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语录解读2 推荐几本曾国藩的书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曾国藩经典语录解读2 推荐几本曾国藩的书

基本没看过,谈不上推荐,只有罗列出来,看是否有你感兴趣的。 有关曾国藩的图书目录 蒋星德:《曾国藩之生平及其事业(1811-1872)》,商务印书馆,1935年。 胡哲敷:《曾国藩》,重庆中华书局,1943年。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贵阳文通书局,1947年;岳麓书社,1985年。 汪世荣编:《曾国藩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59年。 六哲:《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全30册。1985年至1994年。 朱东安:《曾国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黎庶昌撰、梅季标点:《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 钟叔河整理点校:《曾国藩家书》,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隋丽娟:《曾国藩》,哈尔滨出版社,1990年。 唐浩明:《曾国藩》,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1991年,1997年;岳麓书社,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湖南出版社,1991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冰鉴注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海南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海南出版社,1994年。 萧一山:《曾国藩传》,重庆胜利出版社,1944年;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 张辉主编:《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年。 曾国藩著、刘毅政编:《曾国藩日记:求阙斋日记类抄》,金城出版社,1995年。 易孟醇:《曾国藩传》,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伊力编著:《曾国藩智谋全书》(2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澧华:《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罗绍志、田树德:《曾国藩家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董蔡时:《曾国藩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曾国藩文集》(4册),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年。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全注全译,共11册),昆仑出版社,1997年。 钟叔河汇编校点:《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海南出版社,1997年。 马东玉:《曾国藩本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池子华:《曾国藩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成晓军:《曾国藩家族》,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公》,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史林编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2003年第2版修订本。 徐泰来、罗绍志主编:《学者笔下的曾国藩》,岳麓书社,1997年。 唐河主编:《曾国藩通鉴》,华艺出版社,1998年。 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曾国藩著、吴樵子注释:《挺经: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 王颖:《官径:曾国藩为官术》,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何贻锟:《曾国藩评传》,正中书局,1937年;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马道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曾国藩:曾剃头》,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最新校译本:曾国藩家书》(3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马道宗编:《曾国藩传世经典》,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著、常鸿慈注释:《曾国藩如是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世田等点校:《曾国藩日记》(3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童笙:《官品解读:曾国藩为官识人录》,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童笙:《人镜解读:曾国藩醒世书训录》,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家书》(2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王太运、吴运梅编著:《曾国藩智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著、史林注释:《治心经》,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文集》(中国古典文化精华,3册),京华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家训》,岳麓书社,1999年。 《曾国藩传世箴言语录解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心述手记:心镜》,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张一文:《曾国藩》(中华名将系列),军事出版社,2000年。 董丛林:《曾国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岳贵书、张鑫主编:《曾国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全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陈国庆编译:《曾国藩家书》,西安出版社,2000年。 唐汉主编:《曾国藩日记》(3册),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曾国藩日记》(3册),京华出版社,2000年。 唐汉主编:《曾国藩语录解读》,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 史林编著:《曾国藩成功学全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张国华主编:《大变局时代整合社会资源的大师:五博士解析曾国藩》,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刘跃儒:《曾国藩成就一生的49个方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 王俯民:《历史罪人曾国藩:曾国藩滥杀媚外纪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成晓军:《曾国藩的幕僚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伊力编著:《曾国藩智谋全书》(千古奇谋系列,2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全集》(16册),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 刘学慧:《曾国藩》(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唐陵编著:《中兴名臣曾国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翠玲译注:《曾国藩谋略》,广州出版社,2001年。 伍志洪,余正平译注:《曾国藩家书》,广州出版社,2001年。 曾国藩:《挺经》,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 曾国藩:《反经:曾国藩反败为胜的八大策略》,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史林:《曾国藩教子经》,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 《曾国藩家书》,昆仑出版社,2001年。 朱东安:《曾国藩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钟叔河选编:《曾国藩与弟书》,岳麓书社,2002年。 钟叔河选编:《曾国藩教子书》,岳麓书社,2002年。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2册), 岳麓书社,2002年。 林之满主编:《曾国藩全书》(4册),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含《曾国藩大传》、《曾国藩成功秘笈》两种。 马道宗主编:《曾国藩全书》(4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经典人生大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家书日记全集》(12册),京华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最有影响的家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操纵人生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仕途三部曲》(3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吴江、袁敏琴等编著:《曾国藩成功学精华:成就大事的 36 字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吴江、袁敏琴等编著:《曾国藩成功人生 33 个楷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史林译著:《曾国藩宦海密谈录:与心腹幕僚赵烈文的九十九次倾心交谈》,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掌控人生三十六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通经:曾国藩八十一个忠告》,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智谋人生全经》(4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反败手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迟双明编著:《曾国藩决断大事的 66 金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用人管人十大手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天舒:《人镜: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家书》,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曾国藩家书家训》,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 马道宗:《曾国藩正经》,台海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人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上官觉人解译:《曾国藩与孙子兵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外藏内敛百忍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成金编著:《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金城出版社,2003年。 《经史百家杂钞》(3册),西苑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掌控超常人生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 朱东安著:《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 《变经:反经谋胜的应变学智慧》,长安出版社,2003年。 《曾国藩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满意请采纳

