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过1%-励志人物榜
当金黄的麦浪、苍茫的雪地、大红的棉袄,这些油画般的色彩出现在电影《白鹿原》中时,人们都为之惊讶;《无人区》以极高的画面质感和饱和度,释放出美国西部片粗犷凝重的风格,却取景于国内……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马平这位现年39岁,出生于西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年轻人,却有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的美誉。
电影调色师最早诞生于美国。2000年,好莱坞影片《逃狱三王》最先使用该技术,随后美国的职业电影调色师队伍发展到100多人。电影调色师是个年收入逾百万的时尚职业,国内从业人员仅十多人。
14岁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的马平,可谓“天才少年”。上大学后,马平渐渐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电脑和影像艺术,大学填报的力学专业原来是一个错误。毕业后,他毅然去电视台当了一名临时工,做自己钟爱的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
2002年,马平如愿进入中国影视集团旗下专做后期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负责特效处理。因喜欢影像制作,英文不错,又有IT底子,渐渐修炼成了圈内高手,领略到了电影调色技术的美妙。
电影调色,就是通过专业设备和软件,在后期给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调光、调色与美化,让它在放映时产生许多实拍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奉上一道道礼堂上的饕餮盛宴!他们被称作“影片化妆师”,其技术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气质。
2005年之前,中国没有本土职业调色师,国产电影拍摄之后都是送到美国、韩国进行调色,花费高昂,调色周期还经常被无理延长。
“别人能搞,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搞呢?”不服气的马平硬要拿下这项独门技艺。从2003年起,他先后到美国和韩国的影视学院进修。一年多时间,马平就能像模像样地为影视剧调色了,达到了用饱满的画面色彩十分到位地烘托剧情的高水平。
作为国内首席调色师的马平,回国后接的第一个大单,就是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国内第一部数字电影《太行山上》调色。给数字电影调色,这是马平在国外学的技术,因为很对路,没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就给“搞定”了,并获得了好评。
一路下来,马平为多部国产大片成功调色,渐渐地在业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江湖首席”地位,但问题也在不知不觉中找上门来。
2007年8月,马平接手了由陆川导演的影片《南京!南京!》,却成了一块“烫手山芋”。该片是用彩色胶版拍摄和制作拷贝的,却要“变成”黑白影像。
将彩色调成黑白,不就是色彩饱和度降到零吗?问题可没这么简单,色彩饱和度降低之后,呈现的黑白偏了色,这种似是而非的色彩感极大地干扰了观影的感受,而且使得整个影像显得很“脏”,完全没有了黑白影像该有的那种纯净的质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胶片材料的问题。
这可是一部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抗战史诗片,弄不成功丢人是小,要是搞砸了,这个损失谁也担当不起!
技术难关一时无法攻克,导演和投资方又催得很紧,马平只得求助国外的专家。但他们的答复令马平十分失望:彩色胶片拍的片子,不可能百分百还原成黑白。现在是专攻数码拍摄影片的调色技术,谁还有心思去攻克胶片的调色技术。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马平不知疲惫地折腾了半年后,终于将《南京!南京!》的色彩残留缩减至1%,可这一个百分点的着色,却怎么都去不掉。
这个1%的“污点”,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连一些电影人都难发现。美国专家都拿不下的问题,弄到这个程度,马平总算是基本攻克了“用彩色拷贝片调色成纯黑白影像”的技术难关了。
实际上,马平也没必要在这个1%上折腾了。有资料显示,现在大约99%以上的影片都是采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而胶片几乎绝迹。
让影片留下1%的“污点”,这不是马平的性格,他说:美国人能够弄出电影调色这个技术,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攻克“用彩色拷贝片调色成纯黑白影像”的技术呢?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平连做了200多次调色试验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印片工艺固有的缺陷,将彩色片调成干干净净的黑白片!这意味着他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彩色拷贝片呈现纯黑白影像的工艺。
2009年4月22日,待字闺中一年多的《南京!南京!》在全国首映后,票房一路飘红,最终斩获3。6亿元,导演陆川获得了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贝壳奖,马平也获得了150万元的报酬。
《太行山上》《满城尽带黄金甲》《南京!南京!》《建党伟业》《白鹿原》《无人区》……从业11年来,马平调色的电影已经超过200部。而今,他的工作室每年创收500万元以上。
从一名新兵,到成长为国内最专业的电影调色师之一,马平付出了许多。对于“中国首席调色师”的称呼,他说:“对这样的称呼我不感兴趣,最感兴趣的还是我钟爱的电影调色工作。不放过1%的疑点难点,力求将其做得更加完美,这是我今后所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