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恨天才-人与社会
天才们的思考方式总是有些不同的,甚至让人怀疑这帮家伙是不是在故意标新立异,爱惜和维护着人们对他们“天才感”的认知。但是,必须要说,这一点对我非常有杀伤力。我对有“天才感”的一切充满体恤和热爱。比如,遇到一个非常木讷的人,我首先会想到此人会不会身怀什么其他绝技。因为在我的概念里,上天赋予人们能量的总量是一定的。比如你跑得快,兴许数学就不好;比如你长得漂亮,那注定谈吐无聊;上天把太多能量放在了你智慧的能量条上,足够思考时间和宇宙,那你就注定要坐在轮椅上……我这么说并不是凭空说瞎话,在文学这一神圣的殿堂里,有足够多的才华令人匪夷所思却丑到“随心所欲”的姑娘确确实实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才华究竟源于哪里呢?它的燃料又是什么?
这太神秘了。首先,如果才华是一种物质,该用什么样的度量衡去描述它,克拉、牛顿还是焦耳?反正,当你感到一个人有才的时候,在视觉上他是有光芒的。在听觉上,他让你耳朵里痒痒,在味觉上,他让你喉头发甜。如果你妒忌他,真的会有一大口血吐出来。我上学那阵常梦到一个如今已经成名的男作家,做梦做到胸闷。因为才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是高山流水也就罢了,生活中被我憎恶的人,怎么会鼓捣出那么优美的文案来呢?所以,才华的度量衡至少是公允与客观的,不会因为个人好恶而改变分毫,跟衡量财富的数字一样。我以前想过写一个剧本,里面的人们充当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就是才华本身。设计一种伟大的机器,一句唐诗放进去是多少分的才华,一幅画作放进去又是多少分。那样的世界会纯粹很多吧。
才华的来源很可能是物理的。譬如,黑泽明在成年后的一次体检中被告知,他的脑子里有一根血管像问号一样弯曲着,虽然通过手术可以治愈,但异于常人的才能也可能因此消失。所以,即便手术有可能解决他偶有癫痫发作的问题,但由于黑泽明本人对思考形态改变的厌恶,他最终没有做手术。按这段资料说来,物理性状的改变也是“天才感”诞生的原因喽?
解决妒忌天才的方法也就来了,一是你可以高度怀疑天才们终将走进“27岁俱乐部”,变成脱力而死的英年早逝者。或者你可以对着一个“毕加索”唱完一整首《凤凰传奇》,之后明确告诉他:“你身体里肯定有瘤。”
不然,这世界也太没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