曾国藩家书摘抄加赏析

【第1句】:“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启发:随年龄增大,事情增多,我也有时会感到易乏易困,注意力、记忆力减弱,当学曾子静心养神,修身养性。另外,曾子对长辈的绝对尊敬及那种纯粹的孝道很值得我学习。

【第2句】:“然当京官者,大半皆东扯西支,从无充裕之时,亦从无冻饿之时,家中不必系怀”(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与祖父书)

启发:清朝在京的公务员生活也很拮据。何为国之栋梁?栋梁不见得富甲一方,腰缠万贯,反而很可能是最穷的。要耐得住贫穷,禁得住诱惑,坚守底线,坚持修行,真心干事。

【第3句】:“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引用朱熹名言)

启发:对我近期的体育、工作启发很大。跑步时慢慢加速,充分热身,之后启动“猛火”,加快飞奔一段时间,当汗水飞涌时,可换“慢火”,仅用接近于走路的速度便可保持汗水一直高强度的流出。对工作呢,在不熟悉时,要“猛火煮”似得狂补,等逐渐熟悉后,改用“慢火”,很少的精力都会出很好的成果。

【第4句】:“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启发:让我想起了梁启超的一句话,“今生以关注的太多为撼,只撼自己没有专一”。浅挖100个坑,不如深挖1个坑。做事,做学问,必须要“专”。

【第5句】:“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父母书)

启发:忽然想到了陶指导。做工作要讲究轻重缓急,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要对食物存在敬畏感,在半年内消掉肚子上的脂肪。

【第6句】:“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启发:读书也罢,做事也罢,主观不努力,不要找借口,不要挑时择地。真正驱使你做的是坚定的志向,是你对事情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善立志,立长治,不要常立志,真正做点事情。

【第7句】:“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启发: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又有哪些呢?!每天俯卧撑100个,看书读报十页纸,先从这练起吧!

【第8句】:“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启发:读书如此,做事亦如此,志、识、恒,缺一不可。必须坚定志向,戒骄戒躁,恒心永存。

【第9句】: 课程

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静坐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 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 一书未点完,端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循外为人。

读史 二十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 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计出,终身不间端

日知其所亡 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 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谨言 刻刻留心。

养气 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

保身 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作字 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夜不出门 旷功疲神,协戒切戒。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读罢曾子的十三门课程,很受震撼,很有感慨,很有启发。每一门,看似简单,但都需要意志力。“写日记”,每日思考当天错误的东西,错一次永不错,这种方法值得我学习。“谨言”,基本在每次家书中都会提到,要控制自己的说话欲。陈大师曾看相说,我行动力大于思考力。要多看多思少说,增强忍耐力和克制力,控制住说话的欲望。“保身”,须切记切记,练就强壮气魄,高尚人格。应当逐渐丰富起自己的人生课程!

我们该怎么评价曾国藩这个人物?

客观评价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

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

早、扫、书、疏、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

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之气”。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

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

“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

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

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

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

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

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

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

“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

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

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

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

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

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

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

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

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历史是各

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予以简单、片

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

求。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

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

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

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三)轶事点滴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之谜

毛泽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

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

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

”,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

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

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

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

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

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极度猜忌,曾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

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家书》。

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

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

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

四)大事年表

1811年(嘉庆16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

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20年)5岁

在家识字读书。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6年)16岁

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10年)20岁

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 滨书院。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13年)23岁

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14年)24岁

春,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途

径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15年)25岁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16年)26岁

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至长沙,与刘容、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

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18年)28岁

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

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年底

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19年)29岁

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

永丰。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本年 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

不辍。

1840年(道光20年)30岁

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

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21年)31岁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

为义理所熏蒸”。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是年,喜读

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

更治。

1842年(道光22年)32岁

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

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 不出门。

1843年(道光23年)33岁

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12月,充文渊阁

校理。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1844年(道光24年)34岁

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 吉士。

1845年(道光25年)35岁

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 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26年)36岁

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自书其书舍曰:“求阙斋”。夏秋间,养病城南报

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知学须返本务要,“执两用中”。

1847年(道光27年)37岁

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街。11月,钦派武会试正 总裁,殿试读卷

大臣。

1848年(道光28年)38岁

3月,子纪鸿生。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

三十二目辑成《曾氏家训》。

1849年(道光29年)39岁

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30年)40岁

4月,上《应诏陈言疏》,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

“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7月,兼署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

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

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2年)42岁

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微太湖县小

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

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3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

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

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 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4年)44岁

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

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

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

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5年)45岁

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

“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6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

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7年)47岁

2月27日,其父去世,偕第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

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8年)48岁

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第国华入李幕。7月13日,接

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8月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

