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出处】唐·柳宗元《渔翁》。
【意思1】烟雾消散,太阳出来,四处 不见人,忽然听到欸乃声,渔翁摇着小船,出现在青山绿水间。欸(ǎi)乃:摇橹 划桨时发出的戛轧声。一说指渔歌,唐 代渔歌有《欸乃曲》。
【意思2】欸乃 (ai nai): 唐代有渔歌《欸乃曲》,此指渔歌。句意:烟消云散,太阳出来了,却不见渔翁,只听到一声渔歌在青山绿水中回荡。作者以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
【赏析】“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但诗人却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造语甚奇。“绿”字既为山水增彩,又给歌声添脆,具有灵动之美。二句创造了一个清寥而略带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诗人清高而略带孤寂的心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语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首句写其行动,次句写其心态,一个对仕途充满自信、豪迈狂放的诗人自我形象宛在目前。
。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天明日朗,周 遭静寂,青山绿水间欸乃声声。[例]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 绿。”——木浆轻轻划过水波,山水为之 一变。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 神秘境界。(闻过《城市不能少了“安 静”指数》)
【诗评】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引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想借酒消愁,可是酒入愁肠,却化作了相思泪。
宋范仲淹 《苏幕遮》 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全宋词》 一册11页)
清许昂霄 《词综偶评》: “ ‘酒入愁肠’ 二句,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明沈际飞 《草堂诗余正集》: “‘欲解愁肠还是酒,奈酒至愁还又。’ 似此注脚。” 《历代诗余》 卷 一一四引《词苑》: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
【全诗】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题解】
朝阳岩在潇水旁,有溪涧流入潇水,故此诗写到“渔翁夜傍西岩宿”。柳宗元贬永州时常到朝阳岩游息,岩也因此诗首句而称西岩。此诗写山水,却以人物连贯,淡淡几笔,既展示了山水之美,又有生活气息,显得情趣盎然。故苏轼说:“熟味之,此诗有奇趣。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诗人玉屑》卷十)如去掉末两句,只怕兴味不会如此悠长。
【注释】 ①渔翁:含有自况意味。渔翁独往独来,突现出诗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 绪。②西岩: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③欸乃:象声词,行船摇橹声。又作“暧廼” “霭廼”“襖霭”。(见宋惠洪《冷斋夜话》二《洪驹父评诗之误》)
【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其写景极富“清”趣、“奇”趣,抒发了几分孤寂情怀,略略 寓有政治失意的孤愤。此诗作于永州。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 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此诗极富“奇趣”,“反常合 道”有两处:第二句不言汲水燃柴,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蕴意清雅,给人以超凡 绝俗之感,亦见出渔翁孤高的品格。这就是造语“反常”,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情趣, 也就是“合道”。按理“烟消日出”之后应让人物出场,可是第三句说“不见人”,也是 “反常”。“烟销日出”之后,山水顿见青绿原貌,此时听到“欸乃”之声,虽不见人,而 人必隐于山水之中,亦甚“合道”。三、四句写出了山水的清丽,橹声的悦耳,而不见 人,则营造了一种清寂空阔而又带几分神秘的境界,隐约见出渔翁孤高的性情和孤寂 的心境,亦表现出一种奇趣。末二句言渔翁之舟,已“下中流”,回望天际,只见岩上白 云似在追逐渔舟。此诗紧扣一个“清”字:山水景物是清丽的,而水尤清碧;“烟消”而 “不见人”,江天是清空的;空阔的江面,“欸乃一声”是清亮的;岩上白云“无心”而“相 逐”,又透露出孤寂和清闲,微微寄寓了诗人政治失意的孤愤,岂不有“清”趣哉? 苏东 坡欣赏此诗之“奇趣”,主张删去末二句,引发数百年之争执。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 沈德潜等同意东坡的意见,以为删去好;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等以为有此二句,则 异于晚唐。两派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奇趣”的看法不同。赞同东坡意见者,认为以“欸 乃”奇句作结,不仅“余情不尽”,且“奇趣”更为彰显。晚唐诗确有猎奇太过之处,但 亦有出奇制胜而发盛唐所未发者,岂可一概抹杀? 此诗之优点,正在于奇趣,虽合“晚 唐”,又有何妨? “诗必盛唐”,不正是明诗的病根之一么? 故东坡之就诗论诗,则较为 通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