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在古山道的好句子合集200条
古山重,一幅流动的画散文
山重水复疑无厝,柳暗花明又一屋。
——题记
(一)初遇古山重
沿路拾景寻村庄,花艳叶媚扮春光。
绿叶白花,一排黑鸭淌过一江春水,把蓝天白云踩在脚下,倒映出一朵朵的李花,一株株的桃树。紫色的牵牛花沿着桥沿拼命向上攀登,牵扯出我对油菜花隐藏一季又一季的牵挂。
当我置身于古山重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时,我犹自在梦中,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踏上了永泰这座“厦门的后花园”。古山重这片盛开油菜花的园地,早已经失去了那片金灿灿的风景。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如此宁静的村庄里,而我却依然被五月的她所吸引。极目望去,满眼尽是生机盎然的绿意。那一簇簇拥挤的桃树,低垂着丰硕的果实,看着密密麻麻的小桃子,我们不禁馋涎欲滴。真想摘几个解馋,但下意识里知道这些果树是有主人的,不经允许,是不敢当“小偷”的。
慢悠悠地走幽静的小路上,每走几步就可望见一棵棵高大的李树。那白色的小花把李树装扮得如同仙女一般。站在树下抬头仰望一树灿烂的李花,感觉春天就在眼前。低头俯视一地凋谢的落英,不禁感叹花期的短暂,时光的无情。依偎在李树的身边,张开双手,想要留住那一树的花香,可惜,春风太过狠心,硬是摇落了一瓣瓣的幽香。依依不舍地别过李花仙子,我继续走进画里。
(二)寻觅古村落
村口,一座历史悠久的祭塔巍然屹立,它无声地记载着山重村的沧桑岁月。
往下走几步,就可亲近它的容颜。可惜,那道铁栏把它与外界阻隔了。远远地看着它,其貌不扬的它,高高在上,尽显自己的威严。全身皆以鹅卵石砌成的祭塔,孤单地打量着从它身边走过的路人。站在它的.正前方,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村民在这里祭祀的场面,好一幅庄严的画!
绕过祭塔,便是一条供游人休憩的长廊。曲折迂回的长廊是木材搭建而成的,长廊两边有几座长木椅,坐在这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玉米苗,长得可好了!一望无际的田里,除了玉米,还有地瓜等庄稼。远观这幅农家图,就可猜想山重人肯定勤劳能干,爱极了耕作。
从祭塔走出,我们便沿着村道寻觅古村落的踪迹。山重村的经济不错,从新建的房子来看,丝毫不输于家乡的小洋楼。真看不出它竟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更看不出它的盛名所在。一路上,不时地冒出几棵粗壮的老树来,看着它,我隐约感受到这座村庄的古朴所在。
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古村落的所在。红砖石墙堆砌而成的祠堂,跟闽南的古厝有异曲同工之妙。高悬的进士牌匾见证着这座祠堂的悠长历史。山重村至今仍保留一些原始的风俗习惯,比如斗鸡,赛猪等。从祠堂里播放的旅游风光片可以了解这个村庄的特别之处。可惜,未能亲眼目睹这种盛况。
从祠堂里走出,我们在旁边的老房子里参观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摄影展,免费欣赏了一幅幅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画中有画,画中有情的摄影展。看着摄影家们镜头下的美丽画面,我对古山重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参观完摄影展,我们又踩着石砖路寻找老房子的踪迹。这里的老房子互相比邻,每座房子之间又都留有很宽阔的前院。以前的老房子都很低,我站在门口,大门跟我的个子一样高。如果进去,可能还要低着头才不会被撞到脑袋。虽然这里的老房子基本没住人了,但家家户户都贴着对联,还是很有喜气的。
(三)千年古樟画
红屋,绿叶,白花,处处皆精彩;高塔,低房,老树,笔笔见气派。
一路上,叠现的风景,一处比一处精彩。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也不知道一路看了多少风景,我只感觉怎么看也看不够,怎么看也看不完。除了村里天然的美景外,一辆辆飞过的自行车也是难得一见的风景。或单人行,或成双成对,或全家总动员,只需交上押金,20元一辆的自行车便可助你迅速逛完这个神秘的村庄。碍于一辆自行车只有两个座位,而我跟儿子又都是“车痴”,我们只好打消租自行车畅游古山重的念头。当我看到上坡时,游客们都要下车推自行车走路时,有点庆幸自己没有租这个庞然大物来当累赘。不过,绕着这个大村子走一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了一个多小时后,脚开始抗议了。于是,我们找了一间比较干净的民居用餐。
看看菜单,什么土鸡啦,土鸭啦,都不感兴趣。我们简单地点了几样农家小菜,迅速填饱肚子后,便继续最后一站——千年古樟。
当我们筋疲力尽地到达民俗广场时,古樟树周围已经站满了慕名前来的游客。走近一看,哇,好大的树呀!这棵千年古樟是山重村的镇村之树,已经两千多年的树龄。它的树干硕大无朋,有13个成人双臂张开才能合抱,被人美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我在古樟的周围走来走去,真看不出它的年纪已经这么大了。
走到大树的右侧,发现它的底下竟然有一个树洞,好像是被虫子蛀空的。看那洞穴,可能能够容纳几个人平躺在内,真是名副其实的“树屋”!
从这幅立体画中走出,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古山重——这个盛开油菜花的古村庄。“我还会再来的!”在心里默默地念了念。我把这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画画在了心间,还把路边那些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也画了进去,那些满天星的笑容笑得比我还要美!
《流动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第1句】:学生自主识读“呜、腰”等10个生字,并书写“流、往”等9个生字。
【第2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第3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句】: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第1句】: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昨天,姚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祖国各地风景的图片或文章,也可以是你去外地旅行拍摄的'照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第2句】:揭示课题。 师:姚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姚老师还没去过呢!有一个小朋友,他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在车上,就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还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很美的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谁来说说“流动的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流动的画?
