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7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记叙文作文7篇

【推荐】记叙文作文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叙文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叙文作文 篇1

  三年级期末考试时,我三门总分排名第一,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那时我真高兴,恨不得跳上讲台,大声高唱:“试卷,试卷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发奖状那天,我三步跨上讲台,捧着那张奖状,幸福地要晕倒了。我站在领奖台上,像一位将军打了胜战一样,昂首挺胸地站在上面,其实偷偷地低下头来,看同学们羡慕的眼神。

  那时的感觉真好,不过还有更好的。

  回到教室,同学们立刻围过来问东问西,我呢?就像大明星一样接受记者采访。

  回头一看,我的“粉丝”真不少,我到哪,他们就到哪,连上厕所也不放过采访我这位“大明星”的机会。他们的问题我都听厌了,懒得跟他们烦,看都不看一眼。

  那时我准备以后认认真真地表现自我,下次再拿奖学金给他们看看。虽立下雄心壮志,可做起来不易啊!

  但我仍然每天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已“战功累累”,离目标非常近。终于,我荣获奖学金。

  那次,我成功了,我好高兴,我以后还会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成为一棵苍天大树,我始终相信自己,要展现自我的才华,因为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记叙文作文 篇2

  妈妈,我知道您很爱我,但是您却在很多时候伤害了我。

  您总是爱拿我去跟别人攀比,每次考试结束后,几乎都是我最不好的时候,您总会问我谁谁谁成绩怎么样啊,你们班成绩最好的是谁啊,然后您总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呀,你看人家都比你好,或是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啊之类的话。

  您还喜欢把我的过错一直记着,或是爱把我的过错都告诉别人,这使我很不开心。我不喜欢别人因此嘲笑我,我希望过去的事情就都过去了,不要再提起。

  您还有一个喜好,就是爱翻我的东西。有时我整天都会提心吊胆,害怕您把我心爱的东西拿走了。翻了我的日志,删了我安装在电脑里的软件,或是又把我喜欢的电脑页面给换了,给它设一个密码。我曾请求您不要再翻我的东西了,我自己会管理好的,在说了。那些也是我的个人隐私。而您却总是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啊?翻翻你的东西又怎么样?”是,您是没把我怎么样,但是您的行为令我很不喜欢,甚至讨厌。

  妈妈,您不是很想做一个好妈妈吗?那么就把它们改了吧!

记叙文作文 篇3

  皎洁的月光照映在了夜色下的荷塘,荷花在摆动着婀娜的舞姿。可你想过吗?是一片片宽大的荷叶撑起了这轻轻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荷花。而母爱也正是如此。

  我们就是荷塘里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支撑起荷花的荷叶。我有一个好母亲,她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水灵灵的眼睛像黑宝石一样闪闪发亮;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记得有一次放学,大雨哗哗地下着,而我却没有带伞,眼看着别的孩子都被他们自己的母亲接走了,只有我独自一人坐在校门的木椅上,眼眶里布满了泪水,多么渴望有人来接我回家啊!我抬头望着看不到头的马路,大雨倾盆,失望的我却是那么可怜。不久,我看见马路远处有一个影影约约的身影向这边跑来,她越走越近,我伸出头看去,没有想到她就是我的母亲。我大喊着投入母亲的怀抱,眼泪一滴一滴往下流,尽管雨水是那么冰冷,但这时我一点也感觉不到雨水的存在,已经没有知觉的我紧紧抱着母亲已经湿透了的身子,母亲安慰我说:“孩子,对不起,我有事,所以来晚了。”我流着眼泪摇摇头,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

  一路上,母亲只顾着给我打伞,却忘了自己。回到家后,母亲全身都湿透了,雨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这时候我才发现母亲的脸颊瘦如削,苍白失色。她寂然的眼神好像黑暗中恍恍的火苗。母亲,在背后默默的给予我最贴心的爱。母亲的爱,似荷叶般宽,在她的庇护下,我汲取着爱的力量。我是母亲心中的红莲,而母爱,就似托起红莲的荷。

记叙文作文 篇4

  有一个地方充满欢笑;有一个地方充满关心;有一个地方……那地方就是家,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盼了一个星期,终于盼到了周五,终于可以在家中好好休息一番了。我一边幻想着,一边将作业本、练习册什么的胡乱的“丢”入书包。然后背上书包一路小跑冲出了学校,踏上了回家的路……

