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怡心-卷首语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宁静怡心-卷首语

走过千山万水之后,还能静静地坐下来看一看自己内心的人,这种人真正具有宁静之气。
  
  昔日沈从文下放于湖北的干校,心里早已百孔千疮,但看到荷花,依然毫不犹豫地给表侄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20世纪30年代初,在青岛大学教书时,诗人方令孺与同样深受包办婚姻之害的闻一多惺惺相惜,闻一多为方令孺写下了《凭借》、《奇迹》,对这段经历,方令孺一直避而不谈,只在晚年对学生说:“闻一多的诗‘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着圆光的你’是写我的。”上面这两个人都是抵达了宁静之境的,没有宁静,沈从文不会有对苦难的耐心承受;没有宁静,方令孺就没有对曾经有过的缠绵爱情的守口如瓶。
  
  宁静不是消极避世。消极避世的人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他们的世界里,无所谓春花与枯草、盈水与断流、皓月与黑雨,再绚丽再诗意的事情也无法唤醒他们。而宁静是一种心性的磨砺,是一种洞察事物之后的高瞻远瞩,是理性对感性的一种安抚。
  
  鲁迅当年在不少文章中痛骂胡适,同样长于文字的胡适从未回应,鲁迅逝世后,有人极力攻击鲁迅,并寻求胡适的火力支持,胡适回应说:不能抹杀周氏兄弟在散文创作上的功劳,另外,他的小说创作、文学史方面的研究,都是上等的工作。胡适是宁静的,他的宁静源于他深深地理解了鲁迅存在的价值。
  
  宁静更不是碌碌无为。懒惰的人最喜欢给自己找借口,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老师偏心”;一生贫困,是因为“被富人剥夺”;在工作上毫无成就,一定是“环境压抑”……宁静的人恰恰是进取的,他们区别于人的地方在于:一般的人在乎短期的、外在的东西,宁静的人更在乎长远的、内在的东西;一般的人注重肉身的舒适,宁静的人在乎内心的安然。
  
  喜欢一句话: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人生需要追求一些东西,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有些东西值得争,有些东西不值得争。所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无非是强调我们对世间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伤应该有点平常心,丢弃些俗望,给生活一些平静,给灵魂一些恬适。
  
  逐利是人的本能,面对各种选择,一个人心性浮躁不需要跟谁去学;而宁静需要修炼,需要经过时光不断地浸泡。一个人在时光里慢慢变得像一片红透的枫叶一样笑对晴空,也笑对阴雨,这时宁静已变成他心灵的一种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