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佳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佳句

【第1句】: 三国演义第37,38回好句好段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第2句】: 三国演义第37,38回好词好句读后感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微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徐母见儿子来许都,骂后自缢。

操引漳水作“玄武池 ”。教训三军,准备南证。

司马微见刘备,比诸葛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玄德一请孔明不遇。崔州平认为欲使孔明出世,徒费心力。刘备雄心不为所动。

玄德欲二请孔明,张飞不悦。刘备于隆冬来至卧龙冈,遇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孔明岳父黄承彦。诸葛均孔明不在。刘备留书一封而去。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

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

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第3句】: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的下句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

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

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

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

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

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第4句】: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第一集 除国贼曹公献宝刀 第二集 曹孟德流亡遇陈宫 第三集 群雄起兵讨伐董卓 第四集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第五集 破虎牢三英战吕布 第六集 谋私利盟军各离散 第七集 三津渡孙文台殒命 第八集 王司徒巧设连环计 第九集 凤仪亭父子挑兵戈 第十集 假受禅吕布诛董卓 十一集 陶恭祖三让徐州城 十二集 吕奉先战败投刘备 十三集 曹孟德救驾令诸侯 十四集 吕奉先趁夜袭徐郡 十五集 吕奉先辕门射画戟 十六集 曹孟德举兵败袁术 十七集 中曹计吕布夺徐州 十八集 白门楼奉先赴黄泉 十九集 刘皇叔奉旨誓灭曹 二十集 曹孟德煮酒论英雄 二十一集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二十二集 刘玄德战败投袁绍 二十三集 关云长降曹约三事 二十四集 袁本初败兵又折将 二十五集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二十六集 斩于吉小霸王殒命 二十七集 战官渡袁本初败绩 二十八集 许子远叛主投曹操 二十九集 曹孟德劫粮烧乌巢 三十集 曹孟德辽西伐乌桓 三十一集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三十二集 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三十三集 刘玄德三顾请诸葛 三十四集 战长江孙仲谋报仇 三十五集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三十六集 赵子龙血战长坂坡 三十七集 诸葛孔明舌战群儒 三十八集 抗曹操孔明激周瑜 三十九集 群英会蒋子翼盗书 四十集 诸葛孔明草船借箭 四十一集 周公瑾赤壁破曹操 四十二集 关云长华容放曹操 四十三集 司马懿出山助曹操 四十四集 曹操吓退西凉马腾 四十五集 曹操痛失爱子曹冲 四十六集 夺荆州周公瑾发兵 四十七集 曹孙刘三军战南郡 四十八集 周公瑾赌气归柴桑 四十九集 张飞赵云力夺四郡 五十集 战长沙关羽收黄魏 五十一集 鲁子敬二度索荆州 五十二集 刘玄德甘露寺结亲 五十三集 刘玄德设计回荆州 五十四集 周瑜赔夫人又折兵 五十五集 诸葛孔明三气周瑜 五十六集 柴桑口诸葛亮吊孝 五十七集 耒阳凤雏投刘理事 五十八集 曹孟德大宴铜雀台 五十九集 马孟起兴兵报父仇 六十集 曹操兵败割须弃袍 六十一集 许仲康裸衣斗马超 六十二集 曹孟德抹书间韩遂 六十三集 张永年卖主献地图 六十四集 濡须口曹公赞仲谋 六十五集 庞士元落凤坡殒命 六十六集 刘玄德入蜀夺西川 六十七集 汉寿亭侯单刀赴会 六十八集 张文远威震逍遥津 六十九集 战合肥庞德斩陈武 七十集 争汉中刘备起大军 七十一集 定军山夏侯渊败亡 七十二集 关云长大意失荆州 七十三集 传遗命曹操气数终 七十四集 兄逼弟曹植七步诗 七十五集 汉献帝两诏禅曹丕 七十六集 汉室江山尽属曹魏 七十七集 急兄仇张翼德殒命 七十八集 刘玄德兴兵征东吴 七十九集 富池口东吴折兵将 八十集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八十一集 陆伯言营烧七百里 八十二集 刘先主白帝城托孤 八十三集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八十四集 曹子桓临终授司马 八十五集 诸葛亮北伐大兴师 八十六集 马幼常拒谏失街亭 八十七集 诸葛孔明空城退敌 八十八集 姜伯约诈降曹子丹 八十九集 诸葛亮大破曹子丹 九十集 司马诸葛祁山斗智 九十一集 司马懿巧施反间计 九十二集 诸葛孔明六出祁山 九十三集 上方谷大雨救司马 九十四集 五丈原汉丞相归天 九十五集 高平陵司马氏夺政。

