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冬至日记锦集五篇
有关冬至日记锦集五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日记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日记 篇1
今天是冬至,冬至是一个节气,表示真正的冬天开始了。爸爸说,冬至这天的白天是全年最短的,黑夜是全年最长的。妈妈说,冬至这天一定要在晚上10点前上床睡觉,这样明年一年都不会生病。姥姥说,冬至这天要吃饺子,于是我们中午去面点王吃了饺子。姥爷说,在老家,冬至这天起就可以腌肉做香肠准备过年了。我就觉得今天的天比平时黑的更早。
冬至日记 篇2
吃饺子是我过古老的传统,每当冬至,我国万家都将包饺子,吃饺子。而我喜欢吃饺子,爱吃肉与韭菜拌的饺子馅。因此,我妈妈每年冬至都会包我最爱吃的饺子馅。
我没有别人那样在面桌上,和家人玩面粉什么的快乐情趣,也没有别人那种要包什么特异的饺子,我只知道我擀面皮,我母亲包饺子。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更有耐心去倾听母亲的家常唠叨,从这“唠叨”中倾听母亲的心事想法,才能懂得以后怎样的去尽孝。
这使我懂得了为什么吃饺子能成为中国的长盛不衰的传统了,更使我懂得了在吃饺子前,包饺子中所蕴含的情爱。
冬至日记 篇3
冬至节流行着一句谚语,叫“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但是在农村都吃圆,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冬至来临之际,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和阿姨包圆吃。
下午,我们做完作业,阿姨也做好了准备工作。开始包圆了,我们拿了一把米粉,做了一个圆形的形状,再用小拇指在小洞两边按一下又转,然后,把肉馅放在里面,再把口按紧一些,就这样,一个完整的大圆就形成了。虽然这个圆做的不好,但这是我第一次做得,我非常开心,特别高兴,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包完后,阿姨开始蒸了,过了一会儿圆蒸好了,我闻了闻,觉得香香的,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就吃。啊!真的很香!
自己包的圆真好吃!
冬至日记 篇4
20xx年 X月X日 晴
这周星期五是“冬至”,我们学校举行了“搓汤圆”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盼望搓汤圆的时间赶紧到,我等啊等,等啊等,心急如梵,过了差不多四五个小时,妈妈出现了,我知道搓汤圆的时间快到了。
下课铃声终于响了,我们迫不及待地纷纷去洗手,然后飞快地冲进了教室。桌面上早已摆满了白胖胖的面团,看上去可爱极了。
我们搓出了各种形状的汤圆,有甜甜圈,有麻花,还有骰子……
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开始煮汤圆。在铁锅里,汤圆不断翻滚着,一个个涨得像乒乓球,实在是很诱人。果然,甜甜的汤圆好吃极了,我们全都吃得很开心,幸福的'笑声传遍了校园……
搓汤圆、煮汤圆真有趣,期待下一个冬至节的到来。
冬至日记 篇5
还在儿时就知道冬至这天必吃饺子,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只记得妈妈的那句话: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那个年月饺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况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来可以有饺子吃了,这是我家的传统习惯一直沿续到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程,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不断的被国民所认同和传承。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民间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辞官回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的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来求药的每个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妖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医圣张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今人们讲究进补养生保健,在严冬季节里进补是多数人的选择。从中医养生方面讲,冬令进补也是在冬至前后;三九天开始。民间早就有“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九九歌》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