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赞扬计划-成长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热情赞扬计划-成长

在我入职美泰(Mattel)时,公司每天亏损将近100万美元,奖金池空空如也,股权激励名存实亡。但是,我相信所有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上班第一天,在公司自助餐厅的员工大会上,我这样讲:“我知道如何走出困境,我们将扭转局面。作为外来的新CEO,我将因此备受赞誉。但是,我知道应该真正感谢谁,那就是你们所有人。对你们将取得的成就,我深表感谢。”
  
  领导美泰这家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前,我上一任东家是卡夫食品(KraftFoods)。在卡夫,我从初级岗位做起,经历了公司的每个层级,整整工作了23年。诚然,工作努力是一方面,贵人相助也不可少。我的父母和师长曾深刻而积极地影响了我,在卡夫时的15任老板都曾给予我支持、指导和教诲(不过其中一位坏老板除外,他也就在公司呆了一年而已)。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从不吝啬说“谢谢”。此外,我还天生好学。由于效果显著,我学会了更频繁地说“谢谢”。
  
  大多数人每天来上班时,都期望做好份内工作(即使我的那个坏老板并不这样认为)。大多数人确实表现不错,大多数公司也因此运转良好。那么,他们应该获得什么回报呢?化妆品品牌玫琳凯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认为:“在金钱和性之外,人更需要两样东西:认可与赞美。”
  
  要说明的是,我并不盲目乐观。事实上,同事们可以证明我相当强硬。但是,这与认可别人工作做得不错相矛盾吗?为什么不经常地真心说出“谢谢”二字呢?
  
  在美泰,我们利用“热情赞扬计划”来落实这一点。具体做法是:员工可以互发一封简短的电子证书,表示对同事的认可和感谢。凭此证书可以免费获得一杯软饮料或咖啡。此外,我们还在场面最大的公司聚会中,向表现出众的高管颁发“董事长特别奖”。在我看来,美泰公司之所以连续6年入选《财富》评选的“最佳雇主”,上述做法起了关键作用。同时,我还推崇让公司外部人士致谢的做法。比如,作为美国航空公司的一名常客,我获得了“赞美奖”的颁发权限,可以用它来感谢那些提供一流服务的空乘人员。
  
  无论我在何处表达谢意,以下做法都相当奏效:
  
  (1)每周都留出时间,专门用于感谢他人的辛勤工作。
  
  (2)尽可能手写感谢信。在数字时代,人性化的关怀更重要。
  
  (3)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公开表扬要及时具体。
  
  (4)记得把致谢邮件抄送给接收者的主管。他们受表扬时的心态往往是“别光跟我说,告诉我上司”。
  
  (5)培养感恩文化。这是维持上佳表现的制胜法宝。
  
  最近,我从美泰退下来。顺便说一句,同事们相当不错地完成了这一过渡。我要向所有人公开致谢,感谢你们让我的工作变得妙趣横生。如果我已经做到了文中倡导的理念,你们肯定知道我要谢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