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来历-3分钟典藏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跟秦国交战,纷纷吃了败仗。这时出来一个纵横家,说白了就是说客,他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从而受到了六国君王的赏识,都封他为相。苏秦胸前挂着六个国家的相印,那个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春风得意之际,他在齐国遇上了刺客,被当胸刺了一剑,气绝身亡。齐王闻讯,既震惊又气愤,要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又一想,刺客在暗处,大张旗鼓地捉拿,没准打草惊蛇,反而让他跑掉,怎么办呢?
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斩首,把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皇榜:“苏秦是个内奸,死有余辜。大王早想杀了他,却找不到好的借口,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为得到赏金,四个人竟然在宫门外吵了起来。
侍卫把这四位“义士”带到齐王跟前,齐王看见这四个家伙,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装做非常高兴的样子,煞有介事地问:“既然苏秦是四位杀死的,这一千两黄金只好由你们四位平分,你们算算,每个人多少?”
这四个人不知道是计,异口同声地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听了之后咬着牙点了点头,拍案大吼:“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首!”四个家伙就这样成了替死鬼,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