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的喧嚣-成长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穹顶之下的喧嚣-成长

提到《穹顶之下》,几个月前人们能想到的还只是一部美剧,不过现在不同了,这四个字代表着一部纪录片,一个话题,一个无处不在却又被人视而不见的大麻烦。
  
  《穹顶之下》刚发布的时候,迎来了一片叫好声。不过也许是转得太多,刷屏太快,渐渐有了一些“打抱不平”的声音“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人很多啊”“她就是营销做得好,推荐另外一个视频……”之后又有了气愤的声音:“这个人怎么能获得这么高的声望呢?我要揭穿‘柴徽因’的真面目!”
  
  后来吵着吵着,意识形态之争又出现了。“左派”说:“石油行业要放开了怎么得了!”“右派”说:“要一人一票地投票才是治理雾霾的根本办法啊!”再后来,出现了一些技术流,他们查阅了各种资料,在果壳、知乎这样的网站上发表观点“柴小姐这里的数据引用是有问题的”,既吸引目光,又显得格调极高。然后怎么样呢?我不知道。因为新的“流派”还没出来。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都散去了。
  
  在这场讨论中,大家讨论的是公众事件背后的八卦,是“意识形态”之争,是“你看我如何如何”的炫耀心理。但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难道不是雾霾吗?
  
  这是一个巨大的穹顶,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你可以不喜欢柴静,但是请你至少用自己的力量,为防治雾霾做点事。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未来的孩子们。
  
  我们至少可以达成两点共识:一、我们都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满是雾霾的社会中;二、我们应该为防治雾霾做点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我们要做点什么?冬天必须烧煤的话,能不能烧不含那么多杂质的煤?见到违规的废气、污水排放,能不能打12369向环保部门反映一下这件事?这些应该不难吧?
  
  我们处在同一片穹顶之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当有人跳出来指出我们所处环境的真实情况的时候,无论这个人是谁,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装作看不见。
  
  但愿我们终能冲破这个穹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