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好句段和赏析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本散文集,主要通过描写地理风物以及文化历史胜迹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例如莫高窟、宁古塔、寺庙、黄州突围等,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特性和历史命运。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颇多,尤其是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了很多启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也让我见识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魅力,获益良多,这真是一本好书!
文化苦旅好词读书笔记摘抄:
人迹稀少、云游四野、金光灿烂、遥遥对应、茫茫沙原、铺天盖地、歪歪扭扭、无与伦比、毫无斑驳、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耳熟能详、粉墙灰瓦、南荒之地、人烟稀少、无影无踪、仕途枯荣、无路可寻、颓壁残垣、急流浩荡、神情忧郁、互相辉映、地老天荒
文化苦旅好句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第1句】: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
赏析:这一段文字呆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也让我们的文化充满了神秘感,读后感不觉有所触动,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也表现除了莫高窟的奇特之处。
【第2句】: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揪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赏析:提到洞庭湖,就自然会想到岳阳楼记,没错,这就是大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让我们对这个地方有了不少的了解。作者借风物来抒发胸怀,也表达了对自然的尊敬以及个人的报复。
【第3句】:陶渊明的归隐行迹、山水情怀和千古诗句都与庐山密不可分,谢灵运的名气赶不上陶渊明,却也算得上我国文学史上五言山水诗的鼻祖。这两位大诗人把庐山的山水作了高品位的诗化垫基,再加上那一僧一道,整个庐山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史。
赏析:这一段是描写庐山的,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是我一直向往但没有机会去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名人的故事,也带来了文化和遗产。
【第4句】: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赏析:江南小镇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格和文化,虽然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历程,有很多风景我们看不到了,在遗留的图画里,在历史的文字里,我们隐约还能描绘出那样的画卷。江南小镇的文化历经千年尚能保存,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第5句】: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了,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就飞走了。
赏析:我们经常会提到牌坊这个词,一般都是为有功德的人立起来的,为了赞扬他们这种精神,而余秋雨笔下的牌坊更显得高大上,读起来肃然起敬。
文化苦旅好段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第1句】: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连忙走过去,踮脚一看,人群中间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长出的嫩黄花瓣。赶近过去的人还在口中念叨着它的名字,一到它身边都不再作声,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故意吸口气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
赏析:这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对希望的希冀,人应该充满力量的活着,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抱着希望前行,让自己充满正能量,不同心态的人活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环境。
【第2句】:我思忖日久,头脑渐渐由精细归于朴拙,觉得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不管他们是官屠宰辅还是长为布衣,是侠骨赤胆还是蝇营狗苟,是豪壮奇崛还是脂腻粉渍,这副笔墨总是有的。
赏析:这段文字为我们揭示了文化是如何存在下来并且生根发芽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平时忽视的东西,就像一支毛笔,觉得也没什么奇特的,但正是因为这种普通物检,为我们传播和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读书笔记和书评有什么本质区别
