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骂也需要资格-成长
工作18年了,我觉得职场上有两个“第一年”很要紧,工作的第一年和做经理的第一年,都会经历一些特别的心灵历练。第一年做经理以后再说,这里文案我的工作第一年。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报社,在摄影部做图片编辑,那个岗位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它就是一个起步,反正还打算换的。当时,每天下午5点半电视里播“圣斗士”,我是个卡通迷,于是每天5点到下班时间跟谁也不打招呼拎起书包就往家跑。我觉得这很正常,下班时间到了嘛。两周后部门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桌前谈话。主任是摄影界大有名气的人物,他说:“我们都起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怎么你下班就跑呢?”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他说:“我要回家去看‘圣斗士’。”主任脾气大,很多人怕他,但这回算被雷到了,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点点头叫我走了,什么话也没说。我没觉得我做错了什么,于是依旧每天下午5点拎包就走,回家去看我的“圣斗士”。
这些年在公司里边做事,每每也有下属跟我抱怨,新来的大学生太自我,缺乏职业精神,工作能对付就对付,不肯加班到点就跑。这时候我就想起我的第一年,庆幸遇上一个好领导,不打不骂不给小鞋穿,他希望我自己逐渐悟出在职场上应该怎么做。当然,十几年前跟今天不同,业绩压力没那么大,有足够的时间给一个毕业生去领悟去成长,今天谁还这么不上道就很令人抓狂了。
职业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毕业生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具备起码的职业精神?就拿加班这件事来说,可能很庸俗,但一个基本感觉,大家都还没走的时候你最好也别走,哪怕你没什么事可做了。为什么?简单说,你不仅是你自己,你更属于这个团队,你最好跟团队保持一个差不多的步调,那样你才能被接纳,才能得到信任和机会。我不太愿意给职业精神下一个定义,它就是那样一种感觉,你知道你在哪儿,你必须采取什么态度,你应该怎样做,这个做不是工作,而是指行为方式。我们还说加班,随着职位越做越高,恐怕只能越走越晚,那也没人给你规定,只是一种分寸感。唐骏做到总裁,他就要求自己必须耗到别人都走完他才走。他自传里边讲的。他真的总那么忙?未必。但大家都觉得唐骏是职业人的标杆。
无疑当下社会没有以前那种耐心了,因此也就要求毕业生尽快上道,尽快找到感觉融入职场。没人希望自己被骂被穿小鞋被考核不合格,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经验一些知识能够分享,少走弯路,少自找不痛快也少让别人不痛快。《总裁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是邱恒明,一个资深媒体人。总裁们也是从第一份工作从最底层干起来的,我总觉得让他们介绍成功经验不太靠谱,因为这里边机遇要占很大比重。但让他们谈第一份工作就很靠谱,因为对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又没什么背景,机遇就跟你眼前飞的一只苍蝇差不多,你伸手去抓一个试试?埋头苦干那是必然,但首先你必须在态度上有一个认识:专业对口真那么重要吗?付出与收入不相称你介意吗?一个卑微的工种就不值得你全身心投入吗?诸如此类。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励志的吧?忽悠人吧?没错,是励志,但不忽悠人。我们且不说某五百强总裁是从刷厕所开始的,毕竟把厕所刷得再干净哪怕自己敢喝小便池的水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做到总裁。但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几年但还距离总裁十万八千里的家伙也可以告诉你,实际上我也经常这样劝解年轻人:你着什么急啊!男人有点成就总要到30岁以后,20多岁你只管去做不要问收获,30岁以后该有的自然会有!20多岁,大学刚毕业或者没做几年,它是培养职业精神和寻找合适职业与岗位的阶段——你愿意急着把一个刚刚灌浆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吗?这其中,第一份工作,可能它带给你的最重要礼物就是一种态度:看淡得失,努力把事情(哪怕最不重要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样一种傻傻的态度才是最好的起步,它将让你终生受益。此外,第一份工作它真的并不意味着什么,你没那么重要,别人也没觉得你那么重要。回想起来,当初主任都不肯骂我两句,也可能因为我根本就无足轻重。呵呵,这话可能有点贱,除非领导是个变态,否则你挨骂也需要有点资格的。那么,就去争取挨骂的资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