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记事日记8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精选记事日记8篇

精选记事日记8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事日记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事日记 篇1

  5月1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我们来到浙江旅游。一下车,吃完饭后,我们就乘着车来到了清澈见底的柳溪江边,准备漂流。

  在漂流之前,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根一米长的竹筒式水枪,红把手,蓝喷头,绿枪竿。吸水时,抓住枪竿,把红把手往外拉,喷水时,把红把手往回按,清水就喷了出来。我的枪有一个特别的用处:如果你吸进泡沫,那么它喷出的就是清水。

  终于漂流了。我的怀里像揣了一只跳个不停的兔子,七上八下的,生怕一不小心掉到万丈深“水”里去。漂过了平稳的一段,后面可就不好走了,水花四溅的。我为了不让衣服湿掉,就赶紧让水枪吸饱了水,然后对准浪花一阵“机枪扫射”。

  漂着漂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到了西边,用余晖给大江编织了一件金衣,碧绿的树叶和雪白的云朵倒映在湖中,好像是金衣上的一条条波纹,好看极了!我忍不住用水枪去吸那些金水,可惜呀,喷出来的时候,连一点儿金光都没有了。

  不知不觉,竹筏靠岸了,我上了岸,心里还回想着刚才的美景呢!

记事日记 篇2

  拜年自然是过年的重头戏之一,你可知道以前到现在拜年都有过哪些方式吗?听爸爸妈妈讲,改革开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们就穿上一身土里土气的花衣裳,到晚辈那里磕三个头,说句:给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压岁钱。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提高,所以,拜年时还带一些礼物,以表寸心。农村的人们其实方式不变,但压岁钱提高到了1—5元钱。

  近几年,从城市到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话。每到过年的时候,各家的电话都响个不停,虽说祝福的话语不长,又没有上门拜访亲切,但表达了人们那颗真诚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买了手机,短信拜年这一新时尚潮流席卷面来。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在接到很多人发给他短信之时,很快学会了发短信。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电话薄,全身投入地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信,回短信。由于他打字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话给别人发短信:祝猪年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爸爸也接到了别人给发的信息,例如文超叔发来的: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整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还有:我送你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个幸福,一个美满等。不瞒您说,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条短信,发了一百多条短信,怎么样,厉害吧!

  我想,接下来的拜年方式可能还会变化。明年可能用可视手机直接对话。还可能是网上拜年等。

  通过拜年方式不断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更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灿烂似锦的明天。

记事日记 篇3

  一场秋雨一场凉,周末,望着窗外秋雨中洒落的枫叶,我突然产生一丝冲动——想把这秋的景色收录画笔之中。于是,我在家中遍地寻找水粉,可是不巧水粉却偏偏用完了。

  我大声叫道:“妈妈,我们一起去买水粉吧。”不料,妈妈却说道:“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购物了。”我不情愿的说道:“好吧。”在去超市的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既害怕遇到了坏人,又担心算错了帐或找错了钱。进到了楼下的小超市,我直奔文具区,哇!水粉居然有这么多种:18元、22元、35元,买哪一种呢?我转念一想,妈妈平常不是叫我节约吗?于是,我选择了18元的水粉。突然,我想起妈妈刚出差回来,所以我顺便给妈妈带了她最喜欢吃的威化饼干,结账时我付了阿姨50元。阿姨本来应该找我27元可阿姨却给我找了28元,我便给阿姨说:“阿姨,您多给我找了一元钱。”阿姨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听完这话后我心里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通过这次购物我发现自己长大了,不在象以前那样胆小如鼠了。而且我还知道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呀!

记事日记 篇4

  云台山是一个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它位于修武县境内,总面积为240平方千米,含红石峡、潭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等景点,真是名不虚传!昨天,天气凉爽,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来到云台山,甭提我有多高兴了。

  我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来到云台山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红色的大字——“云台山”,别提有多壮观了。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给我照了相,凭票走到了第一个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了美丽无比的红石峡,红石峡是华夏第一奇峡,这里外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山石美丽,石头全是红色的,所以叫红石峡。我们走在蜿蜒的小路上,在一个拐角处,我发现悬崖上水花飞溅,水珠像丝一样滴落下来,真是美妙无比啊!

  瞧,我的身后有个大瀑布,瀑布非常汹涌,也非常壮观,瀑布又宽又高,水流湍急,非常迷人。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潭瀑峡,它是华夏第一秀水,谷内风光怡人,宛若江南。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耳鬓厮磨,窃窃私语的情人瀑;四季长流,珠帘高挂的水帘洞;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丰收图;还有龙凤呈祥的龙凤壁等。我的身后还有一个小瀑布,这个瀑布有一米多高,三十多米宽,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真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啊!

