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输的力量-社会
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是从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开始的。培根说:“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更难。”一个人能否准确地认识自己,往往是一生中能否有所创造,有所成功的关键。试看,人世间有多少人,胸无半点志向,只是浑浑噩噩地活了数十年;也有刚踏入社会,不能说没有雄心壮志,但稍遇挫折,便哀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一蹶不振。他们的沉沦乏志,归根到底,是因为没能把握自身存在的价值。
伟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话说得何等中肯——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心,在事业上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成了阶下囚。但勾践不甘屈服,忍辱负重,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战胜了吴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卧薪尝胆”的美谈。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开始上小学时,数学成绩极差而被人斥为“没有数学头脑的人”,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不甘心这样的定论,确立雄心,猛攻数学关,虽然他连初中都未毕业,但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他们的成功和成材,首先在于他们都有不服输的性格,在任何挫折失败面前,都敢于开逆行船,不屈不挠,沉着奋战。
齐白石30岁前当木工,师傅骂他连刨口都磨不平,后来他改学图画,成了一代国画大师。道耳顿从小生活在乡下,对农活一窍不通,被人说成是上帝造就的“多余的人,然而它成了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曾是医生的契诃夫,在医术上未能做到特殊的贡献,但在世界文坛上赢得了光辉的一页。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硬要走,只能到处碰壁。事实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实行成才目标的调节,连革命导师马克思都是如此。他在青年时代立志当诗人,但在后来却毅然转向了探索哲学奥秘的道路,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