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自卑到自信的距离有多远-励志人物榜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陈一冰:自卑到自信的距离有多远-励志人物榜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体操比赛男子吊环决赛中,中国体操新领军陈一冰完美空翻稳稳落地,以16。075分夺得冠军,问鼎亚运吊环王。这也是陈一冰继奥运会夺得吊环金牌之后,再一次为祖国赢得殊荣。
  
  事实上,这个不论在赛场上还是微博中都自信无比的大男孩,也有过自卑和迷茫的时候。都说成名要趁早,但陈一冰绝对属于大器晚成。从5岁半开始练体操,直到2006年夺得丹麦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金牌,陈一冰经历了很长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期。甚至连进入国家队的过程,都是陈一冰不太愿意对人提及的。
  
  2001年7月9日,天津队一位教练突然找到陈一冰,叫他收拾收拾,第二天就去国家队。他不是通过集训选中留下的,而是交换过去的。当时天津的一运动员手腕伤了被退回来了,他也只是属于“代训”。心态还没有调整好,陈一冰就见识到国家队竞争的激烈。这里强手如云,很多人比他更聪明,更有天赋。他们要么已经是世界冠军,要么是奥运冠军,基本人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唯有陈一冰表现不佳,一直没有出成绩。那时他最害怕的就是亲友问他的训练和比赛,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窘得想找个洞钻进去。那种痛苦的感觉又无法向他人去诉说,只是感觉好像一下子没有了目标,看不到自己每天辛苦的训练是为了什么,没有意义,没有目标,没有自信。每次回想起那个时候,陈一冰都是感慨万千。
  
  但陈一冰最终没有放弃。后来,他在吊环项目上渐显优势,练体操特别磨炼意志,有时候他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把一个动作练会,而天赋高的人一学就会。看到这种差距,已经是老队员的陈一冰心里非常自卑。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只讲实力,丝毫不管尊老爱幼,一批一批的队员在老去,一批一批的新人冒出来,更加年轻,条件更加优越,更加野心勃勃,训练总局的体操训练馆里,队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当世界冠军。陈一冰也不例外,他除了默默承受,就是只能更加刻苦训练来弥补自身条件的缺陷,几乎每天他的训练时间都比别人多出半个小时。
  
  即使这样,仍然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因为国家队每年都淘汰一些队员,好在不管是生活中还是训练中都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黄玉斌指导,一再将他留下来,对他不离不弃。

  在体操训练馆的墙壁上,有一张世界体操冠军榜。从进国家队开始,每天走进体操馆的时候,他都会看到那些照片和名字,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照片也贴在他们中间,是他每天都在想的事情。机会来了。2006年丹麦世界体操锦标赛,22岁的陈一冰一举夺得了吊环冠军,打破了从5岁半练体操以来从没出成绩的魔咒。丹麦之战以后,陈一冰终于亲手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了世界冠军墙上。
  
  从那次夺冠开始,陈一冰的人生从此揭开了新的一幕。2007年德国斯图加特世锦赛,陈一冰再次夺冠进一步稳定了自己在吊环单项中的地位;此外,他还和队友配合,卫冕男团金牌,成为了双冠王。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杯比赛中,陈一冰也获得了吊环项目的冠军。2008年8月18日,奥运会吊环决赛中,陈一冰以16。600的成绩夺得冠军。从此,陈一冰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吊环王”。
  
  陈一冰,原本与体操无缘,但他最终成为吊环王;陈一冰,原本与世界无缘,因为他是早产儿,出生以后,医生对他父母说别抱多大希望,孩子估计活不了。在暖箱里待了一个月以后,陈一冰还是活了下来,并且活得如此精彩。
  
  人生就是这样,有高峰就会有低谷。陈一冰却坦率地认为,“低谷怕什么?怕的是不敢面对低谷,只要一步步地走,多低的低谷也会过去!我既然选择了继续练下去,那我一定还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更多的努力,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告诉大家,哥现在练的不是体操,是一种精神!”
  
  说这话时,陈一冰再也不是那个自卑得头都不敢抬的小男孩了,而是傲视群雄无人可比的“吊环王”!自卑到自信的距离有多远?很近,只需迈出步子;但又很远,需要用努力来赢取,用成绩来证实,用时间来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