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气候优美文案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摘抄气候优美文案

求10篇语句优美的写景散文的摘抄段落(每篇不少于300字)

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

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

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

野桃花开得最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二马》  王统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

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山雨》  郑振铎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沿路的景物真不坏,江南的仲夏,原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

一路上没有一块荒土,都是绿的稻,绿的树,绿的桑林。

偶然见些池塘,也都有粗大的荷叶与细小的菱叶浮泛在水面。

—一《鸟》  周立波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

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

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

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暴风骤雨》  沈从文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湘行散记》  郁达夫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

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

苍江几曲,就有九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

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郁达夫《烟影》  秦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

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浪花从远处奔腾而来,猛碰到岸边,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然后迸着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间。

后面一排浪花又紧接着追逐上来……——秦牧《黄金海岸》  郭沫若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激,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

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

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

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

——郭沫若《峨眉山下》  《神秘的错高湖》范文:——边巴扎西  到过西藏的人们,如果没有去过西藏的“江南”——林芝,那么应该是一个遗憾。

到过林芝的人们,如果没有亲临过错高湖,那么,应该是一个大的遗憾。

  错高湖,位于林芝西北部的贡布江达县错高乡,那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那湖水,被当地人们誉为“圣水”。

它冬暖夏凉,当大自然被浸渍于严寒之际,它却依然碧波荡漾。

湖中鱼类繁多,湖边珍禽成群,传说湖底还有怪畜猛兽。

也有人称自己亲眼见过两条大鱼,说是一条就有几辆卡车连起来那么长,当它们游出湖面嬉戏的时候,搅动得湖水像开了锅一样。

这给错高湖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有时候,人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幻景:湖面映出了草原、雪山,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拉萨繁华市场的一角和法会的热烈场面。

这些,就是所说的海市蜃楼吧。

  最给湖面添色的,自然应是湖中的那座小岛。

小岛圆如一顶毡帽,周围绿树环绕,中央便是那远近闻名的格萨尔王庙。

传说格萨尔王东去灭妖归来,路经错高湖,被那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便在这座小岛上停下来,欣赏湖光山色,久久不愿离去。

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小岛上建起了这座格萨尔王庙,立起了他的塑像,记下了他的伟迹。

庙内,终日油灯闪烁,经声不绝;庙外,香烟弥漫,金幡飘动,引来了无数信徒和观光者。

优美散文片段摘抄

【好词】春开 满园春色 东风送暖 大地回春 冰消 阳春三月 春寒料 姹紫嫣 春光满面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冬寒抱冰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去淡 大雁南飞1.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2.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 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

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 出优美的旋律。

3.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 、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4. 春天来了

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

“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5.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6. 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

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7.冬天,这里的天总是阴沉沉的、灰蒙蒙的,太阳好像怕冷似的,从东边向西边一滑就过去了。

8.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9.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10.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12.寒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13.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刮着。

光秃秃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发抖。

14.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15.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16.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17.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18.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你挑能用的用吧~~~

优美语段摘抄

【优美句子第1句】: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亦作“风轻云淡”。

【优美句子第2句】: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

形容天气寒冷,也指。

【优美句子第3句】:日丽风清:阳光明丽,。

形容天气晴和。

【优美句子第4句】:知地知天:地:地形:天:天气。

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优美句子第5句】:和风丽日: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优美句子第6句】:碧空万里: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

形容天气晴朗。

【优美句子第7句】:焦金流石:金属烧焦,石头熔化。

形容天气干旱酷热。

【优美句子第8句】:虹销雨霁: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

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优美句子第9句】: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

指令人伤感的天气。

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优美句子第10句】::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优美句子第11句】: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优美句子第12句】: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优美句子第13句】:日丽风和: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优美句子第14句】: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优美句子第15句】:秋高气和:形容高朗、天气晴和。

【优美句子第16句】: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优美句子第17句】:薄暮冥冥:薄暮:傍晚;冥冥:天昏地暗。

傍晚时天气昏暗。

【优美句子第18句】: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优美句子第19句】: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

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优美句子第20句】:风雨交加:大风暴雨一齐袭来。

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优美句子第21句】: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优美句子第22句】: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优美句子第23句】: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优美句子第24句】: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优美句子第25句】: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

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优美句子第26句】: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

形容天气酷热。

【优美句子第27句】: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优美句子第28句】:雨僝云僽: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优美句子第29句】:碧空如洗:碧空:浅蓝色的天空。

