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无良方-生活锦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现今,酒已经成为入世的实用主义者,成为人际交往的必要环节。酒事即人事,酒品即人品。那么,喝酒脸红的人,是否意味着酒量大?市面流传的解酒药,真的能让你千杯不醉吗?
脸红≠酒量大
喝酒上脸,一喝脸色就像关公的兄弟们,你得小心了。酒桌上,常用来劝酒的辞令“脸红说明代谢快、酒量大”,其实并无多少依据。
背后的缘由还得从酒精代谢说起。人们饮酒作乐,不管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其实入肚的主要是酒精,更专业的叫法是乙醇。作为一种化学物质,酒精主要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首先,乙醇脱氢酶将它“撕裂”为乙醛;此时,决定你脸红与否、酒量大小的关键因素闪亮登场了,那就是乙醛脱氢酶。它能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变成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
在上述环节中,如果乙醛脱氢酶出了纰漏——数量与活性不足,就会导致乙醛过多蓄积。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得多,只消一丁点量就能让人醉态连连,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有些人酒量大,很大程度上是这种酶相对够用而已。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相对较低的人,由于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谢,其体内就会发生乙醛蓄积,更容易出现醉酒症状。因此,一旦听信“脸红说明酒量大”的俗话,可就上了贼船了。
喝混酒
人们常说“喝混酒容易醉”,这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事实上,喝混酒易醉,并不是由于不同酒水的先后混喝造成的。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喝混酒时人们更容易不由自主地多喝,人体摄入的酒精量也更多。下一次,当你不得不混酒喝时,主动控制饮酒量,便无形中减少了酒精的摄入,也便没那么快醉倒!
还有说法称,先啤酒后白酒,容易醉得快。理论上,啤酒等含气泡酒水更易刺激胃黏膜,导致人体吸收酒精更快,酒醉出现得更早。可真相在于,是否酒醉与体内酒精量的多寡有关,与酒水的具体种类关联并不大。换句话说,喝5瓶啤酒可能等同于4两白酒,两者所含酒精量相同。事实上,只要含有酒精,不管喝什么、怎么喝,喝到一定程度后,酒醉是必然的。
不倒有诀窍?
觥筹交错前,主持者常会说: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人们的常识是,空腹饮酒的话,酒量会大减,也容易醉酒。长久的酒桌征战史也告诉人们,甫一上桌,就该像恶狼扑食,埋首低头地猛吃一番——多吃高脂肪食物,多喝水或用酸奶垫底,能让人不容易醉酒。
仔细推敲,这有一定道理。首先,饮酒前多吃有助于延缓酒精在胃和肠道的吸收,能使大部分酒精与食物混合,降低单位体积内的酒精浓度。换言之,食物此时就像是缓释胶囊——原本十分钟就吸收一空,现在可能被缓慢延长了。这意味着,体内的酒精在吸收与代谢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此时,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让人微醺,但尚不足以让人醉倒。
作为一种小分子化学物质,乙醇能自由透过细胞膜。这意味着,当它从口腔起始,经食道进入胃、肠后,便能迅疾进入血液循环。从医学角度讲,酒精入肚,在5分钟左右即可吸收入血液。一般的,饮酒45分钟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达到顶峰,某些人可能再喝30分钟才出现最高浓度。这就与酒精是否被延迟吸收很有关系。如果“肚里有货”,如脂肪(肥肉)、高蛋白和高纤维食物,就能延宕酒精在胃内被吸收的过程,延缓酒精浓度峰值到来。另一项小提示是,碳酸饮料和高温将会使酒精吸收加快。
解酒无良方
医学上,醉酒被称为酒精性中毒。酩酊大醉后,很多人言之凿凿地告诉你解除醉酒或宿醉的独门妙计:喝浓茶、服用保肝药、吃香蕉或多喝水。很不幸,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方法有用,有些甚至是有损健康的。醉酒从根本上说是饮酒所致,要想杜绝醉酒,那就远离酒瓶,或者少喝为妙。
早在2005年,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就通过实验验证过常见的解酒方法。这些办法包括3种药物、4种食疗方法等。结果显示,人们常用的解酒方法对缓解醉酒后某些症状(如恶心、头痛)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解除醉酒状态。换言之,它们只能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要起到切实的解酒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不少打着解酒旗号的保健品,若仔细看成分说明,大多是L-谷氨酸与维生素C。事实上,这些本来就存在于日常的食物之中。如果你相信它们有效的话,还不如多吃两口菜呢。
有些解酒药的使用说明中会有“本药品药效强劲,服用时请同时饮用两大杯水,睡前再饮一杯”之类的话。实际上,这些药品的“神效”已不重要,重点在于你喝了很多水,被人体吸收后,扩充了血管容量,从而降低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醉酒后的口干和胃部不适症状。有些人还会在饮酒前服用达喜等胃药,它们也只能对饮酒产生的胃黏膜烧灼感有一定缓解作用。
标榜具有解酒功效的药物,多半只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解酒药多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活性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但绝不会使你酒量倍增,千杯不醉。当你酒醉瘫软,心中茫然时,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身体需要时间来代谢清除超量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