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报恩-中国新传说
林丽是市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实习记者,做事勤快,对工作充满热情,被领导和同事一致看好。
这天一大早,林丽接到一个电话报料:市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冲进了临路的民房,而房主人因一個神秘电话幸免于难。这可是个有价值的新闻,林丽急忙联系了摄像小哥,驾车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到了那里,林丽发现,货车的整个车头钻进了路边的一间民房,现场一片狼藉,让人后怕的是,靠墙的一张简易木床已经被车头挤得稀碎。几个交警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正里里外外忙碌着勘察现场。
林丽找交警了解情况。交警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疲劳驾驶。凌晨这个时候,跑长途的最容易犯困,而这个肇事司机为了赶时间,已经连续驾驶了六个小时。
屋主是一对外来务工的夫妇,丈夫叫张恺。虽然事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仍惊魂未定地连说命大。好一会儿,张恺才详细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凌晨时分,张恺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再看看时间,五点还不到,外面的天都没亮。张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不耐烦地接通电话,只听电话里一个女声说:“王经理,车快到了,您赶快起来吧。”
张恺火了:“打错了!你这人怎么回事啊,大清早的让人不得清静!”
“没错啊!”对方说着,自言自语地报了一遍号码。张恺一听就明白了,对方把手机号最后两位数字弄错了,他的尾号是“66”,而对方报的是“99”,于是他没好气地挂了电话。
媳妇也被电话吵醒了,不满地嘟囔着,起身到院里的厕所方便。不一会儿,媳妇回来了,抱怨说:“马桶又不抽水了,快起来看看去,臭死了!”
张恺不情不愿地披衣起了床,打着哈欠对媳妇道:“你也别睡了,一起来帮忙。”
两口子刚到厕所不久,就听到外面“轰隆”一声巨响,回头一看,房子被货车撞毁了……
张恺说着,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现在想想,多亏了这个电话,要不然……”
林丽也不由得替他们庆幸,想起那个救命的错拨电话,便问张恺有没有和对方再次联系。
张恺点头说:“当然啦,我得好好感谢她。她说她是一家公司的秘书,奉命送一个客户去外地,谁知却鬼使神差地把‘6’看成了‘9’,错拨了我的电话。更不可思议的是,那女子名叫李锦,把名字反过来读,不就是‘锦鲤’吗?”
林丽有点不解:“这能说明什么呢?”
张恺意味深长地说:“我再把昨天发生的一件事给您讲一讲,您也许就不会这么说了。”
林丽一听后面还有故事,精神为之一振。
张恺说,昨天下午他休息,便到附近河边钓鱼,不大一会儿就钓上来一条一尺多长的红尾鲤鱼。没想到,那鲤鱼正处于排卵期,晶亮绵软的鱼籽顺着鱼尾一直往下流,张恺见状,动了恻隐之心,急忙摘掉鱼钩,把鲤鱼给放生了。
张恺津津有味地说:“记者同志,您看啊,我放生了鲤鱼,紧接着一个叫李锦的女子拨错电话,让我们逃过一劫,这难道只是简单的巧合?不是我故弄玄虚,这分明就是‘锦鲤报恩’啊!我觉得你们电视台应该为这个事儿做个特别新闻,教育更多的人积德行善。”
林丽听得连连称奇。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锦鲤报恩”,这都是个暖心的故事,对大众的教化作用非常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她想了想,认真地回答说:“这个新闻我肯定会尽全力去做的,但具体怎么做,还得请示一下领导,毕竟我们电视台面对的是公众,可不能宣传迷信啊!”
林丽说完笑了笑,马不停蹄地回到单位,向主任进行了汇报。她相信,这个新闻如果播出来,肯定能引起不小的轰动。
主任沉吟了一会儿,说:“小林啊,我也宁愿相信这世上善恶有报,不过以我的经验,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所以我的建议是,对这类新闻要慎之又慎。”
林丽被兜头泼了盆冷水,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她刚想说什么,主任拦住她,继续说:“做新闻不是讲故事。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原则是基于事实,尊重事实,建议你就这件事再做一次深入采访和调查,比如这个神秘电话的真实性,还有这个张恺的职业,甚至报料者的身份等等。先把事实弄清楚了,再做节目也不迟。”
林丽虽然有些失望,可是冷静下来想想,主任的话也不无道理。
那怎么查呢?林丽想了想,决定从那个神秘电话查起。于是她找到一家移动营业厅,暗中打开手机摄像头,对营业员说要充话费。
营业员输入她报出的号码,问道:“叫李晓兰对吗?”林丽愣了一下,连忙说声“没错”,递上事先准备好的二十元现金。
接着,林丽又找了个僻静处,打开手机录音功能,拨通了那个号码:“请问是李晓兰女士吗?”
对方十分肯定地回答:“对,我是,请问你是哪位?”
林丽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说:“我是都市频道的记者,有个事情想找您核实一下。今天早上市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据当事人称,是您无意错拨的一个电话,让他们与死神擦肩而过,请问有这回事吗?”
“有的有的,早上将近五点的时候,我去送一个客户,却迷迷糊糊地拨错了电话……”
林丽接着问:“那您是不是还有一个名字叫李锦?”
对方明显迟疑起来,林丽趁热打铁地说:“我们的节目是对公众播出的,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对观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希望您能配合一下采访。”
对方下定决心似的说:“打错电话是事实,但我并不叫李锦,只是当时为了表达歉意,才答应帮那个人圆一下。既然我无意中救了他,你这又是电视台采访,我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我也得对我说的话负责。”
采访完李晓兰,林丽心里基本有了答案。为了进一步求证,她再次赶往事故现场,采访了张恺的几位邻居。结果如她所料,大家一致称,张恺两口子是做蔬菜批发生意的,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开车去郊区大棚装蔬菜,然后运到市内的菜市场批发掉。
“那么有谁知道今天早上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吗?”林丽又问。
一个大嫂摇摇头道:“这个真不太清楚,谁没事会起那么早?不过应该和以往差不多吧……他家房子被撞塌是早上五点多一些,当时俺当家的立马给张恺打电话,他赶回来最多也就六点钟光景。”
这下林丽心里有谱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张恺要么在郊区大棚,要么在菜市场,根本不像他所说的那样在自己家里。至于起身修马桶躲过一劫的事,不过是编造罢了。
大嫂还告诉林丽,他们两口子上午把菜批发完,下午就没什么事了,张恺要么出去钓鱼,要么在家拍抖音玩儿。他是这一带小有名气的网红。
一切真相大白。也许是为了博眼球,也许是为了涨粉,张恺巧妙地把神秘电话、交通事故和钓鱼这几件事联系起来,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精心编造了一个动人的“锦鲤报恩”的故事。可惜的是,故事再动人,毕竟只是故事,而不是事实。
林丽想了想,打电话告诉主任,这期节目就叫《当“锦鲤”遭遇“事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