要说读书笔记和书评有什么区别,首先看读书笔记是什么,书评又是什么。如图:
读书笔记,主要是记录读书时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金句摘录、自己的感悟以及对书中内容的梳理,其作用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书中内容。
读书笔记形式多样自由,像“一元化笔记”、“葱鲔火锅式笔记”、剪报摘抄等等,这里推荐《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日本专业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倾心力作,里面讲述了如何用笔记本管理你的整个读书生活。
然后书评,首先它是一种应用文体,和讲书稿、拆书稿、书单等一样都是读完一本书的直接输出形式。通常书评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对自己阅读成果的检验,另一个是对其它读者的引导和借鉴。
可以通过写书评,来检验一下自己对书中核心立意的总结,作者的逻辑主线,以及亮点的解读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读完感觉良好,一写就知道了是不是真的“良好”了。然后其他人看了你的书评,也会提前知道书的大概内容,通过你的解读分析可以让他们更一步地确定是否要继续去读这本书。相信你也有过类似“书买回来才知道不适合自己阅读”的窘境,书评可以让你有效的避免这个尴尬。
做为应用文体的书评,也有它自己的一般格式及写作技巧。如图:
总结一下读书笔记和书评的区别:从形式上讲,读书笔记是自由多样的记录,而书评是有着自己格式的应用文体;从内容上讲读书是零碎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感悟,而书评是书中内容和自己想法的一个完整结合体,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从作用上讲,读书笔记多用于辅助理解和记忆书中知识点,而书评则是为了检测自己对整本书的阅读成果和对其它读者一个阅读引导。最后一点,就是写书评时可以把你的读书笔记当做素材库来用。我是若见Smile,读书爱好者,书评爱好者,欢迎互粉交流,咱们共同成长,谢谢
如何阅读和做读书笔记还有写书评的
这是一个long long story了,我这几年我已经连续读了几百本书,写了几百篇读书笔记了,各类文章书评也是几百篇了。
说实话,简单的想通过一个回答来知道如何写笔记和书评其实还是很难的,但能掌握3个基本点也行。
第一,快速阅读,逼着自己1小时读完一本书
现在有很多快速阅读法,不管是哪个方法,你看看学学就行了。最根本的就是一条,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逼着自己加快读书速度,快读,快读,再读的快一点。当你读快了以后,你并不会觉得自己多么的看不懂,相反,你可能会记得更多。很多人都尝试过,我之所以每年读这么多书,就是因为快速阅读。
第二,学会读完一本书至少写300字
300字什么概念呢?我们普通人说话的语速大概是340字每分钟,就像罗胖每天60s一样,大概就是340个字左右。所以,300字的读书笔记,你就当自己对自己叨叨了一分钟,说了说这本书讲了啥,说了啥就好了。读书笔记就是这么简单,慢慢的写出来就可以。从300,慢慢提升到500,再到1000,然后一点点的增加。
第三,书评需要练习,得找人学
如果是自己写书评,自己发豆瓣,哪都无所谓,但如果想投稿给某个平台,建议还是专门找人去学学如何写书评,如何开题/破题/引题,怎么写正文,如何转折,如何强调等等,都是需要去学习的。时间越久,练习的越多,写的越好。相信1年后的你,一定也是一个年读书100本,写笔记10万字的人。一起加油!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已读600本)、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公众号:千城撩书。
如何赏析和点评儿童绘画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厘清这么几个概念:一、儿童们画的涂鸦但很走心,很质朴的画;二,成人以追求返朴归真为出发点,画的儿童涂鸦味道的稚趣画;三,儿童们画的画,但走的是成人审美标准下的路线。作为资深的行业从业者,更喜欢第二种类型,但避免答非所问,所以只就第一个问题作答。
艺术之美在于真和善,孩子们未蒙尘熏,虽技巧层面的表现尚有不足,然而也往往有意外之表现,令人惊喜莫名。所以,也才引起成人甚至著名艺术家的痴迷摹仿,但更可贵处在于真诚表现孩子们应该有的认知,天真烂漫,百无禁忌。
而欣赏和评价一幅孩子们的画,首先看的是有没有受到大人们的功利主义影响,其次看孩子们画画有没有深入观察生活,有没有深入表达,有没有无所顾忌,有没有尽情异想天开。
你会如何理解和赏析下面的诗歌
用“早安”二字,可以问候大家,也可以问候亲親朋友,朋友圈,祝福吉祥平安,晚辈问候长辈,也是清晨的第一句问候语,情侣互问,知己互问,朋友互问,同学互问等等,当看到出现“早安”二字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甜蜜的……
如何理解艺术素养和艺术赏析的相对关系
艺术素养实际上是一种以艺术知识学养为积础的综合能力的多与少,或高与低,包含对艺术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等等。
艺术素养是一个人经过长期学习,积累,感悟,思考,创作,运用后,逐渐积少成多后得来的。
如果不经历这些过程,就谈不上拥有艺术素养。有艺术素养的人,他的眼界,他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非常开阔。
同时,有艺术素养的人,其思想,意识和境界明显要比常人高,可以看作是一位精神富豪。
艺术赏析就是运用所具备的艺术修养来分析和辩别一件具体的艺术品,它是优秀的,高雅的,美好的,还是拙劣的,低俗的,丑陋的。
并且,要用学识和观点来证明自己说的是否有理。艺术赏析调动的是人的逻辑推理思维,就跟数学上证明一道二元二次方程一样,最终要自圆其说。
如何理解艺术修养与艺术赏析之间的相对关系?
