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全诗赏析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shèng xiàng kōng shān cān xiù sè ,wéi qú zhe jù qīng xīn 。zhú gēn liú shuǐ dài xī yún 。zuì zhōng hún bú jì ,guī lù yuè huáng h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已经有些年迈,有心爱惜花,可心已懒散,却独喜欢那江村边围绕的梅花。一枝花点破玉溪的春天。梅花没有一般的春花鲜艳娇嫩的样子,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韵。
奈何只剩下青山欣赏这样的秀丽景色,为它(梅花)写些清新的诗句。水从竹根流过,溪水缠绵似云。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浑然忘记了时间,归家时已是月上柳梢,时已黄昏了。
注释
此闲居带湖之作。 咏梅而扣住一个“探”字。惜花心懒而独爱梅者,梅花先于众芳,更冰姿玉肌,独立不阿。此咏梅而写人,讥嘲世俗而自抒怀抱。下片因爱梅而赋清新之诗,由“流水带溪云”,至“归路月黄昏”,足见探梅之时久,爱梅之情深。
心已懒:情意已减退。
“一枝”三句:一枝江梅报春,带着傲霜耐雪的神韵。玉溪:谓溪水似玉般的洁白晶莹。
剩向:尽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丽,此取后义。着句:写诗句。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竹根”三句:贪赏梅花,醉中不觉时已向晚,月迷归路。浑:全。
赏析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时年42岁的辛弃疾因遭弹劾而落职,遂归居于上饶带湖庄园,《临江仙·探梅》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从写作手法上看,上阙前两句为“起”,表明“年迈”的自己已无心惜花却独爱梅的心境和态度,同时,起到引出下文的铺垫作用。接下来三句自然而然地承接前言写梅,但词人没有着墨于梅花的外在之美,而是赞美其品格内质,以梅之傲霜耐雪的高洁精神,隐言自己不愿为前程附和他人、随波逐流的“更无花态度”。
词至下阙,词人忽转笔意而写己:如此好梅,终究只剩“空山餐秀色”,恰如“我”只能在空山为它填填词句,且罢,且罢,多思无益,不若一醉解忧,赏景忘愁吧。“醉中浑不记”一句,明写陶醉于“竹根流水带溪云”而忘了归时,暗里则是写词人寻醉于杯间以消磨时日的无可奈何。
词人时值壮年,本是大有作为之际,却被迫隐逸于山林之间,其心境可想而知。大自然的美景固然令他沉醉,可抱负难以施展的无奈及建功立业的渴望,仍时时萦绕心田。因此,虽是咏梅写景之作,其主旨却是托物言志,借景遣己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