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与“不”-成长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忍耐“是”与“不”-成长

人生有太多的“是”与“不”。或者说,人生是“是”与“不”组成的。
  
  有人喜欢“是”,即是说,要多做正面的事,多肯定,少说“不”,少否定。连尼采也在划分的人生几阶段中说,说“是”的“婴儿”也高于说“不”的“狮子”。在他看来,说“是”比说“不”的人境界要高。
  
  说“是”果真比说“不”好吗?比如说,人生的麻烦,一半是太快说“是”造成的,一半是太慢说“不”造成的。可见,无论说“是”,还是说“不”,很多时候,既快不得,也慢不得,重要的是“把握好度”,且保有一份适时的忍耐。
  
  不知忍耐,只知很快地说“是”,说重一点,是生命力的衰退;说轻一点,有“老好人”之嫌。人们总爱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告诉我们,不要那么匆忙地趋于平淡。在绚烂的路上,要多忍耐,一直向上,直到攀越到光辉的顶点,然后再回到平淡,而这样的平淡是另一種绚烂。
  
  从来不知说“不”,一味地不加忍耐地说“是”,只能是没有头脑、毫无心肝的唯唯诺诺。面对不公不义,要勇敢地大声地说“不”,甚或作一声“狮子吼”,这才是真正的赤子之心,是领悟到了“婴儿境界”的真谛。
  
  忍耐“是”与“不”,是一种等待,是一份耐心。不过需要说的是,肯“等待”的人,不等于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多有被动的成分,比如说等公交车,车子是早来还是迟来,不是我们可掌控的。又比如在寒冷中等待天气变暖,暖的脚步是缓慢还是匆促,这全凭老天爷自个儿的脾性。
  
  这些“不”,即人生中“不确定”的东西。对于那些能确定的,必须做到的,即人生中“是”的部分,我们得有“耐心”。因为“耐心”多有主动的成分,比如学习、工作成绩要优,或做一个有道德、高尚的人,我们往往会主动地制定目标,并有耐心地一步步去实现。
  
  等待和耐心不可等同,但在许多时候,等待中包含着耐心,即只有有耐心才能等待。譬如婚姻中的“是”,即肯定的、好的婚姻,不是求得的,而是等来的。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爱情和婚姻,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能靠耐心等待,在耐心中“遇”到。
  
  说耐心是一种主动,表现在耐心中有行动力。比如好的婚姻,耐心等待时,一定要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如不断提高自个儿的素养,业绩要更为显著。这样,当“白马王子”或“佳人”与你“偶遇”时,你们才更有可能相互爱恋、彼此倾慕,最终踏上红地毯,喜结良缘。
  
  无论是“等待”还是“耐心”,皆有着自我色彩。比如仲春或者春末,这时的春既“是”春,也“不是”春。一天,气温飚升,到了摄氏30度左右。然而,一夜的北风大雨,气温又骤降到了个位数。面对这样的乍暖还寒,有人不禁叹道“最难将息”。可有人就不一样,比如苏轼昂扬地歌吟道:“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春风料峭,不过微冷;人生失意,不过小寒。只要凭着一份耐心,忍耐人生春天中的“不”,一切便都会过去,皆会成为旧迹。站在人生的坐标点上回望,风雨之后,莫不是满地阳光,莫不是生命“是”的回归。
  
  忍耐人生的“是”与“不”,不似是而非,不轻易地说“是”,不草率地说“不”,懂得适时忍耐,把握好一个度,就能拥有值得称道、肯定的,即让人点头称“是”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