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形容天气晴朗。

【优美句子第30句】: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

形容天气晴朗。

【优美句子第31句】: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优美句子第32句】:铄石流金:高温熔化金石。

形容天气酷热。

【优美句子第33句】: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形容天气恶劣。

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优美句子第34句】: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优美句子第35句】:苦雨凄风:形容天气恶劣。

比喻情景凄苦悲凉。

【优美句子第36句】:皓月千里: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

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优美句子第37句】:风轻云净: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淡”。

【优美句子第38句】: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优美句子第39句】: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

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昆虫记好句好段摘抄

如果我把竹蜂的小房间拿开,我便可以观察到掘地蜂的家了。

在一些小房间中居住着正在成长之中的昆虫。

还有一部分小房间中,住满了掘地蜂的幼虫。

也有一些小房间中,大多数是藏着一个蛋形的壳。

这种壳分成了好几节,上面还有突出来的呼吸孔。

这种壳特别的薄,而且还很脆,非常易碎。

它的颜色是琥珀色的,非常透明。

因此,从外边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有一个已经发育完全的蜂螨在挣扎着,好像极其渴望自由,希望能早日从里面解放出来。

那么,这个很奇特的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看起来,它并不太像某一种甲虫的壳。

这个寄生者,是怎样来到这个蜂巢里面的呢

从它的地理位置上来看,简直是不能侵入的。

而且,若是使用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也看不出什么受过伤害的痕迹。

经过了三年之久的周密而细致的观察,我终于寻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于是,在我记录的昆虫的生活史上,便又增加了最为奇怪有趣的一页。

下面就是我所研究出来的一些结果。

蜂螨,即便是在它发育完整的时期内,也只不过有一两天的寿命而已,它的全部生命,是在掘地蜂的门口度过的。

而这短暂的生命,除去要繁殖子孙后代以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蜂螨也具备其它的动物所有的消化器官,但是,它究竟要不要吃食物呢

我表示怀疑。

对于雌甲虫而言,它惟一的愿望,便是要产下它的小宝宝。

等这件大事做完以后,它便寿终正寝,放心地离开这个世界了。

那么,雄性又怎么样呢

它们要在这种土穴上伏上一两天之后,也同样命归九泉了。

这也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在蜂的住宅旁边的那片蜘蛛网上,悬挂着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尸首。

现在可知道它们的来源了。

人们乍一看,肯定都会以为这种甲虫在它产卵的时候,一定是要一个小房间一个小房间地全都跑遍,在每一个蜜蜂的幼虫身上,都要产下一个卵。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我观察的过程中,我曾经在蜜蜂的隧道里面仔仔细细地搜寻过,最后发现,蜂螨只将所有的卵产在蜂巢的门口里边,积累成一堆,距离门口差不多有一到两寸远的地方。

这些卵全部都是白颜色的,其形状呈蛋形。

它们的体积都很小,互相之间轻轻地粘连在一起。

至于它们到底有多少数目,暂时算它们一共有两千多个吧,我觉得这个数目还不能算是过高的估计。

这一事实和任何人对于它必然要想象到的相反,它们并不把卵产在蜂巢的里面,而仅仅将它们产在蜜蜂住宅的门口之内,而且还堆成一小堆。

不只如此,它们的母亲也不储备布置一些起保护作用的东西,也不考虑为它们防御冬天的寒冷,也不替它们关上这扇进出孔道的大门,以便抵御前来侵略、攻击、伤害它们的成千上万的敌人。

总之它们的母亲在把它们产下之后,便抛开它们,让它们独自在这个世界上闯荡。

这其中的原因是:在冬日的严寒还不曾到来之前,这条开着口的隧道,便遭受着蜘蛛及其它更为凶悍的侵略者们的践踏,被它们所侵占,因而那些可怜的卵也就成了侵犯者的可口美餐了。

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仔细一些,我把若干的卵放在一个盒子里面。

大约到了九月,它们还没有孵化出来的时候,我想象着,它们会立刻就跑开去,到处寻找掘地蜂的小房间。

然而,事实告诉我,我完全估计错了。

这一群幼小的蛴螬--小小的黑色动物,还不到一寸的二十五分之一长--虽然它们拥有强有力的健壮的腿,但竟然利用不上。

它们并不跑散开,而是非常混乱地相处在一起,和脱下来的卵壳混杂在一起生活。

于是,我在它们面前故意悄悄地放了一块带有蜂巢的土块,想看看它们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可是结果却无济于事,一点儿也不能诱惑这些小动物移动一丝一毫。