记事日记 篇5

  从有记忆起,妈妈总不断给我买水果。水果既好吃,又补充维生素,还能防止上火,是个好东西,我也吃得不亦乐乎。

  在南京,桑葚算是一种很稀有的水果,十块钱买到的也只是小小一盒。而且一年见不了几次,它漂亮,好吃,但很难吃到。我很快就爱上了它。三年级时,我发现我妈工作的八一医院里有几棵桑树,它们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桑园。那里的桑树因无人打理,显得有些营养不良,但它却挺争气,还结起了桑葚。我很想摘到那些泛红的桑葚,可惜当时的我很胖,不灵活。便打起鬼主意叫来我的死党秦茜茜,让她帮我摘桑葚,我则充当望风的角色。当秦茜茜爬上半米高左右的绿化带的护拦上,手快要够到桑葚时,双腿却剧烈地抖起来,因为护拦的铁管子毕竟太细了,直径不过三四厘米。秦茜茜想下来,却脚下一滑,头磕到了一根树枝,血染红了半边脸,“咚”一屁股坐到我身上。尽管有了这次教训,但我俩对摘桑葚的兴趣仍然没减,每年春末夏初都“光顾”这个小小的桑园。

  今年五一,我和爸爸回到老家滨海,爸爸说郊区有桑园,可以自己采摘,在里面免费吃,出来则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我一直期待着这一天。

  五月初,桑葚熟了。我们一行六人挤在一辆小车里,开了半个多小时,在郊区停了下来。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果园。在果园入口处,我们每人领了一只装桑葚的桶,兴致盎然地进入园内。眼前一排排枝叶繁茂而丰满的桑树,一望无际。树上的紫桑葚犹如羞涩的少女,半遮半掩地藏在绿叶间。细细看,大得吓人,摸起来,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摘下一颗,放在手心里,觉得它似乎在跳动。轻轻地咬上一口,甜甜的紫红色的汁液顺喉而下,仿佛与心脏溶在了一起。

  我们边走边看边吃。我一直以为桑葚都是紫颜色的(南京只有紫色桑葚买),没想到在这里发现了黑色的桑葚。黑桑葚比紫桑葚更大,都快赶上小型的花红了。黑桑葚黑得很彻底,在桑葚的世界里很显眼,如骄傲的公主在风中跳舞,展示着它丰满的身躯。黑桑葚的位置很高,就是我爸那种一米八的大汉也够不着。于是我壮起胆,学着秦茜茜的样子,踩着树枝,一点一点地向上爬。爬到最高处,看到的全是黑桑葚。黑桑葚已经开始发软了,但它散发出那种特有的桑叶清香原来比紫桑葚还甜美。第一次吃到这么甜这么大的桑葚,我索性坐在桑树上贪婪地吃起来,直吃到嘴里品不出任何味道。

  起身下树,我想吃一点酸桑葚,因为我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味觉了。放眼望去,哪里有酸的桑葚呢?好不容易才发现了几株结着红色果实的桑树。这种桑葚是鲜红鲜红的,红得一点杂质都没有,让人感觉轻轻一戳就会破似的。其实它很硬,摸上去更粗糙一些,手感不是太好。我有些迟疑地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原以为是酸的,没想到也是甜的。不过,我还是品出了它的味道,不像紫桑葚和黑桑葚那种蜜一般的甜,它甜得很爽口,很清新,连果汁也是鲜红色的,每吃一口,都让人我感觉焕然一新。

  偌大的桑园里,人却寥寥无几。滨海人到底是滨海人,他们吃桑葚太多,也许早就厌烦了吧。而我更想体会的是摘桑葚的乐趣。徜徉在桑园里,品尝着各色的桑葚,我觉得自己快要醉了,醉在桑葚的海洋里里。

记事日记 篇6

  寒假结束了,寒假里的一件件事犹如一朵朵烟花丰富多彩的;又象一片片飘落的雪花轻盈快乐,我仔细地拾取其中的一片,那就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刚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招呼全家来包饺子。为了体现分工的公平,我在纸上分别写了“揉面”、“擀面”、“包馅”三个任务,然后由抽签决定每个人的分工。

  我抽到了“揉面”,爸爸抽到了“擀面”,妈妈抽到了“包馅”。接到任务后我立刻行动起来。我先把面粉倒进盆里,边倒水边搅拌,然后我不断的揉、挤、压,最后把它揉成面团,交给爸爸擀面。我帮助妈妈一起包饺子。我把面皮摊开在我的手心上,然后把馅子放到面皮上,再把面皮两边合拢,把边缘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但是我发现我包的饺子不如妈妈包的好看。我包的饺子老是“睡觉”,躺在妈妈包的饺子上,象是懒惰的人躺在沙发上舒服地睡觉。妈妈说:“别灰心,你只要有耐心、用心就一定会包好的。”于是我又包了一个,可这次馅太多了饺子合不上嘴了。但是我并没有气馁,继续学着包。我按照妈妈说的方法去做,最后我包出了一个个站直的饺子,象一排排等待着检阅的士兵,真神气!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饺子。

  这次包饺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你就会不断成功。

记事日记 篇7

  8月26日那天,我一起床,就大声欢呼:“今天是我的生日!”

