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短句五篇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字词解释: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试题:
(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2).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3).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前赤壁赋》写的都是月下泛舟时的所见与所感,抛开文体的因素,你更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阐释。(10分)
答案:
(1)D(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两点4分,一点2分。)
(3)明确喜欢哪一部作品,简要说明原因,联系相关的诗句,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具体阐释。
念奴娇·过洞庭创作背景: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撤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但这寂寥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当职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举杯畅饮.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其气势之恢宏,让人心胸登时为之开朗。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以并读。
此词别本题作“过洞庭”,此词为月夜泛舟洞庭,写景抒情之作.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肝胆皆冰雪”可谓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结尾几句以西江北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有人说本词相当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真知灼见.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处世态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王闿运极力推崇此词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湘绮楼词选》).全词将清奇壮美的景色,与词人的主体人格相一致,达到一种宠辱皆忘,物我浑然不分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个人资料: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③经年④,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⑤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⑥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选自《张孝祥词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写词人的高洁品质和豪迈气概。
②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
③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④经年:年复一年,几年。 ⑤萧骚:萧条稀少。 ⑥尽挹:舀尽。
(1)“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处”有怎样的内涵?联系上阕,简要分析。(4分)
(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2分)②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物我合一。(2分)
(2)①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2分)②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手法如“夸张”等,言之成理即可)
二:
【第1句】: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5分)
【第2句】: 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6分)
试题答案:
【第1句】: (5分)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2分)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3分)
【第2句】: (6分) 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2分)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2分)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2分)
(4)月下的洞庭湖,妙不可言,请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其“妙处”。
(5)下阕第【第6句】:七中“挹”“斟”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有关句子简要分析。
(6)请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4)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
(5)“挹”,表现词人豪迈的气派,要舀尽长江水为酒,开怀畅饮;“斟”,表现词人从容的气度,把北斗星当作酒杯,细斟慢酌。
(6)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7)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 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 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 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8)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案:①扩大词句的内涵。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两点4分,一点2分。)
三:
【第1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3分)
【第2句】:“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中的“冰雪”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第1句】:(3分)情景交融。词人描写了广阔的湖面、澄澈的湖水、素洁的月光,营造了幽谧、廖阔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悠热自在的心情和坦荡旷达的胸襟。
【第2句】:(2分)比喻,他的肝胆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表达了他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四:
(1)“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历来为人称绝。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这三句词想象奇崛。词人欲舀尽西江水,慢慢倒入北斗这个酒勺中,来招待天地万物。词句于奇崛的想象之语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
(2)表达了词人不同流合污、独守高尚节操的决心和宠辱皆忘、纵情山水的悠然、愉悦的`心情。
参考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赏析】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词人被谗言中伤,朝廷将其削职。词人从广西北上,回归故里,途径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此时临近中秋,月夜泛舟洞庭,张孝祥词兴勃发,作此词以明志。词中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忠贞的气节和豪迈的气概。这首词是借景抒情、以景喻人的杰作,历来为人称颂。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之景,景中寓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但词人并不是纯客观的写景状物,而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在这广阔的、洁净如玉的湖面上,词人驾一叶扁舟,如游仙境,妙不可言,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那上下空明,“表里俱澄澈”的坦荡景象,是词人光明磊落、胸无纤尘的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下片着重抒情,抒写人世沧桑之感,意气激昂,气魄更加豪迈。开头五句是作者人生经历和感受的高度浓缩。词人在“岭海”(五岭以外的地区)任职多年,不管别人如何评说,但“孤光自照”,自己无愧于心,对得起朝廷和苍生。“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自己襟怀坦白,忠于朝廷,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短发萧骚襟袖冷”,从字面上看似乎略显凄凉——自己头发稀疏,不耐风寒;但实则是对前三句的补充,表明自己任职多年,恪尽职守,夙夜忧勤,用的是侧面衬托的笔法。“稳泛沧浪空阔”,表明词人孤高傲世的心态——尽管自己对朝廷披肝沥胆,却仍然被奸佞的谗言所中伤,身处这种逆境,自己不改初衷,仍稳稳地泛舟在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此句一语双关,既是眼前泛舟之景,又暗喻词人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风浪安之若素的态度,表现了表现了宽广的志士胸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后五句词人用丰富而雄阔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志士的胸怀和英雄的气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想象奇特,气魄宏大——词人要舀尽长江的水为酒,把呈勺子形的北斗七星当作酒杯,邀请天地万物为宾客来和他一起细斟慢酌。身陷逆境而豪情万丈,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这三句不仅表现词人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更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了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结尾两句,词人意兴达到极致,情不自禁地叩击船舷,对天狂啸,忘记了今晚是什么时辰。此时的词人,仿佛与浩瀚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宠辱皆忘,物我难分,格调之昂扬,境界之高远,令人击节赞叹。
宋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张孝祥是豪放中的重要一翼。他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念奴娇·过洞庭》,飘飘有凌云之气,笔势雄奇,清奇壮美,大气磅礴,是张孝祥豪放之词的扛鼎之作。
