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己想避世的句子
【第1句】: 形容避世的成语
戢鳞潜翼 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鹭朋鸥侣 指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避世绝俗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长林丰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东山高卧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杜门晦迹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杜门绝迹 指隐居不出。
高翔远引 形容避世隐居。
高蹈远举 意为隐居避世。
高卧东山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轻举远游 指避世隐居。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山栖谷隐 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隐居生活。
漱石枕流 旧时指隐居生活。
文行出处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曳尾涂中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隐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枕流漱石 旧时指隐居生活。
遵时养晦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枕石漱流 旧时指隐居生活。
枕山栖谷 比喻过隐居生活。
遵养时晦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与世隔绝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北郭先生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避世墙东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餐松饮涧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殊涂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东山之志 指隐居的念头。
遁迹藏名 犹言隐居不出。
遁迹方外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遁迹销声 谓隐居不出。
遁身远迹 犹言避世隐居。
遁世长往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遁世遗荣 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遁世幽居 见“遁世隐居”。
遁形远世 犹言避世隐居。
焚香扫地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高举深藏 指避世隐居。
躬耕乐道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海怀霞想 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怀霞想”谓远游隐居之思。
寄迹山林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科头箕踞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敛影逃形 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第2句】: 表达“自己很在意却想故意躲避”的诗句有哪些
【第1句】: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第2句】: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第3句】: 《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第4句】: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宋代: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第5句】: 《答张五弟》
唐代:王维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