称为荆卿。后为燕太子丹尊为上卿。

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

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略:侵略,侵占。

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长侍:长久侍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无。

谒,请求。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 近秦王。

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wū)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购,悬赏;邑,封地。 督亢:现在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说:通“悦”,喜悦。 穷:窘迫,走投无路。

深:这里指刻毒的意思。 戮没:杀戮和没收。

有的杀戮,有的没收入宫为奴婢。 太息:叹息,叹气。

流涕:流泪。 顾:只。

把:握,抓住。 揕(zhèn):刺。

见:被。 陵:通“凌”,凌辱。

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这是形容激动愤怒的样 子。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拊(fǔ)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盛(chéng):装。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

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淬(cuì):通“焠”,金属器械烧热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

忤(wǔ)视:正眼看。忤,逆,迎。

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为副:作副手,作助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顷之:不久。

迟之:以之为迟,认为荆轲动身晚了。迟,用如动词。

改悔:改变主意,后悔。 日以尽矣:已经没有时间了。

日,指时间。以,通“已”。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小子。 请辞决矣:我就告辞了。

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定语后置。

皆白衣冠以送之: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帽子来送他(荆轲)。衣、冠,名词用如动词。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的一种 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左右侍奉。

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为变徵(zhǐ)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变徵是角、徵音之间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振怖:惧怕。振,通“震”。

比:并、齐。 给贡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

给,供。 秦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

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听大王的吩咐。

唯,“希望”的意思。 陛(bì)下:殿前的台阶。

谢:谢罪、道歉。 少假借之:稍微原谅他些。

假借,宽容。 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发图:打开地图。 图穷而匕首见:地图打开到尽头,匕首就显露出来。

见,通“现”。 自引而起,绝袖: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

引,伸、挣。 操其室:握住剑鞘。

室,指剑鞘。 剑坚:剑插得很紧。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尺兵:指一点点兵器。 郎中:宫廷的侍卫。

陈(zhèn):通“阵”,排列为阵,列阵。 提(dǐ):掷击。

股:大腿。 废:残废,伤残倒地。

引:举起。 被八创(chuāng):(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被,受。创,伤。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 语法修辞库 【第1句】:古字通假 【第1句】:说—悦 【第2句】:陵—凌 【第3句】:淬—焠 【第4句】:以—已 【第5句】:反—返 【第6句】:决—诀 【第7句】:振—震 【第8句】:奉—捧 【第9句】:见—现 【第10句】:还—环 【第11句】:陈—阵 【第12句】:卒—猝 【第2句】:古今异义 【第1句】:微 【第2句】:谒 【第3句】:购 【第4句】:诚 【第5句】:穷 【第6句】:遇 【第7句】:祖 【第8句】:币 【第9句】:遗(wèi) 【第10句】:假借 【第11句】:发 【第12句】:兵 【第13句】:提(dǐ) 【第3句】:一词多义 【第1句】:兵 【第2句】:私 【第3句】:穷 【第4句】:为 【第5句】:发 【第6句】:就 【第7句】:引 【第8句】:见 【第9句】:意 【第10句】:使 【第11句】:还 【第12句】:陈 【第13句】:顾 【第14句】:提 【第4句】:词类活用 【第1句】:名词用作动词 【第2句】:名词作状语【第3句】:意动用法 【第4句】:使动用法 【第5句】:句式变换 【第1句】:定语后置 【第2句】:状语后置 【第3句】:状语后置 【第4句】:被动句 【第5句】:省略句。

【第3句】:荆轲刺秦王重点句子

【第1句】: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难道可以做到吗?

【第2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

微:假如没有

【第3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忠厚之人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第4句】: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第5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

【第6句】: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他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在朝廷上行了礼后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

【第7句】: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第8句】: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

【第9句】: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第10句】: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第11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划线句为宾语前置句)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微:假如没有;斯:这样,这种。

【第12句】: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必:一定;说:同“悦”,喜欢,高兴。

【第13句】: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读wèi,赠送。

【第4句】:荆轲刺秦王名言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出处】:《荆轲刺秦王》出自两汉的刘向编制的《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第5句】:急求<荆轲刺秦王>的特殊句式和字词解析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②,尽收其地,进兵北略③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④曰:“秦兵旦暮渡易水⑤,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⑦。

夫今樊将军⑧,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⑨。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⑩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⑾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⑿!”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⒀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⒁。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⒂!”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⒃见臣。臣左手把⒄其袖,而右手揕⒅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 注释: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②〔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③〔略〕掠夺,夺取。 ④〔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卿,对人的敬称。 ⑤〔旦暮渡易水〕很快就要渡过易水了。

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

谒,请。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⑧〔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wū)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⑨〔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邑,封地。

