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思想名句 道家思想的名言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道家的思想名句 道家思想的名言

【第1句】:和3差不多的意思,都讲的是辩证看待事物。

【第2句】:反复循环的理念,老子的思想体现的不适很多。抱歉,没有找到这个。

【第3句】: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有道德的人不认为小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因为小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了大的好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节选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题解:这篇是老子的方法论,论证柔弱胜刚强的自然辩证关系。正在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东西,而走下坡路的东西都是刚强至极走向反面的东西。这是从大自然万物的生机来说明的。所以说从趋势看,刚强是走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万物生存的路途。比喻之人世,社会之于国家,弱势的一方会渐渐处于优势,太过刚强则会走向反面,就像那些自恃强大而用兵逞强的国家一样,会走向反面。治理国家,手段太强硬会适得其反,柔弱的政治方法才会与社会共振和谐。

淮南子》泰族篇中有“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道家经典句子,越多越好,谢谢。

【第1句】: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第2句】: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第3句】: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难的事情,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第4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第5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第6句】: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第7句】: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第8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第9句】: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第10句】: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第11句】: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第12句】: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第13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第14句】: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第15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第16句】: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第17句】: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第18句】: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第19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第20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第21句】: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第22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第23句】: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第24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第25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第26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第27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

【第28句】: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第29句】: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第30句】: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

【第31句】: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第32句】: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第33句】: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第34句】: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第35句】: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第36句】: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第37句】: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第38句】: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第39句】: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第40句】: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第41句】: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第42句】: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第43句】: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第44句】: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第45句】: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第46句】: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第47句】:大天之内,复有小天。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下》。

【第48句】: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第49句】: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第50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第51句】: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第52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第53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

【第54句】: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第55句】: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第56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第57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第58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第59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第60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第61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第62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第63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第64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第65句】: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第66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第67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第68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第69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第70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第71句】:唇亡则齿寒。《庄子·胠箧》。

【第72句】: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第73句】: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第74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第75句】: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第76句】: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第77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第78句】: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第79句】: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第80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第81句】: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第82句】: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第83句】: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第84句】: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十六经·雌雄节》。

【第85句】: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第86句】: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第87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第88句】: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第89句】: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第90句】: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征集道家名言或与道家思想有联系的句子什么塞翁失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于自然.

人的欲望有时违背于自然,失之悲,又得之喜,然而自然有自然之道.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人时时以人的欲望为判断标准得出的结论.

看不出《塞翁失马》有什么道家思想.要是《塞翁失马》教育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那就对了,要崇尚自然.

这只是我个人见解,望笑纳.

求道家经典老子,庄子中的优美,洒脱的名句与词语,谢谢

《老子》名句:

【第1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第2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4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5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6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7句】: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第8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9句】: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10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11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12句】: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第13句】: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14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第15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名句:

【第1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第2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第3句】: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第4句】: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第5句】: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第6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第7句】: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第8句】: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第9句】: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第10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第11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第12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第13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第14句】: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第15句】: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以上,仅供参考!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不以其无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争。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夫言有宗,事有君。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威)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单(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单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惟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是以圣人云:受邦之訽(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荀子名言

  (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有关好学、学好的名句[正确22答]

中国近现代上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思想人物均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老子,找到了以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

严复强调:“《老子》者,民[email protected]#$^主之治之所用也。”魏源则视《道德经》为“救世之书”,曾国藩甚至提出“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吴虞称老庄为“反专!#%^制的消极革[email protected]#&命派”。胡适特别推崇《淮南子》体现出的的治国理念,认为这一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不谋而合。陈寅恪先生既钟情于中国传统又执著于自由之精神,他认为,中国民族之本位,乃道家之真精神,与西方学说相反而相成。

发掘老子思想中被尘封的理性思想,从中国的传统中找到了长期被忽略的宝贵资源,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所应复兴的对象。

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关系?

道家与道教,但从外表看来,好像不可分离,而在实质上,却大有不同,秦、汉以前,道与儒,本不分家,甚之诸子百家,也统统渊源于道,这个“道”的观念,只是代表上古传统文化的统称。儒、道分家,与诸子百家分门别户的情形,是由战国末年到秦、汉之间的事,尤其汉初有了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观念以后,相承因袭,愈来愈明显。 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画像)

汉、魏、南北朝以后,道教改变道家的学术思想,用与佛教抗衡,乃使道家与道教,径渭难辨,唐、宋以后,儒者并斥佛、老,更使道家含冤不白。其实,秦、汉以前道家的学术思想,是承受三代以上,继承伏羲、黄帝的学术传统,属于《易经》原始思想的体系,也是中国原始理论科学的文化思想。汉、魏以后的道教,是以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做中心,采集《书经》系统的天道观念,加入杂家学说与民间的传说信仰,构成神秘性的宗教思想,现在为了讲述的方便,把两者混为一谈,在其紧要的界说之处,加以分别,俾使大家容易了解。

“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教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道教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道家创始人:张道陵(画像)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参考资料:http:///note/1761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