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巴蛇吞象 》《 杀鸡取卵》与财富规律
中华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微言大义:一个简短的故事,一句通俗的谚语,往往便包含了无数深刻的哲理。
本章教程从实际出发,以部分经典成语故事及古代名言警句为载体,以弘扬中华财商文化、丰富学生国学知识为目的,着力解析蕴藏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类财富规律。
成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短小精炼,却又包罗万有,集生动、有趣、深刻于一体;每一个精彩的成语故事,都是广阔的知识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财富的认识也不例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成语世界,看看聪明的古人都为我们总结出了哪些财富规律。
《巴蛇吞象》
1. 成语出处
“巴蛇吞象”一词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原文如下:“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山海经》中的怪物
2. 启示
世界上哪儿有800尺那么长的大蛇呢?这自然是古人虚构出来的怪物了。况且,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些一般的蛇想要吞象,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久而久之,人们就以“巴蛇吞象”来形容人心贪得无厌,警示后辈要认清自己,懂得适可而止,避免被欲望和利益蒙蔽双眼,遭受惩罚。
3. 财富规律
好东西人人都想要,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得到的越多越好,这种贪心的想法是错误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生意场上,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朋友(或者合作伙伴),贪得无厌都是非常令人反感的行为:普通人会因此远离你,朋友会因此不再信任你,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也会因此而不愿再与你来往,最终使你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不仅如此,倘若贪求的利益超过了你本身的接受能力,你还会被利益所牵累,到最后,吃亏倒霉的还是自己。
《杀鸡取卵》
1. 成语出处
“杀鸡取卵”的典故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有个老太婆养了一只老母鸡,这只鸡不仅长得高大肥壮,叫起来十分动听,还有一个特别的珍奇之处,就是每天下一只金蛋。老太婆每天得到一个金蛋后,就什么事也不用干了,日子过得很不错。可她渐渐变得贪婪起来,心想:它既然每天都能下金蛋,说明肚子里的金蛋还很多。她为了取出所有的金蛋,就把鸡给杀了,没想到剖开鸡肚子一看,里面一个金蛋也没有。她十分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
2. 启示
只有鸡活着,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金蛋。由此可见,做事情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追求“可持续发展”。
3. 财富规律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短暂的利益再多,又怎能比得上长久而稳定的收益之和?启示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沉住气,远离急躁与贪婪,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