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电影观后感(通用6篇)
在观看完一部影片后,好的片段会一直在脑海中回放。此时不妨静下心来写一篇观后感。有时光看了作品还不够,还需要认真的将感想写成观后感,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感受。那么作品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鲁迅》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电影观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鲁迅》电影观后感
电影的主体部分只截取了1933-1936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并于此病逝的相关事迹。
电影初始,一段江浙唱词中,鲁迅撑着一把油纸伞,缓步上岸。他的脊背笔直,眼神坚定。慌忙奔逃的人流中,仿佛只有他能看清前路。
对于这个时期的鲁迅来说,杨杏佛及瞿秋白的死,对他的精神来说无疑是两次莫大的打击。尤其是瞿秋白,35岁,正想要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而此时的鲁迅已看清了革命的道路,它无疑是艰难的,是需要牺牲的。而鲁迅想要做的,是在如何理智地减少青年人白白牺牲的前提下,实现革命。他写书,传达理念,意图开化人们的思想;他帮扶后辈,将他们领上正确的道路;他不顾国民党的诱惑,带病留在国内工作与生活。鲁迅也只是普通人啊,他唯一不普通的地方是看清了道路,于是就成为了时代浪潮中必须向前走的冲锋者。“我喜欢在夜里工作,因为白天比夜晚更黑暗。”嗯,夜晚的黑暗中,有一盏灯,他独自熊熊地燃烧,直到烧尽了自己的灯油。而他想要的,只是想看到白天的光明,青天朗日的光明。
第2篇: 《鲁迅》电影观后感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野草》
不经意间,一晃而逝的几组镜头又将我们带入了鲁迅笔下的那个年代。黑色仿佛永远是那个年代的主色调,因为那时从不缺少黑夜,当然更不会缺少比黑夜更黑的白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地夹杂着巡捕房的牢车肆无忌惮的鸣响。街头巷尾,到处布满着窥视你的冷眸。黑夜里,秋雨中,帘外依然还是进行着的夜数十声枪响后,又是一片死的寂静,杨杏佛躺在了血泊之中。鲁迅听闻这一噩耗,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最后交付给妻子的竟是家门的钥匙。我的心突然为之一震,这不正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的耿耿豪情与铮铮的铁骨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画面中,走出追悼会场的鲁迅眼中闪着一丝隐忍,他不会再流下无用的眼泪,因为泪水早已被仇恨与悲愤所蒸腾。四围的人群目光游离,好似在漫无目的地奔走。雨无情地打在鲁迅的油纸伞上,急坠着,滚落着,仿佛是对死者的哀悼,又仿佛是对这方土地无限的哀叹。但,伞下的这个人总是笔直地树立着尖针似的黑发,准备随时刺向敌人的心脏。他那坚定的眼眸,已注定他将永远是一位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因为他就是一株燃烧着的野草!
夜深了,房里卧着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瞿秋白。一个个烟圈在空气中弥散开来,文人之间的谈话总是充满着浪漫的色彩。不知何时秋白想起了鲁迅的诗--《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两人吟诵着,都悠然会心地笑了。因为雨的精魂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与信仰。蓦地,雪真的从天而降,掉落在地上、床上与他们的心上。在似真似幻的画面中,鲁迅高举着双手,会心地笑着,仰望天空,仿佛肉体的病痛、精神的失落与怨怼都已消融在茫茫的飞雪之中,看着雪飞扬、飞扬、飞扬,好似他的梦想也随着雪飘扬、飘扬、飘扬。因为他是一株心中充满希望而期盼着遥远的春的野草!
在又一声枪响之后,瞿秋白走了,鲁迅又变成了一位更孤独的独行者。黑夜的阴郁、沉寂和绝望不断地蚕食着鲁迅的身躯,但是他正自在暗中,看一切暗。要坚定地走下去,就算前面是火海,是坟墓,他也要往前走。做绝望的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在画面中,鲁迅扛起了一扇石门,它的一侧是黑暗,另一侧是光明。青年们潮涌般地冲向这扇开启的门,奔入光明的世界。鲁迅正是一束洞穿黑夜的强光,正是黑夜中的一个圣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就是一株黑夜里,寒风中,希冀着第一轮朝阳的野草。
黑夜中,这株野草的躯体虽黯然地化作了泥土,但是它早已将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更广袤的大地上。那一片片繁茂的野草,正如一团团生命的火焰,驱散着寒夜,渴望着光明,将一曲曲野草的歌声传唱。
第3篇: 《鲁迅》电影观后感
无论是祥林嫂,这个由社会铸造出的底层人,还是夏瑜,这个在封建社会被迫害的革命人。他们的身上总是有着共通之处,他们的周围总是有着一群冰冷的看热闹的人。
那些人如果没有听到她的话,还特意寻来假装听他那段悲惨的故事,在他们眼里,他只不过是逗乐他们的笑料,是增添生活趣味的调味剂,是充实空虚精神世界的食粮罢了。没有同情,没有理解,有的只是鄙夷的目光,辛辣的嘲讽,虚伪的泪水,这些的一切不由得把她推进了万丈深渊,在孤独中走向绝望。是那个时代断送了祥林嫂,而如今又有多少个祥林嫂被这个时代毁灭。
前不久,有一个小女孩就亲身经历了一个生命在她旁边悄悄流逝的痛。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在她面前倒下,而她因为身体瘦小搬不动他,周围迅速迎来一群围观的看客,只是围观,小女孩不停呼救,没有人理睬。于是她感受到了一个人的体温慢慢下降,下降,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嘛,我们不经审问自己,为什么这些人类本该有的善性,在这些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呢,以前常听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为什么真有这事时我们宁愿当一个看客,选择明哲保身,而不是出手相助呢,如果当我们把这些路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时,我们还会选择看热闹嘛,我们问什么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呢,如果像当时被枪杀的人们,看热闹的人一起齐心,那么革命党人会不会胜利呢,如果把一个困难同时挤压在几个人身上,那么他们必死无疑,而把这些风险大家一起承担,那么后果也许就不是我们看到的那般。
