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们的人-情感
儿子今年去读大学了。送儿子回来之后,忽然发觉,家里空落落的。儿子留下了一大片空白。自儿子呱呱坠地至今,18年来,他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陪伴了他整整18年。
可以预计的是,在读大学的这四年中,儿子还有八个假期,他会回家,回到我们身边,陪伴我们。以平均每个假期40天计算,他还会和我们待在一起320天,也就是不到一年的时光。
再看远一点,儿子工作之后,结婚之后,我们能够陪伴他的日子,就更少之又少了,几乎屈指可数。这让我很伤感。回头想想,从儿子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上学,总是淘气,不听话,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仿佛都只是一眨眼的时间。而曾经我们是多么希望时光的步伐快一点,盼着孩子快快长大。今天他果如所愿,长大成人了,不再需要我们每天早起送他上学了,也不用一遍遍絮叨他的学习了,他甚至也不会当面顶嘴闹别扭了,我们却骤然陷入了无边的寂寥之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亲密地陪伴他,让我们显得失落而忧伤。
从将儿子送到学校那天开始,我们就细心聆听寒假的脚步,妻子更是提早三个月,就预订好了儿子放假回家的机票。我们急切地盼望一家团聚。前不久,我去云南出差,特地绕道成都,就为了能够看儿子一眼,让他陪我在学校边的宾馆住上一晚。有儿子陪伴在侧,真的很温暖,很满足。
很惭愧,我是在儿子离开我们身边之后,才真切地感受到身为父母的那一份牵挂和不舍的。而作为人子,我对自己的父母,远没有对儿子,那么牵挂,那么惦念。
我也是在18岁那年,考取了大学,独自一人离开父母,从偏远的乡村,进了省城。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除了兴奋,竟然没有丝毫的不舍。大学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离家百多公里的一座城市工作,此后,谈女朋友,结婚,成家。这期间,我只是在春节才偶尔回家,父母也只去过我工作的城市几次,每次只住一两晚。自18岁离家这么多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区区几十天。有段时间,因为孩子小,我们夫妻俩实在忙不过来,才让母亲来帮我们照看了一段时间。那是我结婚以后,母亲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唯一的一段时光。
母亲已经老了,而父亲早在7年前,就因病去世了。我一直想,等买了大房子,再将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如今,大房子有了,车子也买了,而父亲却不在了,过去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子欲养,而亲不在,人到中年,我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无奈和辛酸。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坚持一个人住在老家。每年,我都会回去一两趟,看望她老人家,我能陪伴她的日子,屈指可数。我必须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次与母亲厮守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们这一生,很漫长,也很短暂。我们陪伴过的人,和陪伴过我们的人,其实并不多。除了父母和子女外,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可能就是我们的伴侣:妻子或丈夫。我喜爱“伴侣”这个词,伴侣是伙伴,是同伴,是陪伴,是同甘共苦的人,是不离不弃的人,是陪你或你陪着走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一个将陪伴你大半生的人,你如何能够不珍惜?
亲情之外,友谊是我们这一生中意外的惊喜。同窗、战友、同事、邻居、客户、同船共渡的行人、睡过火车上下铺的旅客、一个桌上吃过饭喝过酒的人……在人生的长河中,意外的交集,或短或长的陪伴,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芸芸众生,你能陪伴或陪伴过你的人,甚至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人,都是十分有限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交集,互为陪伴,你的身影才不孤单,人生才有了回味。
多陪伴你的亲人吧,善待每一个陪伴过你的人,人生才不会寂寥,少一份遗憾,多一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