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成长
除了技能,是不是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让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能够有能力思考赚钱之外的东西?
在义乌工商学院,站在创业班教室的最后,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下面的学生,一个个盯着眼前的电脑,因为他们正在接单,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家或者几家网店。
开网店,是因为挂上了电子商务的头衔,这样的创业似乎很有吸引力,但是和这些学生相处一天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本质上和摆地摊没有区别,唯一的不同,不用守着自己的摊位,而是眼睛盯着眼前的电脑。也因为这样,学生的生活,除了睡觉,就是工作,问他们是不是有时间看看书,或者有没有兴趣爱好,都摇头说没有时间。
如果这只是一所技术学校,那么,这样的状态,会让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作为一所大学,尽管是大专,还是让我感觉很矛盾。也许是因为,我对于高等教育,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期待,除了技能,是不是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让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能够有能力思考赚钱之外的东西?
走过一个正在上课的教室,好奇地探头看了一眼,梯形教室里面的学生,绝大部分趴在桌上睡觉,老师则毫无生气地在讲台上讲着课。陪着我们的副院长说这就是现实,这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或者说,不喜欢让他们学习的这些东西。
副院长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他说,中小学教育,很多学生因为数学和英文读不好,变成了被老师一直忽略的一群人,最终不会有上好的大学的机会,但不是说这些学生成不了人才。而他们的创业班,就是要让这样的学生找到自信。
在这个讲求文凭的时代,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进不了好的大学,大学生的身份,并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但是对于这一点,太多的学校,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们,而是一直在灌输他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让他们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大学教育,没有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也没有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却给了他们太高的期待,以为拿着文凭,就可以在社会获得很多。
就算是工商学院的这些学生,也许是学校给予他们太多未来的描述,也许是个别的几个做成了大老板的例子,让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也能够创业成功。但问题在于,外部环境一直在飞速地变化,他们无法再获得他们的学长曾经拥有的大环境而产生的机遇。
“教育不是流水线,学生不是标准件。”这是副院长一直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既然大学生数量那样多,脱离了过去精英教育的出发点,那么对于高等教育的目标以及方法,都需要变得多元起来。在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大学生的时代,怎样让大学生不要虚度光阴,真的是迫在眉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