所以,古往今来,无论社会在怎样的发展,科技有多么的先进,对于我们们来说,都是冰冷的。只有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人们之间不再那么冷漠,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第4篇: 《鲁迅》电影观后感
近日,读了鲁迅《彷徨》中的《祝福》一文,对鲁迅的文章又增添了几分认识。
《祝福》写了“我”回家过年时,听说了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是外乡人,初来鲁镇时活泼开朗、勤劳朴实,深受大家喜爱。但她丧夫后被逼再婚,而后来的丈夫和孩子却都因意外丧生,她沦为了乞丐。在被大家欺辱,嘲笑后,自闭起来,最终不得不自了终生,期盼着下地狱与家人重逢。整个故事充满了悲情色彩,读后心情十分沉重。
作者的意图,便是要通过祥林嫂的一生来批判禁锢人的封建思想。纵观祥林嫂的悲惨一生,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封建思想毒之深。最初,祥林嫂在第一次丧夫后,受封建思想中妇女要“守节”,不能再嫁的影响下,不肯再婚,甚至寻死;后来,被逼再嫁后,在别人的眼里她已“失节”,于是人们便不停嘲笑她,歧视她,给她带上罪名,使她每日生活在痛苦中;然而,她尽管尝试挽回名誉,却寄希望于神灵,向庙里捐门槛以求摆脱“罪名”,但这终究是无用的;最后,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只好自杀,以求在地狱中与家人能重逢。仔细想来,这导致其悲惨遭遇的竟几乎全部源于封建思想,封建思想只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它让人不能呼吸,不给人活路。人们认识到了这思想的罪恶后,便会摒弃它,从而动摇封建统治根基,推动社会进步。
第5篇: 《鲁迅》电影观后感
继《孔子》之后,今天,我们兰印园教育电影坊又集体观看了《鲁迅》。
其实对于鲁迅,我的记忆里都是小学、初中、师范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药,狂人日记,孔乙己,友邦惊诧论等等。所以鲁迅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书上的句子: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形象高高大大、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让我们望尘莫及的一位巨人,有着一副冷峻严肃的面孔。
但今天的电影里,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鲁迅温情柔软的一面,给人力车夫包扎脚伤,对萧红萧军年轻战士的真诚指导、慷慨解囊,对瞿秋白的奔走解救,对自己夫人和孩子暖暖的爱。
同时也被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所震撼,早年鲁迅是到日本学医的,希望当一名医生拯救中国人民的身体,后来,他认为中国人更需要拯救的是灵魂,于是弃医从文,写出了一篇篇匕手式的文章……
当写着“民族魂”的白布覆盖上他的身躯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民族魂”这三个字是对他一生最准确最贴切的总结,他倾其一生,都在拯救民族的灵魂,他一次又一次地走在漆黑的夜里,他呐喊,他彷徨,他孤独,但他从来都没有退却,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有着何等的信仰,他有着何等的气节,他有着何等的民族责任感!
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人,面对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信仰,怎样的气节,怎样的民族责任感,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塑造我们自己的灵魂呢?
然后才是怎么帮助孩子塑造他们自己的灵魂呢?
尤其是现代社会,喧嚣浮躁的背后,还有着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和声音,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不受其影响,不受其腐蚀呢?通过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再由孩子影响家长,教育一代人,影响一代人,从而扭转社会上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风清气正,一片朗朗乾坤!
我最喜欢鲁迅的真性情,爱恨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拖泥带水,一是一,二是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钢刀利水,雷厉风行,鲁迅又是一个纯粹的人,一生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的为人处事,不正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吗?
鲁迅喜欢孤独的夜,因为在孤独的夜里,他才能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分析,全身心地投入战斗之中!
我们常说,静静地做教育,静下来了吗?静过吗?耐不住寂寞,忍受不了孤独,怎么能静得下来呢?
享受孤独,享受寂寞,静下心来,做个纯粹的人,做点纯粹的事!
第6篇: 《鲁迅》电影观后感
应该给这个电影五星,毕竟它能在xx年的中国问世,虽然一直不曾公演,但在现今情况下,仍就是当时社会进步的一个符号。
而事实上就电演本身而言,表演是优秀的,故事是用心的,其反映或者试图表达的主题是客观而开明的,至少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僵化,如电影对左联所持有的从未有过的中立态度。
有趣的是,电影的开场,就道出了知识分子于社会的意义。所谓社会的进步,需要"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合时宜的真的知识分子",按鲁迅自嘲的说法,他的这种倔,"撑着将要垮掉的皮囊",骨子里他是孤独的愤世者。
而鲁迅与翟秋白深夜谈心的一场戏,耐人寻味。翟对理想追求的矛盾和彷徨,通过他对其笔名"犬耕"的解读,做出直白的陈述,而鲁迅本人在对话中也坦言"我的眼晴看不到方向",随后,电影又将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的名句,放在了这段对话中:“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对过去和未来可以夸夸奇谈,喋喋不休,唯独对今天束手无策。类似的毛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无人可以出其左右。
所以,这部电影,客观而真实地还原了特殊历史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独特的风釆,为走下"民族魂"神坛的鲁迅,送上了挽歌。
中国今天仍然还在寻找着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