要是我采取行动,强行把其中的几个挪开一些,它们便会立即又跑回去,继续躲在其它的同伴里面,和它们混居生活在一起。

最后,在冬天的时候,我跑到了卡本托拉斯的野外,到那里去观察掘地蜂居住的地方。

我想通过这样的观察来确定是否在自然的状态之下,蜂螨的幼虫们仍然也同样是如此,即在孵化之后,不分散开居住,而是混杂地在一起生活。

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

是的,完全一样。

在野外的情况与我的小盒子里的情况真的一模一样。

我看到那些在野外的蜂螨的幼虫也同样是累积成一堆,并且也是和它们的卵壳混住在一起的。

到现在为止,我还不能回答这样的疑问:蜂螨究竟是怎么进到蜜蜂的小房间里面来的呢

还有它们又是怎样走进另一种并不属于自己的壳里去的呢

二、第一次的冒险 观察过幼小的蜂螨的外表以后,我便立刻就能感觉到,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定是非常特殊的,也一定挺有意思的。

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很难使得蜂螨在很一般的平面上边轻轻移动一下。

在蜂螨的幼虫所居住的地方,很显然,它们要冒着一定的跌落下去的危险。

怎样才能防备这种危险的事情发生呢

这个问题对于蜂螨幼虫而言,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解决掉的。

因为它们天生就长着一对非常强有力的大腮,弯曲而且尖利;它们还生有强壮的腿,以及成为能够活动的爪;还生长有很多的硬毛和尖尖的针;并且,它们生来就有一对坚硬的长钉,有着锋利而且很坚硬的尖子,其形状和样子都很像一种犁头,它可以牢牢地刺入任何光滑的土里。

还不止这些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器官以外,它还可以吐出一种粘性很强的液汁,即便是没有其它的任何东西存在,单单是这种液汁,也是可以把它紧紧地粘住,不致于滑下去的。

可见,它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很强的。

我曾经一再绞尽脑汁,具思苦想着一个问题,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因素,使得这些幼小的蛴螬决定要居住在这里呢

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

于是,我便只有非常急切地等待着大自然的气候能够尽快转暖一些,以便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被我禁闭在牢笼中的蛴螬,以前本来一直是躺着不动的,躲避在像海绵一样的卵壳堆里边睡觉。

现在则不同了,它们忽然活动起来了。

开始时,它们在度过严冬的盒子里,到处爬走着。

它们急急匆匆的动作,以及它们那不知疲倦的精气神儿,都表明它们似乎正在寻觅一些东西一些它们急切需要的东西。

看起来,这些东西自然是它们的食物了。

因为,这些蜂螨的幼虫们是在九月底进行孵化的,一直到现在,四月底。

虽然它们总是处在麻木不仁的状态之中,但是差不多足足有七个月的时间,没有获取一点儿有营养的东西来强壮身体。

从孵化的时候开始,虽然这些小动物是具有生命的精灵,但是它们就像是注定被判了七个月的徒刑一样,什么事情也不能做,只能保持着一种姿势。

与此同时,当我看到它们一个个如此兴奋充满激情的时候,我便自然而然地猜想到,驱使这些有生命的小动物如此忙忙碌碌地工作的原因,一定是饥饿,也只有饥饿才能让它们本能地不辞辛苦。

这些匆忙寻找食物的小动物,它们真正需要的食物不过是蜂巢中的储藏品罢了。

有什么理由可以这样说呢

因为到了后期的时候,我们是在这些蜂巢中找到那些蜂螨的。

现在这些储藏品不仅限于蜜蜂的幼虫食用,也供蜂螨们分享了。

我所提供给它们的,是里面藏着蜜蜂幼虫的蜂巢。

我甚至把蜂螨直接地放到蜂巢里边去。

总之,我利用各种东西,采用各种方法,希望能引起它们的食欲。

但是,事实上,我的努力仍然是一点儿结果也没有。

于是,我故意用了一种方法,利用蜂蜜进行试探。

为了能够找到储藏着蜜汁的蜂巢,我花去了五月份的大部分时间。

在找到了我所希望的蜂巢以后,我把其中蜜蜂的幼虫拿了出去,然后再把蜂螨的幼虫放到蜂巢中储备的蜂蜜里。

然而事实再一次打击了我。

简直没有任何其它的试验比这一次失败得更为严重了。

幼虫们根本就不去饮食那些蜜汁,更糟糕的是,它们反而被这种粘性的东西粘住了,以至于在其中被闷死了,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于是,我非常失望地说道:我提供给你们现成的蜂窠,幼虫,还有蜜汁,难道这些还不足够吗