《念奴娇过洞庭》全词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被贬职,从桂林北归,途中经过洞庭湖。
②岭海:即岭南。
③萧骚:萧条稀少。
④挹:舀。
⑤斟:往杯子或碗里倒。
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风色”二字值得注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玉界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界”又作“鉴”,玉界也好,玉鉴也好,美玉般的琼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惬意,这是一;点出了过洞庭的方式,进一层紧扣题目,这是二。
紧承“更无一点风色”,从秋月写到秋水。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的显示了诗人的才华。“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杜甫诗有“心迹喜双清”,行迹是表、心灵是里,“心迹喜双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表里俱澄澈”则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中国文史馆馆长袁行霈认为,“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可以集成一副对联,而且给人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此言良是。
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写出了屈子自己内美与外美的`统一。张孝祥则进一步写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澄澈的相会与相合。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会合,这一会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因此诗人用“怡然心会,妙处难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的引出了下阕。上阕写景,下阕则从回顾岭表一年写起,抒发感情。
岭表指五岭之外,即今之广西一带。《宋史》本传载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径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应”,因也,杜甫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说名难道以文章而著,官因老病而休。此处的“应”语气相当肯定。诗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矣。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张孝祥用了“孤光”这一典故源于此。“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点是洁白晶莹,南朝诗人江总有“净心抱冰雪”之句,所以“肝胆皆冰雪”之句,唐王昌龄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句,所以“肝胆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是从岭表经年回复到当下,“襟袖”则是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尽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今我正泛舟于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上,不就是证明凡此种种,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景德传灯录》卷八记马祖语曰:“侍女一口挹尽西江水”,此处界禅宗话语,表明自己的心胸开阔。北斗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星座,像舀酒的长把勺,《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而屈原《九歌·东君》则反其意而用之,“援北斗兮酌桂浆”。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一个被谗免官的人,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受苏轼《念奴娇·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影像,张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从空间上说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小;从时间上说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稳泛;从心理上说是由知到不知,通过对照,说明诗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
此词意象鲜明,意境深邃,结构严谨,想象瑰丽,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舒云卷”,是首表现浩然正气的绝妙好词。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赏析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字词解释: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试题:
(1)“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处”有怎样的内涵?联系上阕,简要分析。(4分)
(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①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2分)②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物我合一。(2分)
(2)①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2分)②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手法如“夸张”等,言之成理即可)
念奴娇·过洞庭创作背景: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风色”二字值得注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玉界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界”又作“鉴”,玉界也好,玉鉴也好,美玉般的琼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惬意,这是一;点出了过洞庭的方式,进一层紧扣题目,这是二。
紧承“更无一点风色”,从秋月写到秋水。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的显示了诗人的才华。“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杜甫诗有“心迹喜双清”,行迹是表、心灵是里,“心迹喜双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表里俱澄澈”则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中国文史馆馆长袁行霈认为,“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可以集成一副对联,而且给人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此言良是。
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写出了屈子自己内美与外美的统一。张孝祥则进一步写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澄澈的相会与相合。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会合,这一会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因此诗人用“怡然心会,妙处难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的引出了下阕。上阕写景,下阕则从回顾岭表一年写起,抒发感情。
岭表指五岭之外,即今之广西一带。《宋史》本传载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径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应”,因也,杜甫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说名难道以文章而著,官因老病而休。此处的“应”语气相当肯定。诗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矣。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张孝祥用了“孤光”这一典故源于此。“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点是洁白晶莹,南朝诗人江总有“净心抱冰雪”之句,所以“肝胆皆冰雪”之句,唐王昌龄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句,所以“肝胆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是从岭表经年回复到当下,“襟袖”则是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尽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今我正泛舟于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上,不就是证明凡此种种,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景德传灯录》卷八记马祖语曰:“侍女一口挹尽西江水”,此处界禅宗话语,表明自己的心胸开阔。北斗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星座,像舀酒的长把勺,《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而屈原《九歌·东君》则反其意而用之,“援北斗兮酌桂浆”。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一个被谗免官的人,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受苏轼《念奴娇·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影像,张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从空间上说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小;从时间上说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稳泛;从心理上说是由知到不知,通过对照,说明诗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
此词意象鲜明,意境深邃,结构严谨,想象瑰丽,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舒云卷”,是首表现浩然正气的绝妙好词。
个人资料: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四川简州(今四川简阳)人,后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