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证书”为何物-成长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人格证书”为何物-成长

前些日子,风传上海交大要给毕业生派发“人格证书”。有记者证实,校方表示“人格证书”的确正在酝酿之中,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这年头,找份工作不容易。大学是毕业生的母校,应对眼下的就业难,难免也会像母亲那样着急。着急了就会急中生智,比如暗示自己的孩子和校内外的小店搞“就业联谊”等。交大毕竟是交大,不可能出这样的馊主意。考虑到学生“思想及人格的反映则没有表现”,想着应该“给用人单位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状态”,于是才准备出台“人格证书”。这是好事一桩,一来有利于招聘方对学生的知情权落地,二来也能倒逼学生在人格上长进些,在智周万物的时候知道还须道济天下。
  
  人格很重要。康熙说,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其实这话大家都清楚,所以事到紧要关头,有人动辄就脱口而出“我以人格担保”,实在不济,还有更震撼地拿“人格”的“兄弟”——“人头”担保的。比如,此前有国脚以人格担保绝对没有竖中指——尽管有上千球迷及多名记者现场目睹了这一丑陋行为;再比如周老虎事件中,“人格”从开场的摄人心魄到收尾的贬值跳水。正史野史都告诉我们:人格就像股市,没有变成垃圾股套牢你之前,个个仿佛都牛气冲天。
  
  人格这东西就譬如友情爱情,是重要,但是真要论斤算两起来,要么就会搞成行为艺术,要么就会让本来美好的概念市侩化、庸俗化。“人格证书”真要较真,还绕不开三个问题:一是谁来认定学生的人格。这个问题貌似无知,但是请注意,某种意义上说,人格是个比分数更敏感的问题。想当年,那么多专家教授都会将“汉芯”看走眼,什么样的程序设计才能保证事关公民权利尊严的“人格认定”不会出问题?二是人格本是个动态的虚指,一旦实化,如何保证其可信度,如果学生被认定为人格较差,哪个单位敢要?而如果个个人格良好,这样的认定又有多大意义?三是学校在人格认定上有多大权力。人格这东西,上下铺的同学可能比常年难得碰面的校领导和教授更有发言权吧——但如果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公信何在?而如果让面都见不到的专家领导插手,莫非他们要提前修炼“隔空判人格”大法?
  
  我以为,大学在人格问题上应该少说多做,不要老想着像牙防组一样忙着派发认证牌,而应该以身作则,营造并教化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人格的濡染与影响需要更多的高校拿出“母校”般的情怀与智慧,塑造学生的人格。至于“人格”,恐怕就算写在证书上也证明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