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为何被美国名校拒绝-人与社会
有某位留学公司的执行长认为我的申请只展示了各种头衔和奖项,忽视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从而导致失败。也有人评论道,美国人觉得我的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工作经历都是官方行为。在“政审”方面没有过关。还有朋友直接说:“书呆子,活该!”
我想,真正了解我的人是我自己,真正能够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的人,还是我自己。所以我想在此回驳以上观点,并提出我自己的感悟。
回应1:我的essay中,完全没有提我的各种头衔,完全没有提到数学竞赛的奖项。我的主题全部是兴趣,特别是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活的兴趣,对于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兴趣。我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回应2:其实,学生会和班长的工作并不是我的侧重。恰恰相反,我的申请中着重于展现在模联、志愿服务和宿舍管理方面的initiative和creativity。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我强调的是我自己联系、创办的活动。
回应3:这个我没话说,不过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高考状元不一定是书呆子,他们还有丰富的感情生活。
是什么原因使我的申请出现了问题?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而他们又从来都不会告诉你。所以我想,应该着重分析个人原因:
1、起步晚。我决定申请美国大学,是在高二上学期。这个时间或许可以提前5年甚至15年。我对美国的认识相当有限,把握也就不很到位。
2、SAT分数不够高。虽然2240还算不错,但是在美国人非常重视的ER和Essay部分我只有710和11分。SAT2也只有传统的数理化。没有AP。这与自己起步晚、活动多而分散了一定精力有关。
3、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够好。这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AMC和AIME考得太不在意了。
4、过于全面地展现了自己,想全面照顾的结果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照顾到。其实,一两个闪光点远远胜过几百个闪光点。因为你能被阅读者记住。
从留学申请道内人士角度看,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是我觉得这些拒绝并不能摧垮我对自己、对朋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申请毕竟只是一个经历。我觉得我最成功的一点,在于自己敢于申请全奖,敢于抵制中介,敢于面对挫折。我还坚守着一个真实的、没有被“专业人士”的咨询打乱的自我,纵然这个自我并不完美,但很纯粹,让我很踏实。