⑩〔督亢〕现在河北省涿州东南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⑾〔说〕同“悦”,喜欢,高兴。

⑿〔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

⒀〔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 ⒁〔戮没〕杀戮和没收。

重要的杀,其他的没收入官为奴婢。 ⒂〔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顾,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 ⒃〔善〕副词,好好地。

⒄〔把〕握,抓住。 ⒅〔揕(zhèn)〕刺。

而燕国见陵之耻①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②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③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④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⑥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⑦。以试人,血濡缕⑧,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⑨。

乃令秦武阳为副⑩。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⑾,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⑿,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⒀!今提一匕首入不测⒁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⒂!”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⒃。

高渐离⒄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⒅,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⒆,士皆瞋目⒇,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1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2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24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25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26,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27。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28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29 。”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注释: ①〔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

见,被。陵,侵犯、欺侮。

②〔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这是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③〔拊(fǔ)心〕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④〔盛〕念chéng。 ⑤〔函封之〕用匣子装起来。

函,匣子。之,代樊於期的头。

⑥〔徐夫人〕姓徐,名夫人。 ⑦〔以药淬(cuì)之〕把毒药在淬火时浸入匕首上。

淬,把烧红了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⑧〔濡(rú)缕〕沾湿衣缕。

濡,浸渍、沾湿。 ⑨〔忤(wǔ)视〕正眼看。

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⑩〔为副〕作助手。 ⑾〔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⑿〔迟之〕嫌荆轲动身晚了。迟,作动词。

⒀〔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同“返”。

竖子,对人的蔑称。 ⒁〔不测〕难以预料,不可知。

⒂〔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表示客气,无义。

⒃〔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⒄〔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

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被杀。 ⒅〔为变徵(zhǐ)之声〕发出变徵。

【第6句】:荆轲刺秦王文言句式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第7句】:荆轲刺秦王的词法句法

【第1句】:事所以不【第2句】:成者,【第3句】:乃欲以生劫之,【第4句】: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判断句。注意“所以……者,乃……也”,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第5句】:箕踞以骂曰 “以”的用法同【第6句】:“而【第7句】:”

【第8句】:卒惶急无以击轲 “以”,【第9句】:连词,【第10句】:表目的。

【第11句】:以故荆轲逐秦王 “以”,【第12句】:介词,【第13句】:意“因为”。

【第14句】:秦王惊,【第15句】:自引而【第16句】:起,【第17句】:绝袖。“绝”,【第18句】:使动用法,【第19句】:“使……断了”。

【第20句】:秦武断阳色变振恐,【第21句】:群臣怪之 “怪”,【第22句】:意动用法,【第23句】:“对……感到奇怪”。

【第24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第25句】:函封之 “函”,【第26句】:名【第27句】:词作状语,【第28句】:“用盒子”。

【第29句】: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第30句】:取之百金 “取之百金”应为“以百金取之”,【第31句】:状语后置。

【第32句】:顷之未发,【第33句】:太子迟之 “迟”,【第34句】:意动用法,【第35句】:“认为……迟了”。

【第36句】:其人居远未来 “远”,【第37句】:形容词作名【第38句】:词,【第39句】:“很远的地方”。

【第40句】:日以尽矣 “日”,【第41句】:通假字,【第42句】:通“而【第43句】:”。

【第44句】:而【第45句】:秦武断阳奉地图匣,【第46句】:以次进 “以”,【第47句】:“按照”意。

【第48句】:至陛下,【第49句】: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第50句】:应为“台阶”意,【第51句】:不【第52句】:同【第53句】:于后来对皇帝的称呼。

【第54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第55句】:译为“太子和知道内情的宾客们”。

【第56句】:皆白衣冠以送之 “衣冠”,【第57句】:名【第58句】:词作动词,【第59句】:“穿衣戴帽”。

【第8句】:《荆轲刺秦王》中的重点句子及句子翻译

【第1句】: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解释】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第2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意思】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第3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意思】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第4句】: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意思】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第5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意思】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

【第6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意思】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

【第7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意思】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第8句】: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意思】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第9句】: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意思】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第10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意思】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第9句】: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成语、名句有哪些

《荆轲刺秦王》

相关成语共有以下几个:

【第1句】:图穷匕见 [ tú qióng bǐ xiàn ]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第2句】:悲歌击筑 [ bēi gē jī zhù ]

【释义】: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第3句】:切齿拊心 [ qiè chǐ fǔ xīn ]

【释义】: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第4句】: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第5句】:变徵之声 [ biàn zhǐ zhī shēng]

【释义】: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出处】:出自《战国策·燕策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名句只有以下】:

【第1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出处】:《荆轲刺秦王》出自两汉的刘向编制的《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赏析】:本文记述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荆轲】: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