  “呼~~”一阵风刮过,夹杂着一股浓浓的饭香,于是走在大街上的我便会想到,家中老妈一定做好了一桌美味佳肴正等着我回去吃呢。而每每一想到这里,我心中的烦恼便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去……

  “老妈老爸,我回来啦!”“回来啦!饭马上就做好了。”“今天吃什么肉菜呀?”“就知道吃,今天你爸给你做了红烧红绸鱼(一种软体无骨鱼)了!”“太好了!”一阵狂欢后,我回到我屋里放下书包。这时,从我一进家门开始就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小泰迪“阿福”,一下子蹿上前来,激动的又扭屁股,又摇尾巴的。还把它那小西瓜般(一点也不夸张)的头在我的校服外套上蹭来蹭去,那样子,实在惹人喜爱呀……

  在家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便到了周六的晚上。每个周六的晚上,我家总是最热闹的,把整栋楼的居民都吵得睡不成觉。夜,静悄悄的,一屋子暖暖的灯光使我们一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我们三人坐在大厅中的沙发上,我被爸妈夹在正中间手里拿着一堆零食,妈妈在我右侧啃着“周黑鸭”,爸爸在左边把玩着核桃。没有烦恼,没有忧郁,我们在这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畅所欲言,阿福在一边啃着“鸡肉片”。那洋溢在空气中的爱意,是我心中感慨生活竟是如此美好,家竟是如此温馨……

  鸟儿有巢,虫儿有穴,人类有家。累了,就回家歇着;困了就回家躺着……

  家,一个并不很大的空间,但就是这有限的空间,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又叫做幸福……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工作了以后,我不能天天回家,但,曾经在家中度过的每分每秒的美好时光,都将永远是我记忆中最深的地方……

记叙文作文 篇5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的主题。

  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结尾方法:

  1、祝愿法

  的结尾,表达作者的祝愿、愿望,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就是这样。

  2、评议法

  记叙文结尾,篇末往往有个简短的评议或评述。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有这样的结尾: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潮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扣题法

  的结句与标题呼应相扣,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结尾,就用了这样手法。请看: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象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4、道具法

  始终贯穿着某一件事物,并以这件事物作为故事的终结。例如江耀辉的《红军鞋》:

  “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这个结尾就以贯穿始终的红军鞋作为故事的终结。

  5、终结法

  的结尾,把故事的终结交代给读者,以此来作为故事的结尾。如罗广斌、刘德彬、杨益京三人写的《挺进报》的结尾就是这样:

  “革命同志以无比的机智战胜了敌人,保全了党组织。”这个结尾就交代了故事的终结。

  6、直抒胸臆法

  结尾,作者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希望和内心感情直接写出来。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就是这样结尾的: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这个结尾就表达了作者的希望。

  7、烘托法

  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如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就是这样结尾的: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越壮烈,越激昂,好象整个宇宙充满了这高亢的呼声。

  8、推测法

  结尾时,对文中所写的人和物想作个交代,但又没有确凿根据,或者就是为了制造一种悬念,于是就用了推测法。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子的“大约”二字即说明是推测了。

  9、对比法

  结尾时,把人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之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结尾:

  “你的忠实的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诡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10、绘景法

  以描写景物作为结尾。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11、时空法

  结尾处点明时间或地点。如《海市》:那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庙岛群岛。

  12、怀念法

  结尾处表达出深厚的怀念之情,给人们留下不尽之思。如方纪的《挥手之间》就在结尾处表达了这种感情: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主席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用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在他面前,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的方向奋勇前进。

  13、意外法

  结尾,使人感到出乎意料。如莫泊桑的《项链》: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14、总结法

  结尾处把全文内容作个总结,有的还把全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如马识途的《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的结尾:

  四川的党政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向自然作斗争的总体战中,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15、呼吁法

  结尾,向读者发出呼吁。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6、照应法

  结尾时,为了使前后呼应,中心明确,线索清楚,结构紧凑,常常要对前文加以照应。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线索,照应主人公。如戈果理的《泼留希金》。结尾时就照应了主人公:

  现在站在乞乞科夫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人!

