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诗词(奥运24节气诗词)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24节气诗词(奥运24节气诗词)

24节气诗词

24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方式,每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大约相当于两个星座时间。这些时期又称为“节令”,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自然现象和季节特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些节气融入到生活中,创作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下面就来看看一些经典的24节气诗词。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开始。在立春这一天里,阳光逐渐变长,寒冬开始逝去。《千家诗》中有“立春开夜气,迎燕过前枝”一句描述了立春后迎来燕子归巢的美景。

雨水

雨水是农历正月中旬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降雪逐渐结束、雨水开始增多。唐代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这首诗就是写雨水时节的景象。

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们开始祭祖、扫墓等纪念活动。唐代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唐代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描绘了立夏时期大地开始变得生机勃勃的景象。

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小”节气,标志着初夏即将结束,入盛夏之前。唐代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到:“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瞎眼儿痴不识路。”表达了芒种时节的战乱和紧张。

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大”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唐代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描绘了大暑时期大地干旱、草木枯萎的景象。

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开始。白露时节天气渐凉、田野进入丰收季节。唐代杜牧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写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之情。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秋天进一步深入。寒露时节天气渐冷、雨水增多。唐代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此地无银三百两,何处春江无月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达了他的离别之情。

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天气转凉、晨晚有霜降出现。唐代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到:“高阁客竟去,小窗佳人留;琴弦断了声,画阁香销酒。”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期离别的场景。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四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开始进入冬季。唐代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落日熔金,飞鸟度阴;万径人踪灭,孤舟短棹斜。”表达了离别时的悲凉之情。

24节气诗词记录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这些经典的诗句不仅富有文化底蕴,更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