【第2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初读课文。
【第1句】:同桌互读。
师:姚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你们有没有认真预习呢?课文会读了吗?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要认真听,如果你的同桌哪个字没读好,你要帮他纠正一下。
【第2句】: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注意:小评委可要认真听,才知道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1句】:二小节。学生评,读好的奖励小红旗。)
【第3句】:小组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请举手的同学一起读。(读得好,掌声表扬自己。)
(二)认读生字。
【第1句】: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师:词宝宝看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得出它们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请到台上来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好吗?
【第2句】:小老师带读。
师:谁愿意到台上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出色的小老师姚老师要送他小星星。
【第3句】:摘果子游戏。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姚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要送给大家。看,这满树花花绿绿的果子,你们想得到吗?不过姚老师有个要求:你要先把果子上的词语读准确了,才能摘下来,然后请大家跟你一起读。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
【第4句】:理解词义。
师:词语会读了,懂得理解它的意思吗?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就站起来告诉大家。哪一个不懂,也可以请大家帮帮忙。(结合扩词、造句等。)
【第3句】: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小节。
【第1句】:全班轻声读。
师:现在,我们把词宝宝放回课文中,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小节。
【第2句】:理解诗意。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一小节在讲什么吗?哪些景物?(相机板书:小河、山腰、汽车、路边、水库、山坡。) 师:还有什么不懂要请大家帮忙? 师:小作者把他在火车上看到的景色写得多美啊,我们也来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好不好?姚老师读前面,你们接着读后面。 师:现在,你们也来考考姚老师,好不好,你们读前面,看看姚老师能不能把后面的读出来。
【第3句】:拓展说话训练。
师:小河、山腰、汽车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师:小朋友坐在车厢里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多,你看,课文里用省略号省去了,你能说一说,小朋友还会看到什么景色吗? 课间音乐:书上的小朋友用美丽的诗来赞美祖国,我们用歌声来夸夸我们的祖国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第4句】:指导书写生字:流、扔。
师:现在我们学写第一小节里的两个生字:流、扔,请大家先看姚老师在田字格上写,好吗?在小组里分析一下,这两个字应怎么写,怎么记住? 师:请大家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各写两遍。比一比,谁写得好看。
(二)讲读第二小节。
师:看到车窗外流过这么美的景色,坐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就知道了。
【第1句】:轻声读第二小节。
【第2句】:领会诗意。
师:我想干什么?(边吃橘子边画画,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妈妈严厉的目光,好像在批评我。) 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第4句】:总结谈话,明理导行。
【第1句】:齐读课文。
【第2句】:师: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向书上的小朋友学习什么?
【第3句】:怎样做个懂事的娃娃?(例:爱护花草树木,不任意采摘;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刻乱画;多植树,让祖国到处都是绿树,都是鲜花。)
《流动的画》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及教学背景简介:
《流动的画》是一首叙述性的儿歌,是作者坐在飞驰的火车车窗边欣赏祖国大地时看到祖国美丽的景象。诗歌朗朗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一首极好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适合学生阅读的儿歌。
教学札记:
《流动的画》是一首诗歌。初次接触这篇文章觉得诗歌写得很美,人文性很强,课文插图也很美丽,我想学生一定对这首歌很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时,准备用自己极不熟练的简笔画,展示插图上的景物,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开始上课,我兴奋的说:“孩子们,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坐在火车上观察祖国大地,‘画’动起来会更加美丽,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幅美丽的画。”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边说边画,“看见了许多房子。”我接着在黑板上画出了极其普通的房子。突然有个学生问我:“于老师,既然你说是美丽的画,那你为什么不把最美的房子画出来呢?”我一想说:“你的想法很好,你能把你心中最美丽的房子画出来吗?”他接过我手中的粉笔认真画起来,果然很出色。没有我的提示,可学生的想象力竟如此丰富。接下来让学生边读边画,在整节课中,绘画和仿说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异彩纷呈。
多给学生一份空间,多给学生主动权,相信孩子们会给你意外的收获。
《流动的画》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流动的画》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
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第1句】: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
【第1句】: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第2句】: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第2句】: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
【第1句】: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2句】: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
【第3句】: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
(课件显示: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
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
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
诗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
【第3句】:教学过程
【第1句】: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
“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
“观画说景,感自然美”。
上课一开始,我用了一首优美的关于“画”的谜语诗。(课件演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学习、探究。
接着,让学生通过三次自读(课件显示:一读,自主解决课题质疑;二读,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三读,合作探究新的质疑),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
利用课件“活化”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结合诗歌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在头脑中唤起诗歌描绘的形象,读出诗歌的“形”。
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初步读懂诗歌。
【第2句】:读出诗歌的情,情理交融欣赏美
“读出情”即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蕴涵的情感,由发现美进而到欣赏美,提高了审美的层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
首先,让学生“尽情品读,赏自然美”。即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写景的六个句子。(课件演示)通过对比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等方式,(课件出示:品读:对比读、自主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获得美的享受。
紧接着,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内化文本,说自然美”。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动的画中还会有什么美景?二年级学生的生活感受毕竟有限,我用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指导他们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训练。
“略读课文,悟人文美”。通过“三读三说”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出示课件:三读三说——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分角色读,说说没读懂什么;集体读,说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到诗歌中蕴藏的人文美,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此时,学生的理解已经层层深入,能明确地领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了。
【第3句】:读出诗歌的神,导之以行创造美
这个环节里,我再次借助多媒体,通过两个方面和学生一起来感受、学习,引导学生读出语言包含的精髓和言外之意,达到审美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