  起床一看,爸爸妈妈已经将“丰盛”的早餐准备好了。跟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天多了几道可口的菜肴和一碗浓浓的鲜汤。爸爸妈妈高兴地对我说道:“我们的宸宸已经十岁了,懂得了不少事情,以后可要好好努力哦!”用完早餐,离写暑假作业还有一段时间,我打开窗子,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从我们家望出去就是一片草坪,看着外面的绿草地,听着外面的鸟鸣声,真是心旷神怡。

  在写作业时我的感觉也跟以前不一样,天空格外的蓝,树木格外的绿,我的心情也格外的开朗。写的比以前更认真了,觉得习题比往常更简单,很快就做完了。

  做完作业,我开始跟爸爸妈妈聊天。

  我们聊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出去了,我开始把家里收拾收拾——以此来感激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家里收拾好后,我的心情变得更加愉快。晚上六点钟左右,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那是给我的生日礼物——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爸爸做了几个拿手好菜,妈妈把一瓶“百事可乐”倒进杯子里,原来很大的餐桌上居然不留一点儿空隙。忽然,一股浓浓的亲情涌上心头,同时夹杂着说不出来的感动。

  我曾听人说,每个孩子出生那天,我们的妈妈都要忍受刀割一样的痛苦才能把我们生下来。但妈妈们没有一句怨言,她们默默地为我们吃苦受累,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所以,我们的每一次生日,每一步成长,第一个感谢的人就是我们的妈妈。在我的身边,还有一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的人,他就是爸爸。在我的印象中,爸爸虽然不像妈妈那样温柔,却总是在我犯错时严厉地批评我,又循循善诱地教诲我,呵护我健康快乐地成长,引导我迈向新的、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爸爸妈妈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相信他们的希望是不会落空的。我们全家共同举杯,为我过一个既寻常又难忘的生日。

记事日记 篇8

  农历九月初七是我的生日,一大早起来到集市上去买点肉,准备给在老二家的.母亲送去。“儿的生日,娘的苦”,我的习惯就是每逢自己的生日,母亲若在我家生活,就炖碗猪肉给母亲吃;母亲若在弟弟家生活的话,就砍块猪肉送过去。可没成想,才到六点钟,肉案子已围满了一圈子人,都是买肉的,且有好几个人都是砍肉喝喜酒,少则一百来斤,多则二三百斤,让我等了老半天,差不多个把小时吧,才砍了块腿精肉拎回来。

  等我再去吃过早点回家走,快到家时,手机响了,一看是陈书记的。再一抬头看,他就站在我家门口的大路旁在打我的电话,我当然不需要接听电话了,但有些好奇,还远没到上班时间,有啥事呀?就高声问道:“陈书记,有什么事吗?”说着就到了跟前,陈书记故作神秘地、神色和声音都有些说不出一种味道地问我:“小爹爹,您是不是今天过生日呀?”顺便交代一下,这位陈书记,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兼总务主任,但他的媳妇是我家班子孙女儿,晚我两辈份,所以就喊我“小爹爹”。他这一问,真叫我有些奇怪了:我的生日他是怎么知道的?他为什么要问我的生日这件事呢?正在我狐疑间,陈书记说道:“是彭校长叫我来问问的,彭校长说,若是你今天过生日,要我去订个蛋糕送来,给你过生日。”听他这么一说,我赶紧说:“我不是今天生日,我是后天生日。”我心想,这倒大可不必了,何必呢,过生日就过生日,何必要学校买蛋糕呢,我说是后天,国庆节放假了,我到霍山的家里了,送到我家挺费事的,就不用他们客气了。看我推辞的样子,陈书记又说道:“彭校长在学校大门口听人说你今天过生日,就叫我来核实一下,说是以后只要有老师过生日,学校就买个蛋糕表示一下意思,叫我着手办理一下,把老师们的生日都统计一下。”听他这么一说,我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位新来的校长的这种做法挺不错的,为什么不支持一下呢?就承认自己是今天过生日。于是乎,听邻居说,大约十点钟左右,蛋糕店的人就把一盒蛋糕送到了我的家里,我回来后,打开一看,上面隆重地写着“祝落儿岭中心校汪德国老师生日快乐”,蛋糕挺精致的,白底瓤镶红果,美观而喜庆。