个人觉得,它们之间谈不上是相对关系,它们之间跟厨师与饭菜的关系类似。厨师拥有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莱的本领,但家庭主妇也能做饭菜,只不过没厨师水平高罢了。
饭菜都是厨师和家庭主妇依靠个人技能和本事做出来的作品,暂且在这里把他们各自的烹饪过程称之为艺术赏析。
很明显,他们的烹饪方法会不同,烹饪出来的菜品味道和品相有别。
同样的,艺术赏析也如此,拥有艺术素养的人,在艺术赏析上,思考的要更多更全面,鉴别作品好坏能力上,也明显要高出普通人,只因修为和境界决定了一个人认识事物真相的水平。
干货 | 如何阅读经典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要看你阅读经典著作是为了什么,做读书笔记又是为了什么。
题主给的范围很广,经典著作也分很多的种类。比如文学的经典著作,哲学的经典著作或者其他专业性很强的经典著作,有些著作在本行业是经典,但出了这个圈,可能知道的人就寥寥无几,这样的经典著作在阅读上就需要多请教行业内经验比较丰富的前辈,外人很难有指向性的指导。
以阅读文学的经典著作为例,在阅读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你的目的和方向。最简单的划分,你想了解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话,想了解古代文学还是近现代文学。再细分的话,也可以用文体来分,比如想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等,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经典著作,所以在阅读之前,你要先知道,你阅读是为了什么。
至于做读书笔记,这个就比较私人化了,读书笔记是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著作的内容有自己的感悟所写的体验,本身并没有一定之规,方便自己理解记忆就好。如果,阅读的书籍允许的话,那么直接在书上做批注就好,既方便自己查看,也方便笔记的保存。如果题主是学生,做读书笔记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作业,那么就百度好了,网上会有很多适合你的资料,不过不建议这么做,那样的读书笔记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什么价值。
希望答案能有所帮助,谬误之处,尚请指正。
PS:一日之内,有粉必回,诚信互关
读一本书,怎样做读书笔记
分享日本作家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里面的方法——一元化笔记法。
奥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很受欢迎。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笔记本作家”,并以此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
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里,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优化和丰富他的生活,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如何做笔记。他的其他著作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一元化笔记是什么呢?
把所有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一个笔记本里面,不用分类不用整理,不拘小节,记录就行。 比如生活日志记录里,把睡眠时间,吃过的东西,读过的书 等等都记录下来。 并根据时间顺序将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上。在笔记本和记录方式上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作者认为一本笔记本好处是,回头再看笔记的时候可以找到更多的信息,增加记忆力与收获。而且亲手整理信息才能活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此外日常随时记录还可以消除选择带来的压力、顺便启动思考、促进深入写作。 所以一元化笔记有三个优点:① 简洁而简单,不会造成混乱。② 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③ 自由度高,能够随意调整。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
一元化:所有信息都记录,不遗失。不用花大量时间整理,相比分类可能更容易找到信息,特别是很模糊,磨人两口的资料。借用作者的话:“记录很轻松 、找起来安心 、坚持做也不费力”。如果笔记本不方便携带那就先记录在小本子或卡片上,再及时粘贴。
时序化:从头按顺序写笔记,加上日期,日期是年月日各两位数,如190902。笔记本很多,要给每一册笔记标好序号,并写好时间。更换笔记本会带来喜悦。
索引化:把握信息的参照方法和所在位置。把握自己熟悉的名词,记录在具体册数和时间等。
用“鲔火锅式”方法:
①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后再逐条书写;
②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标记后再写;
③不断重复①和②项内容。
逐条书写的每一条,都要用简练的单句书写。 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摘抄知识,又可以把自己的所想及时记录下来,加深印象,也为后面的索取更加方便,提升思想深度。
输出创意
步骤 1: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步骤 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步骤
步骤 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 步骤
步骤 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
步骤 5: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做笔记过程中要边记录边思考,所有都可以写,特别是日常所思所想,为写而思,讲记录变成素材。 并且带着问题意识坚持记录思想 ,不断想不断记录。更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也会扩宽自身的思维。
在重读过程中,将同一主题的同一标记。并根据信息制作卡片。搜索笔记,将同一个主题的放在一篇文章里,可以复印重组,对于输出给了很大的帮助。要勤于动手才有收获。
注意事项
【第1句】:字要写好,常记内容符号化,自己工作、日常生活想法都要记下来。
【第2句】:隔天要用分割线分开来,附上标题,可以用荧光笔等突出重点,留白方便再次记录。不同颜色笔也许可以增加乐趣,可以试一下。
【第3句】:首页和末页最好空白,也可做索引,增加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第4句】:从各个地方收集资料,照片的都可以粘贴到笔记本里面,生活的材料也能贴上去。还可以要卡片补充材料和感想。透明胶还能做标本。
【第5句】:要学会将我们收集到的素材,利用最大化,变成知识生产。学会举一反三和多加积累。
【第6句】:制作数据库: 本子上制作目录,贴便签。做好文档,每一行的信息由笔记本编号+日期标签+检索标记+条目标题组成。条目名称要标记统一才方便查找。
作者 奥野宣之的分享
附录里作者 奥野宣之还介绍了把笔记本个性化的建议,推荐了一些过笔记过程中要用的工具。作为一本实用类书籍,作者把一元化笔记都很详细的介绍了,不厌其烦地举例还强调一元化笔记如何运作,如何最有效化。但是有一个令人诟病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点“重复累赘”,实用处比较少。
但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介绍的一元化确实对“糙”人来说很有用,记录学习和生活,并给我们将来回味提供了丰富的记忆,“鲔火锅式“法也很值得学习,”糙“人,无需精致,也可以很好管理信息。
图片来源: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