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导演”王塑巍-精英谭
那冒着热气的泡面、一锅精细调配的头汤,“尼玛坤爷”拿着筷子挑起泡面时露出的一脸憨笑……这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23届学生王塑巍导演的《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里的镜头,视频总长7分54秒。
这段视频播出后,仅优酷网播放次数就达到了1500万次。王塑巍也因此一夜之间从“屌丝”逆袭成为网络红人。但又有谁知道,为了拍摄这段总长7分54秒的视频,王塑巍整整等了10年。
1995年,王塑巍出生于四川泸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外出忙生计时,就将他锁在家中,一台破旧的电视机成了他每天的伙伴。说来也怪,只要有电视看,王塑巍就表现得特别乖。小小年纪,对影视的着迷还只停留在“看”中。
发现自己的拍摄天赋,缘于读五年级时的一次“试拍”。在舅舅的帮助下,凭借一部家用DV,王塑巍用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拍摄了搞笑视频《反恐精英·儿童版》,网上点击率达6万多次,甚至有网友惊呼:“这不像是一个小孩拍摄的作品!”从那时起,王塑巍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导演梦”。
初中时,王塑巍还为朋友的原创方言Rap拍摄了系列MV。一有空,他就模仿着经典电影的模式,琢磨拍摄的事。高考那年,他立志要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导演梦”。之前,他还信心百倍地为自己准备了拍片子需要的摄像机、台式电脑等。遗憾的是,4分之差使他与梦想失之交臂。
“上不了传媒大学,不等于拍不成片子!”一踏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门,他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弄出点名堂来!”
大学第一个学期,王塑巍就和同学一起成立了“自由路上”影音工作室。拍摄是一门艺术,非专业出身,纯粹凭自己的个人爱好在折腾着的王塑巍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弄出点名堂来,得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搞笑视频作为突破口,一步步地向前走。
基调定下来了,在选材上王塑巍尽量去捕捉熟悉的大学生活中,那些搞笑而又让人记忆深刻的生活镜头。
加入枸杞、甘草、玫瑰3种香料熬制美味“头汤”,浸泡面饼3分钟,再加上皮蛋和少量的葡萄酒……随着一句地道的四川话“方便面好咯”,室友张坤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泡面来,高兴时还唱着蛮有韵味的调儿:“卤肉干拌面,入口润滑细嫩,滋味浓郁;老坛酸菜面,口感爽脆,滋味酸辣……”
“如果将这个情景模仿《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模式,拍摄一段搞笑视频,一定会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俘获不少‘视众’。”王塑巍的想法,很快得到同寝室8位室友的支持,大家纷纷要求试拍。
没有道具和设备,他们就地取材,以至于模仿显得有些“山寨”。旋转的泡面是人工转动相机三脚架、装食材的托盘是拆卸下的书桌键盘托、头汤其实是室友家乡的特产食材拼凑而成……就连拍摄过程也“草根味”十足:拍摄爬树取材情节时,需要把“尼玛坤爷”绑在树上,想要速战速决的王塑巍竟然忙中出错,把绑“尼玛坤爷”的尼龙绳打了几个死结,结果拍摄完后怎么也解不开……
尽管如此,整个拍摄过程一气呵成,仅用一天时间就拍完了。视频虽没脚本,却深得网友夸赞:王塑巍的模仿深得“舌尖”精髓。
“泡面”的成功让王塑巍的梦想得以实现——走进中国传媒大学,获得了第12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互联网创新精神奖”。
“泡面”的成功,也给王塑巍带来了“麻烦”。一些企业开始打他的主意,只要肯为他们的产品搭“顺风车”,这些企业愿高价包装他的团队,视频网站更是片约不断,是趁热打铁,还是见好就收呢?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塑巍选择了“歇手”。他的“独断专行”招来了室友们的不满,他们说:“放着滚烫的钱不赚,却要装正经。”
“好作品需要灵感,需要生活,我不能靠着‘泡面导演’这个标签,去滥制、拼凑作品。人生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步伐有多快,而是你能走多远!”面对室友的不解,王塑巍坦诚地规劝着。
时长7分54秒的泡面视频因为接地气,所以被人喜欢。正如王塑巍在《泡面》片尾写下的解说词:“无论脚步有多远,在人的脑海里,只有宿舍泡面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着各奔东西后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挂着记忆深处的大学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