你们还不满足吗

那么,你们这些丑恶的小东西,到底需要些什么东西呢

不过,最终还是让我发现了它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了。

原来,它们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东西。

它们是要掘地蜂亲自把它们带到蜂巢里边去。

我在前面早就已经提到过,当四月来临的时候,在蜂巢的门内居住的一堆幼虫,已经开始表现出一点儿活动的迹象了,它们蠢蠢欲动。

仅仅几天以后,它们便已经不在那个地方停留了。

真是非常怪异的小动物。

它们牢牢地,死不放手地攀附在蜜蜂的毛上,于是,便被带到了野外去,甚至已经被带到很遥远的地方了。

当掘地蜂经过蜂巢的门口的时候,无论它是要出远门,还是刚从远游中归来,睡在门口,已经等待许久的蜂螨的幼虫,便会立刻爬到蜜蜂的身上去。

它们爬进掘地蜂的绒毛里面,抓得十分紧,无论这只掘地蜂要飞到多么遥远的地方去,它们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有跌落到地上去的危险。

因为它们抓得太紧了。

之所以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它们惟一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蜜蜂强壮的身体,将它们带到那些储有丰富的蜜的巢里去。

当一个人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形的时候,他一定会以为这种喜欢冒风险的小幼虫,可能要在蜜蜂的身上先寻觅到一些食物。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蜂螨的幼虫伏卧在蜂的细细的绒毛里面,和蜜蜂的身体是呈直角状的。

它的头朝向里面,尾巴却朝向外面,呆在靠近蜜蜂肩头的地方。

它们选择好了地点以后,便不再随便地移来移去。

如果,它们真的打算在蜜蜂的身上吃些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们应该是这里那里地到处跑动,寻找一下哪一部分是最鲜嫩的。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它们总是要固着在蜜蜂身上,并且是最硬的那部分,一般是在靠近蜜蜂翅膀下面的部位,有时也附着在蜜蜂的头上。

它们攀住一根毛以后,纹丝不动。

因此,在我看来,事实总归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些小甲虫之所以如此附着在蜜蜂的身体上,它们的目的仅仅是打算让蜜蜂把它们带到即将要建造起来的蜂巢里去。

不过,在飞行的时候,这位未来的寄生者,必须要紧紧抓牢它的主人的毛才行。

无论蜜蜂是正在花叶中穿梭飞行时,如何地急速,还是它在向窠巢里飞的时候,如何地摩擦,甚至无论它是正在用足清洁它的身体的时候,小幼虫都必须抓得很紧才行,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不久以前,我们曾经怀疑过,究竟是什么东西,可以使蜂螨的幼虫依附在蜜蜂的身上呢

现在已经知道答案了,那便是生长在蜜蜂身上的绒毛。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在蜂螨身上的那两根大钉有什么用途了。

它们合拢起来,便可以紧紧握住蜜蜂身上的毛,比起那些最精密的人工的钳子来,还要更加精密得多。

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那些粘液的价值了。

它能帮助这个小动物更加牢固地伏在蜜蜂的身上。

而且,我们也可以了解幼虫足上长着的尖针和硬毛的作用了。

它们都是用来插入蜜蜂的软毛里,使得它本身的地位更加稳固的。

我们越是想这些当幼虫爬在平面上时似乎毫无用武之地的组成设备,越是会感觉到对于这些机器的惊异。

当这个柔弱的小动物,在它冒着危险去周游大干世界的时候,竟然能够利用如此多的器具,防止它从蜜蜂的身上跌落下来,是多么的奇妙啊

三、第二次的冒险 在五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我到卡本托拉斯去,想看一看蜂螨进入蜂巢时的门路。

