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爆“鹏”,听听小鹏G9的故事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实力爆“鹏”,听听小鹏G9的故事

今日去给G9上牌,现场遇到大概7辆小鹏,有4-5辆G9,在拍照验车时,旁边居然也是鹏友,我俩互加好友,好鹏友,要一起玩车。

今天也有比较悲剧的一个G9鹏友,验车排队时,一辆某一脚油门怼在五菱宏光上,神车服过谁,接着就怼在更前面的G9上,屁股怼出一个包。

G9在30-42万这个价格段内,确实优秀的只有鹏友,没有敌人。手动赢赞!我目测生命周期内,G9可以突破8万辆,10万辆有点困难。

PS:从产品营销和奥卡姆SKU的角度,我始终认为,47万的上市纪念版是个败笔,小鹏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再砍掉二个SKU更好。

G9产品很优秀,何小鹏同学是商业精英,产品上为人厚道,在这个价格段里,我有的,都给你了,我没有的,确实没有,不要强人所难。我们不能离开价格谈配置,离开成本谈需求。尽管有一点小瑕疵,比如没有行车记录仪(官网599的那个就是个半成品),比如单无线充电,但整体来说,瑕不掩瑜,预算够了,如果你对美又有要求,闭眼买。

G9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定位和产品的价值主张。

Positioning and proposition is the most essential thing for G9.

定位和价值主张进一步延伸到了拉跨的营销,G9的核心目标用户群应该是30-45岁的城市男性,1个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人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呢?一款可以自我标榜的车吗?肯定不是,我说的是超越车本身的东西,这一点上小鹏的营销团队似乎没有往深的去挖掘。

买G9的人显然不是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臭牛逼的人。

35岁是男人的一个坎,向下比,身体明显开始下滑,往上比,高一层的社会梯子上挤满了人,自己还要奋力往上爬,30几岁的男人是经历过社会风雨,要继续拼搏,同时又要懂得爱惜自己,爱惜身边的人的状态。

所以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实现。激情尚在,使命感依然,鹏友继续努力,去看明天的太阳。我的未来,一路有你,小鹏G9。

铺垫了这么多,G9的产品很强,但是产品经理们显然自己信心不够,从不断加码SKU,上市后又迅速调价就能体现出来。要倾听用户的声音,但是谩骂的人根本不是你的用户,你又何必在乎。比如拿G9销量与比亚迪比较的人,显然不是你的核心用户,即便他买了又如何?

打造出这么优秀的产品,小鹏的产品经理应该更加自信的定位产品,科技感十足,少了人文的那一把盐,味有点淡!

G9产品经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大学生雅思考了4个9的人,总觉得自己的成绩是新东方老师培训出来的。实力爆鹏,信心不足。

G9过了产能爬坡,现阶段缺的是场景,是故事,是价值感的传递。固然科技是小鹏安身立命的基石,但销售就是销售,用户更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我逛过五家不同的小鹏体验店,刻意对比过不同销售的表达,不吹牛逼的讲,就我仅有的一点知识,我去讲G9的故事给用户听,可能比80%的小鹏门店销售要讲的好,有不服的同学,可以约我线下互动切磋一下,大家都是鹏友嘛。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里反应出的问题是销售培训有待加强,培训的目的是让销售的行为往你的整体战略上靠,给每一个销售人员一个产品营销框架,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故事,讲给用户听。

总部营销先想清楚,G9的故事是什么,再去培训门店。

不要一味的强调2个激光雷达,5D音乐座舱,8个SKU,28个声学单元,570/650/702公里续航,2250瓦功率。

不是说这些不好,只是30W+的车,至少不算低端车了,需要故事,而不是配置;需要场景,而不是公里数;需要价值感,而不是功能拉满。

科技交给研发团队,营销人要把科技的温度传递给用户,温暖他们。

我肯定是小鹏的忠实用户,你们能告诉我,如果一句话介绍G9,我该怎么给我的朋友说呢?

总结一下我个人买650 Max的原因

1-从logo到产品,绝对的对称美,外观占30%。不管你信不信,不买理想L8,至少20%的原因是logo不对称。对于处女座的事逼,无法忍受

2-咬咬牙,多花点钱,配置拉满,我可以不用,你必须得有,我需要自我认同。凡事要争最好的,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

3-大5座,舒适模式下,感觉在开奔驰

4-纯电,科技感十足,能面向未来

5-名字叫小鹏,就此事给何小鹏老师点赞

第一次给G9写祝福,希望G9卖好,卖爆。

科技之光照亮人文之路,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