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感”就是“文明”?-社会
从成都来到深圳,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这是三室一厅中的一间。我来的时候,最大的带卫生间的卧室里,住了一个女孩;剩余的两间卧室,我选了较大的一间,两天后剩下的一间住进来一个小伙子。
合租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这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体验,让我想起读大学的岁月。
客厅很大,装修得也很好,有餐桌和沙发,但是大家都不在客厅活动。每个房间都装有智能锁,从外面回來,输入密码,就进了自己的房间,以致住了一个月,我都没和其他租客说过话,和电视剧中演的合租生活完全不同。如今科技发达,费用都可以通过App支付,连这种容易起纠纷的事情,都不再需要沟通了。
仅有的两次接触是这样的。一天早晨,我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就出门了,中午回来,发现它们已经被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晾在阳台上。我猜这是那个女孩的手笔,因为旁边还晾着几件女士服装,这让我在感动之余有点尴尬。还有一天早上,我一不小心将喝牛奶用的杯子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随即旁边的门开了,那个小伙子睡眼惺忪地走出来问:“你没事儿吧?”
这就是仅有的互动了,我们对这种状态非常满意,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己的隐私,彼此的距离被拉到最大。这个局面有一天被打破了,突然来了两个阿姨和一个婴儿,我才知道原来那个住大卧室的女孩,竟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她依然早出晚归,客厅鞋柜里的几十双高跟鞋,表明她还住在这里。那两个阿姨,有一个应该是女孩的妈妈,现在带着婴儿和女孩团聚来了。
客厅突然有了生气,餐桌被启用了。我下班后回到住处,阿姨已经做好了饭菜,她招呼我一起吃饭,我表达了谢意之后,慌忙跑进自己的房间躲了起来。之后到厨房处理自己可怜的餐食,阿姨也会好奇地跑过来问:“你要做什么菜?这里有蔬菜,一起来吃吧。”这种热情弥足珍贵,让我想起家的温暖。如果是我的母亲,也一定会这么做。
但是,这种热情也让我感到有点不适。我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冷漠,这种冷漠甚至让我们感到自在。我们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用手机和全世界沟通,却不愿意和同租一套房的人多说一句话。那种远距离的,有时甚至是虚拟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更安全;近距离的关心,反倒像一种侵犯。我们经常强调所谓距离感,认为这是文明的标志,因此总无可救药地陷入孤独。
短短几天,我和阿姨们的“被迫交流”,已经远远超过之前一个月和两个同租年轻人的交流了。我甚至逗了一会儿那个婴儿,他不哭不闹,让人完全不觉得被打搅。我可以从不标准的普通话中揣测出阿姨的家乡,也能想到那个早出晚归的年轻妈妈的艰辛。她个子很高,穿着时尚,在公司里形象完美,但是谁又能想到她的出租屋里还有一个这样的小孩呢。
可能这就是城市的本质。每个人都作为陌生人来到这里,安全和礼仪是最重要的,所以城市天然地比农村“文明”,大家都很注重分寸。但是,时间长了,你总得迈出脚步,作为一个人,你需要和他人进行更深入的交往。小区门口的保安,每天给我开门,我都鞠躬致谢;今天,我没有急着进门,而是站在门口和他聊了一会儿。
来租房的那天,约中介一起看房。来的是一个背双肩包、白白净净的小伙子,他的服务流程非常规范,基本上就是指导我使用一个公寓管理App。合同签好,一切交代清楚后,我们一起下楼往外走,他突然来了一句:“深圳的房租真是太贵了。”他礼貌地称我为“张先生”,而不像成都的各种中介那样亲热地喊“哥”,这体现出他服务的规范,也保持了彼此的距离。但是他那句不该有的对房租的“负面评价”,表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情感,也让我感受到某种欢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