  原来,彭校长吃早点回学校走到大门口时,听到门卫小余正对我老伴说,她在街上买肉时,看到汪老师也在那等着买肉这件事,我老伴就说今天是我的生日,砍块肉给老娘送过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就有了学校送蛋糕为我过生日,这件事儿。不过也好,从此以后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只要过生日,就会有一个学校送给的庆生大蛋糕,这是件多么温馨惬意的事呀,而我竟然是享受这份待遇的第一人,不也是一件颇有些荣幸的事吗?倒叫我这个已经过了激动年龄的人心里有了些许激动,添了几分温馨的感觉。

  大约九十点的光景,我请了不到半天假,到了诸佛庵老二的家。上到四层楼的看时,门锁着。这也是我预料到的,都得去上班呀,母亲肯定还在睡着没起来。我母亲有一大长处就是睡眠质量出奇地好,大约是年轻时起早贪黑觉耽误的太多了吧,现在忙不动了,就想把觉补回来不可似的。有时天还没黑就睡下,第二天早上天到晌午了还睡得着呼呼的。我走两步来到来到母亲睡觉的窗前喊了两声,母亲听到了,就说;”是大儿子呀,你怎么来啦?”我说:“来看看您呀,能开到门吗?”母亲说:“那能!”于是就起来了,我从窗户看,母亲蹒跚地走到门前,把门开了。见到我,母亲很有些欣喜的样子。有一两个多月没看到母亲了,感觉母亲身体还是那个样子,只是,也许是不怎么下楼的缘故吧,脸色有点儿蜡黄的成分,不像在我家生活时,是平房,出门就能晒太阳,所以脸上黑一点儿,似乎健康一点点的那种感觉。母亲又问我为什么今天来了,我就说,今天是我过生日呀,母亲说:“哪到九月初七啦?过到九月了,我还不知道。”我说:“是的,九月了,初七了,是我过生日,你记不得了吧?”“我只记得九月初七你过生,但不晓得今天是九月初七了。”

  坐了一会儿,我又回去上班了。在与一位朋友说起这事时,我很有几分感慨地说:“人老了,真没有办法,就是挺可怜的。一是身体,二是交流。不是因为别人的因素,而是自身的条件限制。身体再好,总有不能动或者不方便的时候。行动自由的时候多好呀,想到哪去到哪去,老了就不行了,等于戴上了镣铐一般,多痛苦和无解呀。再一个就是交流方面,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甚至是没办法的事。“常回家看看,”“陪着聊聊天”之类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天两天容易,常年到头的难,即使天天在老人身边,一起居住又能怎样呢?下辈们上班的上班,干事的干事,哪有时间陪着老人家去唠叨、去聊天呢?更何况,儿子儿媳们在有了自己的儿女之后,最主要的精力又必须转移了,放到下辈的身上去了,更使老年人有了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久而久之,老人们与下辈们必然心生罅隙,而由于年龄和心理观念的原因,不少老年人一般都会有一种固执和偏颇的取向,所以产生一些矛盾就是在所难免的事了。在这方面,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老小老小,这时候的老年人,其实就是老小孩了,除了真正知性而很有修为的老年人外,一般都是不会与你按“一般的大道理”去做的。而作为晚辈们来讲,你千万不能与她斗气的,那不值得。因为无论如何,你都是没有道理的。这里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就是你不要与老人们真正置气,看在老人家养你小或你配偶小的份上,对他们多一些担待和融解,学着多尽一份孝心儿。否则,受伤的只能是自己,并且还会受到别人的批判和声讨,多不划算呀。

  下午学校里有许多事情要做:学生家长会、希望工程捐赠仪式、均衡发展布置会。我虽然在里面干不了多少事情,但也需等事情完了才好走。最后一个会结束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坐在车里还想着晚上这顿晚餐怎么吃,老伴说,大丫头已经在饭店订好了饭,就等我们回去了。结果,今年我的生日竟然在小酒店里来了个“生日晚宴”,并且,还有一个硕大的生日蛋糕!说起来,你也许不相信,这对我来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简直有些铺张和受宠若惊的味道了。

  大餐后的节目是吃蛋糕,当我丫头的丫头,我的孙女儿胡可可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又和我吹灭蜡烛,让我许个愿时,我脑中先是一片空白。后来许的愿,大家也许不会猜得到——我的心思发岔了:我许的愿是,到一定时候,我要是得个老年痴呆病就好了,但时间一定不要太长,来个油尽灯枯了了了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