【第5句】: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感悟

注评本三国演义(毛氏评本《三国演义》)或对你有所启发……

笫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

徐庶之母与王陵之母,皆贤母也。陵母之死,恐其子之归楚;庶母之死,怒其子之归曹。然庶母不死于曹操召见之初,而死于徐庶既归之日,或恨其死之晚矣。予曰:不然。曹操非项羽比也,羽直而操诈。庶母即欲先死以绝庶之望,而奸诡如操,何难秘之而不使庶知,又何难于母死之后假作母书以招庶乎?此不得为庶母咎也。

水镜之荐孔明,与元直之荐孔明又自不同:元直则相告相嘱,唯恐玄德之无人,唯恐孔明之不出,是极忙极热者也;水镜则自言自语,反以元直之荐为多事,反以孔明之出为可惜,是极闲极冷者也。一则特为荐孔明而返,一则偶因访元直而来;一有心,一无意。写来更无一笔相似,而各各入妙。

玄德望孔明之急,闻水镜而以为孔明,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又以为孔明。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曙也,见星光而又以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听风声而以为雨也,听泉声而以为雨也,听漏声而又以为雨也。《西厢》曲云:“风动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玄德求贤如渴之情,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出乎?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无论徐庶有始无终,不如不出;即如孔明尽瘁至死,毕竟魏未灭,吴未吞,济得甚事!然使春秋贤士尽学长沮、桀溺、接舆、丈人,而无知其不可而为之仲尼,则谁着尊周之义于万年?使三国名流尽学水镜、州平、广元、公威,而无志决身歼、不计利钝之孔明,则谁传扶汉之心于千古?玄德之言曰:“何敢委之数与命?”孔明其同此心欤!

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

此回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玄德一访再访,已不觉入其玄中,又安能已于三顾耶!

每到玄德访孔明处,必夹写张翼德几句性急语以衬之。或谓孔明妆腔,玄德做势,一对空头,不若张翼德十分老实。予笑曰:为此言者,以论今人则可,以论玄德、孔明则不可。孔明真正养重,非比今人之本欲求售,只因索价,假意留难;玄德真正慕贤,非比今人之本不爱客,只因好名,虚修礼貌也。

观水镜“未得其时”之言及州平“徒费心力”之语,令读者眼光直射注五丈原一篇。盖在孔明未起手时,早为他结尾伏下一笔矣。今有作稗官者,往往前不顾后,后不顾前;更有阅稗官者,亦往往前忘其后,后忘其前。或曰:此等人当令其读《三国》。予曰:此等人正未许其读《三国》。

【第6句】: 三国演义第37回

第三十七回:司马微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梗概)(三顾频烦天下计)

徐母见儿子来许都,骂他弃明投暗,后自缢。徐庶将母亲葬在南原,居丧守墓。曹操亲自前来祭奠,并送来祭礼,徐庶坚决不受,并立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操引漳水作“玄武池 ”,教训三军,准备南证。司马徽见刘备,再次推荐诸葛亮。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适逢诸葛亮出游,只得返回新野。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认为欲使孔明出世,徒费心力,刘备雄心不为所动。几日后,玄德欲二请孔明,张飞不悦。刘备于隆冬冒着大雪来至卧龙冈,遇见诸葛亮的另外两位密友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孔明岳父黄承彦。诸葛均言孔明不在,行踪不定。刘备留书一封而去。

【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恰巧诸葛亮不在家;不久,三个人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闲游去了,刘备只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过了一段日子,三人再次拜访诸葛亮,他正在睡觉,刘备一直站到他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有志向并且求贤若渴,为其诚心打动,就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第7句】: 三国演义第37回对张飞的描写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玄德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昨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玄德惊讶曰:“先生又非卧龙耶?”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玄德曰:“何处闲游?”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玄德曰:“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均曰:“少坐献茶。”张飞曰:“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玄德曰:“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因问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曰:“不知。”张飞曰:“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均遂进文房四宝。

【第8句】: 三国演义第37回对张飞的描写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

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备马。

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玄德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

昨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

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玄德惊讶曰:“先生又非卧龙耶?”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

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玄德曰:“何处闲游?”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玄德曰:“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均曰:“少坐献茶。”张飞曰:“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

玄德曰:“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因问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曰:“不知。”张飞曰:“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

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

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

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均遂进文房四宝。

【第9句】: <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和三十八回中引用了哪些诗词歌赋

诗曰: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后人有诗

叹曰: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又有古风一篇曰: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

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南阳卧龙有大

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先生尔时年三九,收

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

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第10句】: 三国演义 青少版 第37回 读书笔记(包括摘抄,心得)

《三国演义》: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

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

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

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

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

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