这件工作很不容易做,需要用尽全力去完成。

在野外广大的地面上,有一群蜜蜂,像是受了日光的刺激似的,正在那边疯狂乱舞着。

就在我正用缭乱的眼光观察它们的动作时,忽然在狂乱的蜂群中间响起了一种单调而可伯的喧哗声。

然后,就像闪电一样迅猛,掘地蜂飞身而起,到处去寻找食物。

与此同时,另外一群成千的蜜蜂正飞回家来。

它们身上或是携带着已经采好了的蜜汁,或者带回了用来建造它们的蜂巢用的泥土。

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这类昆虫的知识,了解了一些有关它们的习性。

我以为,无论是谁有意无意地闯入它们的群里,或者只是轻轻地碰一碰它们的住宅,那么它马上就会遭到成千锥子的狂刺而身亡。

有一次,我去观察大黄蜂的蜂房,由于距离太近了,立刻就起了一阵恐惧的颤抖,那种感觉真的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然而,不管如何困难,要想知道我所渴望知道的事情,我就必须进入到这种可怕的蜂群里,而且,必须在那里站上几个钟头,必要的时候,甚至是一整天的时间。

我必须盯着它们的工作,目不转睛,把放大镜拿在手上,站在它们当中一动也不动,观察着蜂巢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面套、手套等等,以及其它各类遮盖保护的东西全都不能使用,其原因是,我的手指和眼睛一定要完全不受任何防碍。

其余的一切都不管,即便是我离开蜂巢时,脸上被刺得都快让人认不出来了,也不能带各种遮盖的东西。

那一天,我决定要解决那个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的问题了。

我用我的网子捉住了几只掘地蜂,这竟然让我感到十分的满意。

因为这几只蜂的身上都栖息着蜂螨的幼虫,这也正如我一直所希望的那样。

我先把衣服扣紧,然后,突入这群蜜蜂的中心。

我拿了锄头锄了几下,然后取下一块泥。

令我感到非常诧异的,就是我居然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攻击和伤害。

在我第二次开始的时候,花的时间比第一次还要更长一些,但是,仍然是同样的结果。

我并没有受一点儿伤,也并没有一个蜜蜂利用它的尖针来刺击我一下。

这以后,我也就没什么可担心害怕的了。

于是,我就大胆地长时间地停留在蜂巢前面,揭起土块,拿出里面的蜂蜜,赶走其中的蜜蜂。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没有引起比那种喧哗更为可怕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掘地蜂是一种比较爱好和平的动物。

每当它们的巢内部被扰乱的时候,它们便会马上离开老家,转移地点,躲避到其它的地方去。

即便是有的时候受了一点儿伤,它们也不会使用它们的尖针,只有当它们被人捉住的时候,它们才会用一下。

不过我得向这个泥水匠蜂的缺乏勇气表示谢意。

虽然我并没有进行一点儿防御,但是,居然能够在这些喧闹的蜂群中,在一块石头上,安安静静地坐着,并且还能随意地观察它们的巢达到几个小时之久,却并没有被刺击过一针。

这时,有一些乡下人经过这个地方,看见我居然很安静地坐在蜂群之中。

于是,他们便问我是不是对它们施加了什么魔法。

就是这样,我观察了很多的蜜蜂蜂巢。

其中有些蜂巢还是敞开着的,里面多少储备着一些蜜汁。

还有一些蜂巢已经用土掩盖了起来。

而里面的东西,是大不一样的。

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蜜蜂的幼虫;有的时候,我又看到其它种类的稍为肥大的幼虫;另外一些时候,还能看见一个卵飘浮在蜜汁的表面上。

这个卵呈非常美丽的白颜色,它是圆柱形的,而且稍微有一点儿弯曲,差不多有一寸的五分之二或者六分之一长,这就是掘地蜂的卵。

在少数的小房间中,我看到这种虫卵浮在蜂蜜的表面上,在其它的许多小房间中,我看到的更多的就是幼小的蜂螨的蛴螬,它们伏卧在蜜蜂的卵上,就好像是伏在一种木筏上一样。

它的形状和大小都和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是一样的,在这个蜜蜂巢里,敌人已经卧在家门口了。

它是在什么时候并且是用什么方法进去的呢

在很多小房间中,经过仔细观察,我简直找不出一点儿它们可以闯进去的缝隙。

因为这些小房间全都封闭得很严密;所以我推测这位寄生者一定是在储藏蜂蜜的仓库还没有关上大门之前就进去了。

可是另一方面,我看到门没有关上的小房间里面藏满了蜂蜜,但是没有发现有卵浮在那上面,也从没有蜂螨的幼虫在里面留宿。

所以,这些幼虫一定是在蜜蜂产卵的时候,或者是后来蜜蜂封门的时候进去的。

我凭借我的一点儿经验断定,幼虫在进入小房间的时候,一定是在蜜蜂产卵在蜜上时的一瞬间。

如果我拿了一个里面装满了蜂蜜,表面上还浮着一个卵的小房间来;然后再拿上几只蜂螨的幼虫,把它们一起放到玻璃罩里面进行观察。

然而它们却很少会跑到蜂巢里边去,它们也不能够安然地跑到木筏上边去

围绕着这个木筏的蜂蜜看来对它们而言是太危险了。

即使有那么一两只幼虫碰巧跑近了这个蜜湖,那么它们一看到这粘性很大的东西,或者稍一涉足其中,便马上会千方百计地设法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可是,经常有一些不太走运的幼虫,一不小心,就跌落到蜂的窠巢里面,很不幸运地被闷死。