饷之策。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

湘军。

1859年(咸丰9年)49岁

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

兄国华报仇。2月,作《圣哲画像记》。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10年)50岁

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

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0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

商筹北援之策。

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

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861年(咸丰11年)51岁

8月23日,是《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

一要务。”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25日,移住安庆。11月20日,奉旨督办四

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12月,在安关刨办

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

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1862年(同治元年)52岁

1月31日,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2月14日,左

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4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5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

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7月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陈利害:“

岛人借助剿为图利之计......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

来“蹂躏中国之土地”。9月,为死于战乱而未及安葬的桐城儒生方东树、戴

钧衡6人立石修墓,妥为安葬。12月,其第曾国葆病死于雨花台湘军大营。年

底,华衡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气机,曾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中

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1863年(同治2年)53岁

1月28日,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

喜而命名“黄鹄号”。5月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谓“洋人本有欺凌之

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逼处可怯之地”,反对购买要

由海军上校指挥控制的船舰。6月13日,石达开兵败大渡河。9月,与容闳见面,

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12月3日,交容闳68000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1864年(同治3年)54岁

1月,派李凤苞测量江浙外海各岛屿沙线。5月,江浙藏书遭兵动多有毁损,定

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6月3日,洪秀全病世天京,其长

子继位。7月19日,湘军攻恰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7月,曾国藩赏加太子

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8月15日,奏准裁撤湘军

25000人。

10月,行辕移驻安陵。11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12月,主持修复江南贡院,

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865年(同治4年)55岁

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修葺种山、尊

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已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月26日,接上

谕:率军赴山东剿捻。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书》完稿,共320卷,交金陵

书局出版。6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

踪。9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10月

,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

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

及营制营规。

1866年(同治5年)56岁

3月,由徐州赴济宁,沿途谒孟、孔、曾诸圣墓。9月24日,捻军突破防线,进入

山东。连续2次请假,在营调营。10月,奏陈:剿捻无效,病难速痊,请开协办

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12月,回任两江总督。

1867年(同治6年)57岁

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5月,会同李鸿

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6月,补授体仁阁大

学士。

1868年(同治7年)58岁

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5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8

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

试航,取名“恬吉”。12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8年)59岁

2月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6月,奏请按湘军

制改造直隶练军。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

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12月,奏陈:“直隶清理积狱......计

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1870年(同治9年)60岁

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奏准病假一月。5月续假一月。6月,天津教案

发生, 奉命前往处理。7月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发。23

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

战争相威胁,曾国藩严词拒绝。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

事出有因。”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

断难允求。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

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10月17日,起程南下。11

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

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71年(同治10年)61岁

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

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23日在沪设宴庆祝61岁生日。

1872年(同治11年)62岁

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

“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

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3月1日,时发脚麻

之症,舌蹇不能语。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

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6月25日,

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

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曾国藩的著作有哪些?

1,《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际,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2,《冰鉴》

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3,《持家教子之术》

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不同中国传统的关于教育后代的核心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它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困惑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挺经》

该书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

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与“挺”字密切相关。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5,《曾文正公全集》

本书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采用最早的、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即传忠书局刻本。

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由当时数十位学者、名流、官绅编辑而成,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的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对后人最有价值的内容较好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之后世。

曾国藩的著作有哪些?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冰鉴注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海南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海南出版社,1994年。

《曾国藩文集》(4册),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年。

曾国藩著、吴樵子注释:《挺经: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文集》(中国古典文化精华,3册),京华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家训》,岳麓书社,1999年。

《曾国藩传世箴言语录解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心述手记:心镜》,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曾国藩:《曾国藩日记》(3册),京华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全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曾国藩:《挺经》,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

网上搜了一下,写曾国藩的书很多,但不知哪几本最值得看?如果能附上一些看后观点那是最好不过~望知道的推

你还不如看看自己写的书呢。

《曾国藩家书》

《冰鉴》

《挺经》

这几被好像都挺好

曾国藩君子八徳

曾国藩曾总结君子应有八德:第一是勤劳;第二是节俭;第三是刚毅;第四是明白,明理、明情;第五是忠诚,忠于国家、家人、朋友;第六是宽恕,待人要厚道,不刻薄;第七是谦虚,满招损,谦受益;第八的“浑”是曾氏的特色表述,即处事待人要难得糊涂,不要过于精明,太精明、精细,精到刻薄,就不是君子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

解读:曾国藩对君子的定义是:“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君子反映的是人格问题,与金钱、地位都没有关系。

曾国藩的哪本书最好?应当买哪本?

《吃透曾国藩》吧!《吃透曾国藩》是国内第一本中国式励志书。书中精选的200条语录,全面反映了曾国藩的思想理念、修身感悟、实践经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青年追求成功人生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作者在人生事业上受益于对曾国藩的学习,其解读立足于现代青年的工作生活,说“真事”,讲“真话”,既深刻实?,又轻松有趣。吃透曾国藩,人生必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