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什么意思(带你深度解读诗词名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什么意思(带你深度解读诗词名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传世名句。前一句还好理解,后一句怎么就有点不明所以,感觉怪怪?

  此句一出,便被视为桂林山水的最佳概括,奉为经典。后人但凡说道桂林山水时,无不言必称“簪山带水”,似乎不来这么一句,就怕别人怀疑他说的不是桂林山水。至于韩愈为什么把桂林山水比作碧玉簪?这个比方形象吗?恰当吗?簪是个什么东东?长啥样?等等问题,大多啥啥弄不清,这就成为一个“梗”了。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

  簪子,旧时用来别住头发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饰物。可用各种材料制作,金属、玉石等制成的簪无疑是最珍贵华丽的。碧玉簪固然华丽,但这不是重点,现在讨论的问题是,韩愈把桂林的山比作碧玉簪,是不是有点让人蒙圈?这是哪跟哪呀?有可比性吗?长宽比例严重不符合啊。

  其实古代的簪子多是稍短而粗的形制。这样的簪子在加大宽度减小长度后,长宽比例有了极大的改进,把山比作这样的簪子,就有可能性了。

  现在再来了解下韩诗写作的一些背景。桂林作为一个概念名词被首次记入史册,能为现代人读到,最早大概是张衡写于公元137年的《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桂林。有了这一句诗,桂林就自带流量,有了一种古色古香的美。

  但那时的桂林对于长安京城来说,无疑还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传说。桂林到底在哪,有多远,长啥样等等,则概莫能知。此后 600多年到唐朝,中原地区对桂林,由于万水千山阻隔,南岭山脉横亘,仍然相当陌生,知之甚少。桂林的山川物产,仍然属于传奇传说那种。这有唐代诗人朱庆馀描写桂林的《南岭路》为证: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凡是来到桂林而又回到京城的人,无一不把看到的桂林的一切奇异景象,当作传奇在朋友圈中广为散发。在这种传说过程中,夸大其词的成分就不可避免。特别是在介绍从未见过的桂林石山的时候,一定对它的那种平地拔起、互相独立、高挑挺拔、山顶尖细的形状,以及它的那种墨绿苍翠的颜色,作了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描述,以博得听众赞叹的声音和惊讶的目光。于是在京城的文人士大夫圈子里,就流行着桂林山水的传说,那里长着一种平地拔起的很高很尖细的深绿色的石山。诗坛领袖韩愈虽然没到过桂林,但关于桂林的传说一定没少听过,并从中形成印象,获得灵感,因此写桂林山水的时候,把它比喻为“碧玉簪”就合情合理了。

  没错,“山如碧玉簪”就是从山的形状和颜色两方面来进行比喻的,而且这个比是十分形象,堪称传神。但是,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解释是:桂林山水以秀丽为特色,是比较女性化的,与北方中原高山大漠的雄厚明显不同。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簪”这些女性的服饰用品来比喻桂林山水,可以说妙极而恰当。

  这种说法真是想多了,而且牵强附会,以自己的心思,代替古人的想法。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一是他们没法理解石山与簪子在外形上有可比性。他们不知道古代的簪子是比较粗而短,而在长安城古人心目中桂林石山又被夸张地加大了细长的比例。二个方面,正因为解读者困挠于石山与簪子在外形上不具可比拟性,所以就只能发挥想象力,对韩诗作过分解读,于是得出用女性物品比喻女性化的山水这样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

  韩愈作为国家的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一天天地,在政治上忙于忧国忧民,“欲为圣明除弊事”;在文学上,大力倡导并实践“古文运动”,是一个实干家,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精力去思考桂林山水的秀丽和北方景观的雄浑。他写桂林山水,也就对它的外在形状与颜色进行简单直接的比喻而已。探讨南北风景秀丽与雄浑的对比区别,那是后来后来的事情了,而且专门是吃理论学术这碗饭的专家们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