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九死”的诗句
为您整理了49句带“九死”的诗句,其中“九死”开头的诗句20句,“九死”结尾的诗句11句,“九死”在中间的诗句18句,供您参考。
“九死”开头的诗句【第1句】:涡濆大如屋,九死争船头。——出自范成大《峡州至喜亭》
【第2句】: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出自吴则礼《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第3句】: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几日更多营。——出自赵庚夫《鬓髭》
【第4句】:九死不能悔,百炬未失真。——出自冯时行《和杨拱辰见惠》
【第5句】:一悉妙义想冰释,九死余生非石顽。——出自贺铸《留别王闲叟》
【第6句】:一朝泣风树,九死存馀焄。——出自宋庠《余卧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见存访且寻先子之旧钦承》
【第7句】:九死穷荒一病翁,晓来犹怯北窗风。——出自高登《病中杂兴》
【第8句】:三诗聊寄忠臣愤,九死宁回国土肠。——出自罗荣祖《读祖宗伯公临难遗弟诗有感》
【第9句】:九死得此生,万事遂成懒。——出自陈造《谢程帅袁制使》
【第10句】: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锺。——出自杨万里《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後用进退格》
【第11句】: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出自唐·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
【第12句】:十年困风波,九死出槛◇。——出自欧阳修《还述怀》
【第13句】: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出自晁说之《王性之自扬州迂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比赠诗以别》
【第14句】:君恩天地何由报,九死鸿毛比尚轻。——出自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
【第15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出自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第16句】:一鸣遂堕尘埃里,九死余生患难中。——出自曹勋《和无介之》
【第17句】:嗟余陷阱岂无谓,九死宁知祸有胎。——出自元勋《题白帝庙诗并序》
【第18句】:昭质誓不污,九死志靡徵。——出自何梦桂《拟古五首》
【第19句】:九死船头争,万苦石上牵。——出自范成大《刺濆淖》
【第20句】:九死厚所养,五穷发其吟。——出自曾丰《次典岩老赠昭袒韵》
“九死”结尾的诗句【第1句】: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出自北宋·黄庭坚《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
【第2句】: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出自邓肃《与郭舜钦朝请》
【第3句】: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出自家铉翁《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第4句】:伏枕濒九死,下床如再生。——出自南宋·陆游《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
【第5句】: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出自南宋·陆游《太息》
【第6句】: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出自方回《览古五首》
【第7句】: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出自北宋·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第8句】:探丸起九死,焦卷复翠长。——出自徐珩《以水石菖蒲赠谷堂孙漕》
【第9句】:捎涡撇漩出九死,众命幸免鱼鳖餐。——出自文同《五里三滩》
【第10句】:臣虽就九死,没齿无怨言。——出自高斯得《次韵方泳道见寄》
【第11句】:闽山去天余尺五,渔浦撼舟滨九死。——出自邓肃《邂逅宇文》
“九死”在中间的诗句【第1句】:修营香火三生愿,收拾风波九死身。——出自南宋·陆游《闲中戏书》
【第2句】:去国三年恨,还台九死馀。——出自宋庠《忧关诣台先寄献臣天休二学士》
【第3句】: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出自宋·苏轼《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第4句】:坡翁侍母曾启问,百谪九死气自神。——出自楼钥《跋余子寿所藏山谷书范孟博传》
【第5句】:南荒九死幸生还,种树书成手自删。——出自宋·白珽《题苏东坡书楚颂并菩萨蛮满庭芳词卷后》
【第6句】:岁月转久术转疏,十医九死一活无。——出自尹穑《庸医行》
【第7句】:往年秋水沈半壁,阖门九死得一生。——出自王炎《大水行》
【第8句】: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出自宋·陆游《秋夜有感》
【第9句】: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出自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第10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第11句】: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北宋·黄庭坚《予欲金玉汝赠黄从善》
【第12句】:独许二毛有句眼,仍怜九死坐儒冠。——出自吴则礼《离朱方寄怀子和》
【第13句】:三峡云连白帝城,风波九死得余生。——出自魏了翁《建士施霆亨自夔以相迓》
【第14句】:累臣九死何足恤,顽云苍惨天关遥。——出自魏了翁《朝字韵诗诸丈倡酬未已再次韵》
【第15句】:金丹九死生灵命,莫作寻常粝饭看。——出自钱时《六月六日侄孙辈同食大麦二首》
【第16句】:一官从此浪随牒,十生九死群鼪鼯。——出自王洋《寄曹嘉父》
【第17句】:吾祖持兵镇此都,投身九死定全吴。——出自孙邦《吕城谒祖庙》
【第18句】: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出自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哀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