所以,我们根据这一点便可以断定,蜂螨的幼虫是绝对不会离开蜜蜂的毛的,特别是在蜜蜂呆在小房间里或靠近小房间的时候,更要牢牢地依附于蜜蜂的身体。

这是因为,只要和蜂蜜的表面稍有一点儿接触,就可以使得柔弱的小幼虫窒息而死亡。

我们必须记清楚这一点,那就是幼小的蜂螨是在封闭的小房间中发现的,而且它们一定是呆在蜜蜂的卵上面的。

这个小小的卵,不仅可以给这个小小的动物当做一个安全的木筏,以便它能漂浮在这个可怕的、不可信任的蜜湖中,而且,这个小小的卵也就成为了幼虫的第一顿美味佳看。

然而,要想到达这只漂浮在蜜湖中心的,而且又将成为它的食品的木筏,这只蜂螨的幼小的蛴螬必须要避免与蜂蜜接触。

否则的话后果会不堪设想的。

要想达到目的,做成这件事情,只有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法。

这个聪明的小幼虫,趁着蜜蜂还在产卵的空当儿,从它的身上迅速地一下子滑落到了那个卵上。

这样一来,目的达到了。

幼虫便和卵一起作伴,共同浮在蜜上了。

因为这只由蜜蜂产下的卵太小了,不能同时乘载超过一个以上的幼虫。

因此,我们在一个蜂室里面,只能看到一个蜂螨的幼虫。

蜂螨幼虫的这种动作,在我们人类看来,好像是异常有灵性似的。

但是,如果我们再继续研究昆虫的话,那么,它们还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这样有灵感的例子。

可以说,当蜜蜂产下卵以后,把卵放在蜜汁上时,同时也就把它们的小天敌--蜂螨的幼虫一起放到了小房间里面,然后,蜜蜂要非常仔细地用土把小房间的门给密封起来。

于是,一切需要它做的工作都做完了。

然后,第二个小房间是做在第一个小房间的旁边的。

大概也要经历和前面相同的过程。

就照这样,不停地继续下去。

一直要继续到隐蔽在蜜蜂的绒毛中的寄生者统统安居下来,这才算结束。

现在,让我们抛开这个实际上有些苦恼的母亲,不管它在做着怎样无结果的工作,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一下,转到这些用聪明的方法最终得到膳宿的蜂螨的幼虫身上,看看它对我们的试验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让我们想一想看,如果我们一旦将一只有蜂螨的幼虫在小房间上面的盖子拿下来,那么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将要发生呢

卵还是十分完好的,一点儿也没有受到破坏。

但是,好景不长。

不久以后,蜂螨幼虫的破坏工作便开始了。

我们可以观察到,幼虫朝着一个长有小黑点的白卵上跑去。

最后,它忽然停下来了,由于它有六只脚,所以身体可以停得很稳。

然后,它利用长在自己身上的大腮的尖钩咬住了那个卵身上的薄皮儿,用尽自己浑身的力气,猛烈地拉扯着,直到那个卵被它拉破为止。

于是,卵里面的东西便都流了出来。

那只得胜的幼虫,见了这种东西非常满意,立刻高兴地把它享用光。

这个小小的寄生虫,一生第一次使用它的大腿的尖钩,原来是在拉破蜂卵的时候。

蜂螨的幼虫真是天生聪明啊

想出这样奇妙的方法来。

利用了这种巧妙的方法,幼虫便可以在它寄生的蜂巢的小房间中为所欲为,毫无顾及了。

它可以任意地享用蜜汁。

这是因为,在蜜蜂的幼虫在孵化过程中,也是需要蜜汁来增加营养的但是,在孵化中,蜂卵吸收的一点点东西,是不能在日后提供给两者一起享用的。

因此只要蜂螨的幼虫在拉扯卵皮的时候,越快越用力就越好。

这样一来,僧多粥少的这个困难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