  《变色龙》的结尾就照应了开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7、特写法

  在结尾处,把文中所写的人物用“特写镜头”描写出来。如《草地晚餐》的结尾: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犹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回眸一笑百媚生——结尾技巧

  1、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应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一般来讲,自然结尾法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1)叙述式。写人记事结束,也随之结束。

  (2)描绘式。在写人记事作品中,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来收束全文。

  (3)说明式。在说明文中,事物被说清楚了,也就结束。

  2、呼应篇首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复现式呼应。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第二,递进式呼应。的结尾在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深化主题。

  第三,虚实式呼应。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第四,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议论首尾并举,共同为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的结构之美。

  3、抒情结尾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结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之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4、发表议论

  运用议论,往往能够取得深化作文主题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表达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赋予读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鲜明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气势磅礴,表现作者的胸襟气度;有的细腻柔和,抒发人物的情感;有的则刚直明快,对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

  结尾中的议论有如下的表达角度。

  一为抒发情感式。或深沉,或奔放;或欢愉,或哀婉;或怀想,或追思,充分的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为总结全文式。这样的议论在总分总结构的中经常使用。它一方面总结全文,一方面又以极精粹的语言,再次强调论题,深化全文主要内容。

记叙文作文 篇6

  有人说,亲情,友情,爱情,最珍贵的是亲情,不论多刻骨铭心的爱情,多同甘共苦的友情,随着岁月的逝去都会转化为亲情。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无法改变,无法替代。

  前些日子,我在公交车站等车,突然传来了几声衰老的哀求声,沙哑的,缓慢的,令人不由得心一紧。我停下看书,抬头向声音的来源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男子,他们正在和我身边的人乞讨。

  老人的头发花白,十分杂乱,黄褐色的皮肤上尽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毛线衫,很脏,有很多小洞,黑色的布裤上也有大大小小的补丁。他的手上拎着一只白色的塑料袋,塑料袋里是一只白色的塑料碗,碗里是几个包子。

  那个男人仿佛有些智力障碍,并且眼睛看不见。他的头发和老人一样的苍白凌乱,他穿着一件绿色的毛衣,一只手紧紧地掰住老人的肩,一只手拿着一个铁碗,碗里是大小不一的钱币,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的脚往外翻着,根本不能够走路。

  老人带着身后的男人步履蹒跚的走着,男人也不停地摇着铁碗,发出硬币碰撞的声音,这样持续了好久,不变的是硬币的声音和男人放在老人肩上的手。

  有几个人在铁碗里放进了几个硬币,但是大多数人则从口袋里掏出耳机,戴在耳朵上,装作没有听见老人的哀求声。突然,男人好像意识到好久没人往铁碗里扔钱了,变得不安起来,老实的脸上露出一丝焦虑,嘴里发出“恩恩”的声音。老人察觉到了,老人无论怎么安慰都没有用,我原以为老人的脸上会有烦躁的表情,但是没想到的是,老人一只手拍着男人的背,一只手轻轻从碗里捏起两个硬币,接着重重的往碗里丢进去,用温柔的声音对男人说:“听,有人给我们钱了!”。

  我的双眼湿润了,从口袋里拿出我的早饭钱,放入铁碗里,男人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老人也笑了。

  他们一定是亲人!

  他们的亲情,使他们可以相依为命,男人一定非常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可以照顾他的人。老人也一定非常幸福,因为她有一个可以让她用一生去照顾的人。

记叙文作文 篇7

  转眼间,寒假已经接近尾声。时间过得可真快,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个寒假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其中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

  刚放寒假,爸爸就送给我了一辆红色的自行车,我非常高兴,我写完了作业就下楼去学骑自行车。

  刚学的时候,妈妈给我在后面扶着,骑上去自行车左摇右晃,我很害怕。这时妈妈对我说:“别怕,两手掌握住车把的平衡,不要往下看,要往前看。一只脚踩地,一只脚踩自行车另一侧的脚蹬子,慢慢向前蹬。”

  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骑上去,可是它还是左右摇晃光想歪,“怎么办,怎么我一上去它就想歪呢?”我心急的说,妈妈在一旁对我说:“别心急,要细心胆大,别光看脚下,妈妈给你扶着呢。你个子高也摔不着你,一歪你的两只脚就支住了。”就这样妈妈一边鼓励我,一边教我学自行车的方法,学了一会儿还是不行。我对妈妈说:“您累了,休息一会儿吧!让我自己先学一会儿。”妈妈说:“那好吧小心点。”

  “想不到学骑车这么难,我就不相信啦我学不会,今天,我一天能学会!”我自己小心翼翼练起来,蹬着蹬着,哇!车子转起来了,不乱摇了,我越骑越稳越快,我站住高兴地对妈妈说:“我学会骑车了。”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对我说:“你真棒!”

  我终于学会了骑车。我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