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抒情诗人-名人故事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最后的抒情诗人-名人故事

海子离世已经20年了,20年来,他的诗歌一直有人在读,但让我们对他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个个符号:安庆、德令哈、山海关、姐姐、太阳、黑夜、麦地、骨头、鲜花……

  1964年3月26日,海子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高河查湾,父母是传统的农民,他的原名叫查海生。

  海子短暂的25年生命中有15年在农村度过。从孩童时期开始,因为家中困难,海子开始了课外的务农。农村,给他日后的创作留下了无穷的题材。阅读他的诗,你总能读到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这样的字眼儿,很多人因为他书写麦地的篇章,将他称为“麦地诗人”,甚至有人把他叫做“最后的浪漫主义乡村抒情诗人”。

  “海子把他唤来的一切幻象,都化作他所熟悉的家乡事物的意象,使他的诗在根源上与民间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海子的朋友,同样英年早逝的四川诗人苇岸在日记中写道。

  农村或许也赋予了海子一种特殊的性格,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很单纯的人,苇岸曾在日记中写道:“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像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喜欢,他也会很快和任何一个人交上朋友。”

  1979年,15岁的查海生以370分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那一年,《今天》创刊,油印的册子传遍了北大的校园,朦胧诗进入了学生宿舍,他和其他学生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新近来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哲学,同时结识了北大五四文学社的骆一禾和西川。海子开始写诗,三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后来,人们将他们称为“北大三诗人”。

  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位于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学生的要求下,每节课下课前,他用安徽口音朗读诗歌成了一个固定节目。

  诗歌圈里新来乍到的晚辈要捧着自己油印的诗集,四处拿给其他人看,这是当时传播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海子同样如此。他的天赋让他受邀加入了很有影响的“幸存者俱乐部”。有一次,活动在王家新家里举行,二三十个人挤在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因为人多,半天没人出来说话,这时年轻的海子说:“那我来念诗吧。”海子念了一首比较长的诗,大家没什么反应,他又自告奋勇再念了一首,因为节奏比较慢,大家还是没有热烈的反响。还有一次也是在“幸存者”活动中,王家新看到海子拿着一大沓诗请杨炼给看看,杨炼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多啊!”“当时海子脸都红了,像个孩子。”

  海子的家,在离北京市区60多里地的昌平,推开窗,只看到孤单单的太行山余脉。海子每天上午睡觉,下午读书,晚上工作,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的封闭的世界里只有诗。有一次,海子走进昌平一家饭馆,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一口回绝:“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德令哈,一座戈壁中荒凉的城市,北面是敦煌,西面是新疆。1988年6月,海子与骆一禾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这座孤城从此和海子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唐晓渡在拉萨和海子有一次短遇,他对海子当时的目光印象特别深刻:“不是那种坚定、平和的,而是清澈而迷茫的目光,他看你的时候不会在你的身上聚焦,好像是绕过你看到你背后。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

  海子的作品大部分是去世前两年留下的,“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西川语)“从这个意义讲,海子确实是一个诗歌英雄,设定大的目标,冲击自己的极限,同样怀有雄心勃勃计划的人可以有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和从容的心态,但海子却是骆一禾说过的‘穿过赤道的最直接的路径’去冲击。”唐晓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